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择海城市畜牧业畜禽粪便污染这一主要污染源为研究目标,计算出畜牧业年面源污染负荷量,同时采用等标排放量和等标排放指数等对污染源和污染物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明确了该面源污染发生的空间分布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
桐庐县分水江流域面源污染评价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桐庐县分水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基本状况.从面源污染对水环境影响的角度人手,在考察桐庐县分水江流域土地类型的基础上,通过SCS径流曲线方程计算各种土地类型的产流能力和产流情况,进而计算各土地类型所产生的面源污染物量和污染负荷,分析了各行政区的面源污染状况.并与调查资料作了实证对比分析,结果较为吻合.最后以污染负荷为依据进行面源污染的整体评价,得出了各行政区的面源污染等级.提出若干污染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水环境保护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农业面源污染正成为我国地表水体的主要污染负荷来源,威胁水生态健康和水环境安全。文章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及其主要的形成原因,总结了当前主流的防控技术与策略,重点阐述了从全局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减量(Reduce)—过程阻断(Retain)—养分再利用(Reuse)—生态修复(Restore)"策略(简称"4R策略")。深入剖析了当前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存在的问题,并从深化基础研究、强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促进区域联控,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的物化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西丽水库流域面源污染负荷估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现场调查和试验室分析的方法,计算了西丽水库流域的面源污染负荷;另外,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和径流曲线数目方程SCS对西丽水库流域的泥沙、氮磷和有机污染物输出特征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结果显示,西丽水库流域的面污染负荷输出TP、TN、COD和SS分别为179.70,5674.87,39452.92和130954 kg/(km2.a),由于果园占地面积较大,其贡献的氮磷和有机污染物总量最大(分别为TN 52%,TP 58%,COD 41%),是西丽水库流域最主要的面源污染来源。实证研究和模型估算的结果证明,这两个模型都可较好地用于西丽水库面源污染负荷的估算。  相似文献   

5.
面源污染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而农业面源污染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部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在各类环境污染中的比重占到3 0%-60%以上。农业面源污染将引发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土壤质量退化和一系列的农产品安全隐患问题,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据调查,滇池总氮、总磷负荷的4 6%-53%来自于农业面源污染,全国每年生产硝酸盐、亚硝酸盐超标的污染蔬菜已达60万吨左右,因蔬菜农药残留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已屡见不鲜,直接制  相似文献   

6.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已引起众人的关住,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养殖业、生产、生活污水排放是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本文结合农村面源污染现状,有针对性地确定治理措施,如制定地方性法规、作好面源污染监测和防治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发展循环型农业等,提出了保护与治理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驱动因素分析中存在"少数据"和双向作用机制的问题,采用灰色扩维识别模型构建农业面源污染驱动因素识别方法。首先,阐述经济发展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方式;然后,确定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测量指标——总氮排放量(TN),以及影响因素测量指标,建立基于灰色扩维识别的灰色关联度模型。通过分析各影响因素子序列与系统行为序列的灰色关联度,识别农业面源污染的驱动因素,为深入分析、有效治理和评价农业面源污染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青海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提供治理措施和理论支撑,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文章基于青海省2005年~2020年农业统计数据,参考文献资料面源污染核算方法,研究分析肥料、农药、农膜使用量和畜禽粪尿排放量、秸秆产生量以及其投入密度、负荷。发现青海省化肥、农药、农用薄膜投入量经历快速增长之后,在近几年呈现下降趋势;秸秆产生量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且大部分被有效利用;畜禽粪尿排放量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下降后在2020年剧烈反弹,达到了历史最高点。认为青海省农业面源污染各因子变化趋势与政策调控、技术推动相关,总体表现为降低的态势。因此,建议持续加强源头防控、提升科技支撑、完善监管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环鄱阳湖区域实施污染净化型农业的产业化是控制湖区面源污染,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策略。本文论述了污染净化型农业特点及其在鄱阳湖实施产业化的有利条件,提出了适合鄱阳湖区域特色的污染净化型农业产业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运用统计数据以及排污系数法对澄碧河水库流域范围内工业、生活、农业面源、畜禽水产养殖、旅游污染负荷进行全面估算,确定流域的主要污染源。结果表明,澄碧河水库流域范围内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面源污染,其次是生活污染源和畜禽养殖污染源,2015年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入库量分别为:5314.32t、177.13t、386.48t和35.52t。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其污染源产生及危害,提出了包括技术、政策和经济控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进展,从政策、法规和技术3个层面提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山东省农业的飞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日益加剧,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污染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和危害,并针对目前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控制农化物质的投入、发展沼气等,为解决当前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点源污染易于识别和治理,在世界多数国家已得到较好控制。但面源污染的严重性随着点源污染控制能力和治理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凸现,尤其是当点源污染控制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面源污染逐渐成为环境污染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围绕面源污染之一的城市大气降水典型污染物及其成因分析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发展以及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过量的营养盐、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引发面源污染,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对过剩营养盐和污染物吸收、转化和截留的“净化器”功能,为解决面源污染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探讨了湿地对N、P、S、C等营养盐以及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净化功能。  相似文献   

17.
就近海海域遭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的实际对,其形成污染的源头进行了调研.现以茂名市近海综合水环境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排入海洋的主要水污染物是石油类、化学需氧量、硫化物、磷等.水污染物分别从入海河流、企业直排入海排污口、海洋船舶、港口、市政下水口.海水养殖等6种渠道排入海洋.入海排污口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最大的是企业排污口,其污染负荷比为32.48%.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关联性,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将传统农业面源污染模型作为基准组,与引入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农业面源污染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互联网发展水平是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显著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改善农业环境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袁睿佳 《资源科学》2019,41(2):405-413
为保障松华坝水库流域的饮水安全,促进滇池流域水污染的防治工作,本文以非点源污染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打分法分析不同景观在该流域非点源污染形成中的贡献,并确定各“源”、“汇”景观的比重,以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为基础,分别从流域整体与各景观空间要素2个方面,定量研究了流域景观格局与非点源污染的关系。结果显示:①松华坝水库流域整体和各空间要素层面的4个景观空间负荷指数值均小于0.50,表明流域在整体和各景观空间要素层面,均属于“污染截留型”景观格局,即理论上由当前景观格局新产生并排出的非点源污染物极少;②坡度景观空间负荷指数>相对高程景观空间负荷指数>距离景观空间负荷指数,表明加强保护该流域中高海拔陡坡地带的“汇”景观,不仅可以防止形成新的“污染贡献型”景观格局,还可强化其隔离圈式“污染截留型”景观格局,有效阻挡流域中面积最大的“源”景观,位于中高海拔山区的旱地所产生的土壤和养分外流。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态系统地下水氮面源污染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农业生态系统特征,以实例展示了在仅有短期有限野外监测数据及少量野外试验条件下,通过合理概化、参数分步识别与过程综合分析等,使模型识别的可靠性提高,成功地建立了农业生态系统地下水氮面源污染数值模型,并反演出表征农业氮面源污染特征的地下水入渗补给强度和氮补给量.本研究对定量评价农业生态系统地下水氮面源污染,特别是对野外基本调查工作部署与根据有限的基本数据较好地模拟识别特征参数,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