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绯红的十月点燃绯红的土地。十月,是祖国庄严神圣的生日。幸福的乳汁汩汩流出,滋润华夏赤子的心田。这是丰收的日子。流金的大地、送爽的金风、饱满的果实、欢唱的机器、甜蜜的笑脸、穿飞的身影组成一幅奔忙而又和谐的图画。走进这个日子,细数从我  相似文献   

2.
论图书馆对聘用勤工俭学学生的科学管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简述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人才战略的实施,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的重要意义与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图书馆加强对勤工俭学学生的科学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个小镇的魅力在于它的古老与神秘,而这种魅力又恰恰是源于小镇那些变化莫测的云彩和古老的建筑.戏楼、场院、小木桥;老房、老街、老味道;花海、密林、大草坪;高粱、麦垛、鸡鸭跳……这些在都市人们的生活中渐渐远去的影像,至今却依然存留在一座座小镇的光阴里.小镇天与地的结合组成了最为和谐的生命交响曲,在这里人们可以缓解城市化高速发展带来的疏离感,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歇息,感受到来自大自然最真诚的问候.很多时候我们被禁锢在钢筋水泥的牢笼中,很难再“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也正缘于此,我们的“寻找美丽小镇”活动诞生了.  相似文献   

4.
“传媒娱乐化”背后的“娱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传媒娱乐化的社会影响的讨论中,多数人强调其负面影响,认为娱乐化价值取向造成传媒的同质化竞争,使一些媒体为求得生存和发展,放弃了新闻业应恪守的真实、公正原则,使其应有的公信力受到损害.更多人认为当前的传媒娱乐化风潮是大众传媒功能的走偏,娱乐化暗含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特性会使人们远离崇高的理性追求,麻醉人的神经,使之处于虚幻的满足状态,弱智化的娱乐使人成为物欲膨胀的精神侏儒.[1]谌至有人借用尼尔·波兹曼的一句惊呼告诫国人:"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使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2]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有以古旧书店闻名的街道,比如东京的神保町、伦敦的查令十字路、巴黎的塞纳河畔.但在中国,除了去过的北京的琉璃厂,听说过但没去过的台湾的牯岭街,就几乎没有听说过哪里有这样的古旧书店聚集的地方.然而,当东京、巴黎的这些旧书店继续以都市的文化地标骄傲地每年举办活动和旧书展,吸引世界各地的文化人、爱书人去参观、逛游时,我们的北京琉璃厂却在淡出中国图书的历史舞台--现在每年图书出版界的三次大集市:北京图书订货会、全国书市、北京世界图书博览会当然也一直与它完全沾不上边.为什么伴随着国内出版业一派高歌、蓬勃发展的,却是古旧书店的没落?  相似文献   

6.
从一本杂志看畅销元素--解读《读者》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本不事张扬的杂志,<读者>杂志几乎在全国与世界近百个组织的排行榜中都榜上有名,并且屡次走到前几名的位置上.在中国期刊协会所做的近18年来大发行量期刊发行统计表上,<读者>杂志连续13年位居中国大发行量杂志前十名之列,三次成为年度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之一,这三次分别是1994年的347万,1995年的406万以及2000年的605万.1997年,上海三联书店的<书城>杂志登载了一次中国热门杂志排行榜,选了中国的12家杂志,作为中国杂志的名片.而这个排行榜的着眼点在于大众化,选择的标准和原则是内容的前瞻性与形式上的现代感,更注重杂志的影响力和保存价值.这次品位不俗的评选,对<读者>杂志的评价是:"作为一份国内销路最广的老牌文摘类杂志,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有着浓烈的个性和风格,人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读者>式的文体,这是其他文摘类杂志很少有的.杂志是依靠编辑编出来的,此言信之".央视索福瑞公司在进行调查后,提供报告说,这本杂志的传阅率达到了10个人左右,是中国同类杂志里传阅度最高的一本.中国13亿人口中,将近2亿人看到过这本杂志.  相似文献   

7.
目前,由于各种新媒体的发展以及人们信息接受习惯的改变,传统报业的发行面临着越来越困难的局面. 影响发行的四大因素 第一、报纸本身的素质 包括报纸的内容质量,公信力以及报纸的品牌等.报纸的内容质量主要指新闻报道的质量、内容的可读性、本地化内容的多少以及报纸的整体品相等等;公信力实质上指的是社会公众对报纸的信任程度;品牌是报纸的无形资产,报纸的品牌价值越高,对报纸的发行越有利.报纸本身的素质和报纸的发行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考古学家认为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地图存在于文字之先.我们可以从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中找到地图的印迹,追溯古往今来的绘图家们和探险家们的精彩探险故事.地图曾经是精美的艺术和昂贵的奢侈品.几千年来,人类以非常多元的模式描绘和展现和认知着世界,地图既是国家与权力的象征,也是一个看得见风景的世界和智慧宝库.  相似文献   

9.
勉人 《传媒》2015,(4):1
近日,关于综艺电影的争论引起了很多人的围观.顾名思义,综艺电影就是综艺节目改编成的电影.2014年1月31日,根据热播亲子真人秀改编的《爸爸去哪儿》在院线上映,最终收获超过7亿元的票房;2015年1月30日,同样改编自热播综艺节目的《奔跑吧兄弟》上映,这部仅用6天就完成所有拍摄镜头的“电影”,在口碑一路走低的情况下只用了10天就收获3.68亿元票房,它激起的争议犹胜《爸爸去哪儿》.冯小刚导演炮轰综艺电影会导致电影产业的自杀,冯导的论点虽得到不少电影从业者和观众的支持,却难以遏制综艺电影照猫画虎入市赚钱的势头.冯导的论调自然很有道理,因为他熟知什么是真正的电影,尽管当年的《1942》在票房上输给了更具娱乐气息的《泰囧》,但《泰囧》至少是一部完完整整在认真讲故事的电影.  相似文献   

10.
庞立群 《传媒》2007,(2):72-73
电视媒体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电视栏目之间的竞争.因此,打造收视率高.影响力大、生命周期长的品牌栏目就成为电视媒体追求的主要目标.然而,表面看起来众多的栏目资源,实际上却往往是大同小异,雷同现象严重.真正可供观众选择的栏目并不多,而真正的品牌栏目更是屈指可数.因此,如何提高电视栏目的竞争力,不断建设特色化、品牌化、精品化的电视栏目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产生错别字的根本原因,在于书写者未能把握汉字形、声、义"三位一体"的统一关系。要杜绝错别字就须从把握汉字形义 关系、形声关系、声义联系和形形联系等方面,切实提高自身驾驭汉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汉字聚类特征的中文字符串相似度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汉字的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其内在规律,根据汉字具有“成簇性”的特点,对中文字符串进行精细化匹配,给出基于改进编辑距离的相似度计算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中文字符串的相似度具有更为精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中医期刊中几个常见误用的字词辨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丛  陈嘉 《编辑学报》2009,21(4):318-319
结合中医期刊编辑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实例,从字、词方面分析中医期刊中常见的3个错别字和2组易混淆的词。  相似文献   

14.
单汉字标引方法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信息论中的交互信息,给出了相邻汉字相关度的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字串预分割的单汉字标引检索方法,对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单汉字标引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试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圣经》作为一部闻名世界的基督教典籍,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宗教本身。文章介绍了《圣经》中文版本的起源和发展,并对当代《圣经》的几个重要中文版本之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胥橙庭  张彤  夏道家 《编辑学报》2013,25(6):549-550
科技期刊中异形词的混用会直接影响期刊的编校质量,甚至误导读者。本文参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名词,对科技期刊中常见的3组异形词从字和词的角度分别进行辨析,并列举实例给出了其规范用法。  相似文献   

17.
媒体行业的特点与人才需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航 《新闻界》2008,(2):35-36
本文分析了媒体行业的特点,媒体对从业人员的特殊要求,以及媒体行业所需人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 ,汉字作为文明传承的信息载体 ,不仅传播了语言信息 ,而且传播了汉民族历史文化等诸多信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探索汉字 ,可以发现汉字不仅是信息传播的载体 ,而且蕴含着人性化的内涵 ,蕴藏着当代图像传播的许多生动有趣的特征。深入探讨汉字传播信息的方法、模式、规律、功能 ,将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汉字阅读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一是汉字中有宗教、伦理和美学,二是汉字阅读有着古文阅读与白话文阅读的巨大区别,三是汉字阅读与西文阅读也十分不同。因此,从中国汉字承载文化与文明的角度看,中华阅读有着不同于一般阅读史的历史主题和发展规律。通过这种独特性分析,可将中国人的阅读历史分为神谕时代、圣人时代、史官时代、诗人时代、小说家时代、大众时代、分众时代和网络时代。  相似文献   

20.
形符、类符、意符是表意文字研究领域内常用的重要基本概念。汉字既然是表意文字,理所当然地需要加强对汉字中上述三种意义符号的研究。然而事实上人们要想在汉语汉字的研究文献中找到这类名词却很难。这就意味着汉学界尚未真正启用研究袁意文字的理论和方法去对汉语汉字进行研究。本文写作的初衷以及我们的根本目的,就是意欲让现代语言学理论中用于研究表意文字的一些基本名词,例如“形符、类符、声符、意符”等基本概念早日在汉语汉字研究中名至实归,从而发挥其对汉语语义学或汉语构词法研究应有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