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在教育中要以人为本,直面人的心理内在层面,回归人的生命本体,顺应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直指“生命的体悟”,以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为基本价值取向,认为“真正的教育智慧就是建立在对自我生命、他人生命和对两者沟通的体悟的基础上。”重视在教育中挖掘和展现个人的生命价值、体现生命的尊严与欢乐,这是叶澜“新基础教育”的核心。我国较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上海市,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取向,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积累了十分有意义的经验,给全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新基础教育”在努力读懂教师。叶澜老师曾经说:她一直在努力理解教师,读懂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东西。——李家成《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对“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体悟》1999年9月,我校作为“新基础教育”推广性发展性实验校加入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实践中;2004年9月,我校被确定为“‘新基础教育’生命·实践教育基地学校”。回顾几年参与“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走过的路,我们深深感受到校长读懂教师的重要意义。正是在读懂教师的过程中,我们的学校才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为什么要读懂教师?1.为了让教师读懂学生。让教师学会掌握学生…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挖掘和展现个人的生命价值、体现生命的尊严与欢乐,是叶澜在“新基础教育”中提出的核心问题,也是校长和教师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基础教育“新”在哪里 ?中国教育学会、华东师范大学日前联合在上海市闵行区召开现场研讨会,专题探讨由华东师大教授叶澜主持的这一全国“九五”重点教育科研项目的实践研究。 据课题负责人叶澜介绍,“新基础教育”主要研究面向 21世纪中国实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建设问题。它针对当前基础教育在学校实践中存在的忽视青少年多方面成长发展需要,忽视甚至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弊端,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育》2009,(2):F0004-F0004
“新基础教育”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创建(责任岗位:叶澜教授)探索和总结“新基础教育”在当代学校转型性变革研究,尤其是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和学校新文化创建方面的独特经验和创新理论;探索中国教育学派的形成和发展机制,研究中国教育思想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的过程和机制以及中国教育理论对世界教育理论的可能贡献和贡献方式。  相似文献   

6.
一、实施背景1999年起,在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巨大“引力”下,我校以追求生命发展为内在动力,深入开展教育改革,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班级还给学生,使学生充满生命成长的喜悦。然而,在教育反思和重建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校的日常管理还存在着“校领导→教师→学生”层层控制、级级落实的“层级化管理”痕迹,学生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当前我省广大教育工作者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在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中,众多卓有成效的课题研究对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南安实验中学的“新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硕果累累。实验班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突破,课堂教学改革和班级管理水平有了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得以更新,师生的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促进了师生共同完善发展。这里刊发他们就该课题研究撰写的一组文章,展示了他们的科研成果,值得一读。 (“新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简介:“新基础教育”是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叶澜教授主持的中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研究课题。新基础教育的“新”是相对现有的基础教育而言,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探新两方面。在理论上要对与基础教育相关的重要问题作重新探讨,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上要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新基础教育理论、服务于21世纪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实践模式。具体表现在:基础教育观念系统的更新;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师生学校生存方式观念的更新。它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王毅 《西藏教育》2014,(11):15-18
以叶澜教授为代表的“新基础教育”试验是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流派之一,他们所倡导的“生命·实践”思想经历了长期实践,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革新典范,同时成为了世界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中国式经验。“新基础教育”主导的“人的新形象、转型的学校、主动生命的创生”,体现出“生命·实践”学派的变革精神,它深刻地启示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必须在“求变”和“求新”的道路上可持续地前进。  相似文献   

9.
陈雪丽 《教育艺术》2004,(10):56-57
2001年秋,我有幸参加了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实验,受益颇多。叶教授把新基础教育提到生命的高度,从而认识到:“正在到来的是一个重视人的主体地位的时代,是一个需要生命的主体在生活实践中充分发掘自己潜力的时代,因而对个体生命的热爱和多方面发展的促进,是教育不容忽视的价值取向。”“要让一个生命在实践中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呼唤个性化教育,要求我们关爱学生的生命成长,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使人的生命价值得以增值的过程,是发现和发掘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方面环境影响的差异,存在个性差异,个人特点、强点、闪光点、特长,就是潜在的创造力、智力资源。几年前,叶澜教授在她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中,动情地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今天,当我们把“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我们的班级管理相结合时…  相似文献   

11.
论教育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怀生命正成为我国学校教育新的价值取向.构筑关怀生命的教育离不开对教育本初状态即教育起点与原点的追问,离不开教育之生命意识的确立.整全的生命是教育的元基点与根基,关怀生命的教育需要确立敬畏生命、呵护生命与发展生命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2.
作者简介: 李家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学生发展与学生工作改革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儿童发展与学校德育、学校变革以及区域教育变革与教育政策。近年出版的专著有《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成长需要:在高三与大一之间》等。  相似文献   

13.
价值取向的确立,是学校教育根本目标和发展方向的选择、确立和实践的过程,应先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而确立,并形成共识。针对当前特教学校存在的过度关注学生生理障碍,忽视其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等现象,研究认为,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成长,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是特教学校的应有之义,更是其教育价值取向的起点和终极目标。文章阐述了特教学校教育价值取向重构的基础、核心及目标等问题,并就价值取向重构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叶澜教授说过:学校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分支,理应让生命化成为新课程理念支撑下数学课堂的核心价值取向。而要使数学课堂生活融人生命化的光环之中,生命化评价应该是我们新的追求和期待。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学校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怎样才能使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首先,要加强基础教育的改革就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体现时代性的教育理念。基于这一点,叶澜教授提出了“新的基础教育观”及其相关的教育目标和性质。1“新基础教育”内涵在对现在的学校教育的认识和思考下,提出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的规格以及对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新”的深层次结合点的新认识,力图转变现在基础教育的教学思想观念和教育教学实践行为,来真正使得人在做事中发展自己,促进人的个体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育因为生命的未完成性而存在。促进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发展和完善是成人教育的应有之义。成人学习者在教育内容、教学过程、教育时空等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表现出了较高的主体性水平,对成人教育“关怀生命”、尊重生命主体性、遵循生命发展特性提出了现实要求。社会的发展进步使得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同一性。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确立,提供了成人教育“关怀生命”价值取向的时代条件。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是指根据学校教育主体的需要对学校教育价值的选择与追求的一种倾向性,即对学校培养什么样人的规定,它决定着学校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等等.当前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着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意欲替代生存价值取向;生命价值取向“虚而待实”等主要问题.有鉴于此,“有意义生存”教育理念指导下确立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在统一兼顾偏移中选择学校教育价值等,是学校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当教育变革逐渐由酝酿走向具体实践时,教师发展越来越成为决定改革成败的核心要素。教师发展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为学校转型性变革提供持久动力,更重要的还在于,教师作为教育实践中的生命个体,其自身也面临着生命能量的积聚、转化、释放、生成等人生课题。在这个意义上,重建一种新的教师发展观,其意义并不亚于全方位的学校教育变革。2006年9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叶澜教授的新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以下简称《新论》)在教师发展问题上作了诸多突破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四川教育》2005,(11):11-12
人是生命的精灵,自有人之日起,发展人就成为了人类恒久的追求。自有了教育和学校,人的发展由此不断优化和升华,愈来愈彰显教育发展生命的神奇。一旦学校把发展生命定为自己忠实的教育取向,就开始了兑现教育本质的旅程。 不再聚焦少数。而致力于奠定每个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这不仅是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更体现了教育功能和行动中“具体个人”意识的诞生,以及对每个人的幸福人生和生命价值的关爱。对生命终极关怀理念的确立和实践,正在进一步揭示学校教育的本质功能:教育不仅是促进具体的每一个人成长的力量,也是个体生命历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编按]  相似文献   

20.
“新基础教育”是关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研究,它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学生生命的成长、关注教师生命的成长和关注研究者自身的生命成长。因此,无论在课堂教学改革还是在班级建设改革上,“新基础教育”谈到最多、关注最多、探索最多的便是教育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生命的成长、生活品质的提升问题,同时,很有见地、很有实践指导意义地指出“成人”与“成事”、“教书”与“育人”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