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研究是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描述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行为、改进教育实践是教育研究的三项基本功能。描述教育现象即回答教育"是什么"、解释教育行为即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以及"何以如此",改变教育实践则需要回答教育"应该怎么做"。"是"属于理论理性,"应该"与"做"属于实践理性。长期以来,教育研究在理论的层面仅回答"是"的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不能满足实践者对"应该"与"做"的迫切需求。因此,教育研究需要从理论理性上升到实践理性,从对"是"的认识延伸至对"应该"与"做"的全面把握,实现与教育实践和谐、理性地统一起来,构建出真、善、美的理想的教育客体,从而提高教育研究质量,提升教育实践品质。  相似文献   

2.
呼唤实践理性观--当代中国中小学教育研究之导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中小学教育研究要走出当前的“高原期”,必须转变指导思想,从以理论理性观为指导转变到以实践理性现为指导。理论理性观从教育理论出发联系教育实践,把中小学教育研究看作为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手段,造成了中小学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分离。实践理性琨从实践者的教育实践出发提升实践的合理性和实践者的理论水平,把中小学教育研究看作是常识的教育实践向理性的教育实践转化的过程,使中小学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一座通向辉煌人生的桥梁每一位过来人都对她满怀深情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湖北招生考试·理论研究》为双月刊(逢双月20日出版),彩色四封,16开本,是国内创刊最早、办刊历史最长、以研究高校招生考试为主体并发表其相关研究成果、公开发行的学术型理论研究期刊。本刊的办刊方针是:交流招生考试实践经验;追踪招生考试发展态势;促进招生考试学科建设;推动招生考试事业发展。本刊主要栏目有:专家论考、特别关注、考试评价、考试管理、考试法治、实践探索、考试文化、考试心理、域外招考及研究动态等。  相似文献   

4.
当代课程改革的合理性反思:基于"有限理性"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限理性"是在目前时间节点上相对合理的假设."有限理性"假设强调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从而避免理性的滥用或误用.实质上,当代课程改革是以"完美理性"假设为支撑的,这一假设使课程改革面临合理性危机.广大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需要以"有限理性"观充分认识课程本身的复杂性,怀着敬畏文化传统的态度来认识、参与课程改革,同时有效汇聚各方主体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教授治学的提出及其实践,是破除工具理性对高等教育的掌控,使高等教育回归理性本真的时代选择。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理论出发,高校教授治学中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协调,学术团体内部的沟通以及学术团体与普通教师的交流等均是交往理性可资实践的领域。营造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建立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合作共生的制度规范,完善高校学术组织内部沟通协调机制,是交往理性视域下高校教授治学理性成长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6.
教育理论是经过一定程度的抽象与概括,以简约、纯粹的方式来呈现的有关教育的理性认识.教育理论由于无法观照到变动不居的、非线性的、不确定的教育实践,暴露出理论理性在实践中的不足.教育实践者若一味地拔高教育理论的理性功能,会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离成为一个假想的问题.教育实践者应该认识到教育理论本身的理性限度:教育理论是一时之见、一孔之见;教育实践者要在恪守教育理论理性限度的同时,通过提升其实践理性来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语文作为一门科学,是有其自身规律可循的,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有理性思维参与其中。很多学生在复习与应考时对语文学科感到无从入手,认为学好语文全凭天赋,应对语文考试也只能跟着感觉走,这种想法与语文的科学性是矛盾的。本文立足于语文复习和考试,以理性为基点,探讨理性思维在语文学习中的正确运用,力求建构起语文复习和应试的合理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校招生》2007,(10):52-52
《高校招生》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招生考试理论专辑》,以其较高的理论水平、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受到了全国招生战线的广泛好评。为了推动全国招生考试战线科研工作,全面展示招考理论研究成果,交流招生考试经验,为高考招生改革建言献策,《高校招生》杂志拟在今年11月以公开出版物形式出版2007年版《招生考试理论专辑》。现向工作在招生战线的同志和对高考招生有研究的同志征集稿件。  相似文献   

9.
论文以哲学史为依据,将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并分别给予具体的分类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一种新的理性:人法的理性,试图解决现代社会中"理性的吊诡"。  相似文献   

10.
考试理性是考试理性主义的简称,是工具理性在教育中的具体化。它具有四个特征:把考试当作教育的目的,一切教育手段都为考试服务;讲求机械化训练的普遍性和追求效率的绝对性;将教育局限于认识论范畴;对师生存在的遗忘。  相似文献   

11.
Beyond Reason     
  相似文献   

12.
事出有因     
  相似文献   

13.
Reason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理性与工具理性关系的现实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变化,使人类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正确处理目的理性与工具理性关系的重要性。目的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给予人类的现实启示在于: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正确认识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关系,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必须正确认识科学结构的内在关系,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经过两次修改,基本确立了私权自主的立法理念,而再审制度作为民诉中的一项特殊制度,也需要尽可能的保障当事人诉权的实现。本文从启动再审的事由入手,分析当前再审事由与抗诉事由合一的弊端,试从立法方面分离当事人再审与检察院抗诉的事由,设立清晰的再审事由的相关规定,保障再审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是人类理性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现代社会随着物欲的恶性膨胀以及工具理性的片面发展,导致二者关系的扭曲与断裂,引发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矛盾。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关系的统一与整合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重新整合二者的关系,就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等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从历史分离到现实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协同作用将构造出人的良好精神世界,并影响着“人——社会——自然”大系统的运行状态。近代以来,工具理性的越位和价值理性的失落有着哲学上的深层次原因。要重新整合二者的关系,妥善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就要在哲学与实践两个层面上实现人类观念和活动方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18.
19.
《傲慢与偏见》与《简·爱》两部小说素有理性与激情之区别,但仔细读来,会发现两者的主要特征———主题思想是一致的,同时,人物的发展和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的铺展都经历了三个阶段,二者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有异曲同工之美。  相似文献   

20.
Limits of Reason is a rebuttal against those who espouse the determinacy of reason in knowledge. John Eisenberg's book examines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aspects of the indeterminable in reform programs in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law. In particular, he establishes a philosophical basis for the latter as a Kantiannoumenon. With this exploration, he discusses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society and brings us to the realm of creativity.Etobicoke Board of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