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唐代,官吏请假文书以牒的方式出现。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官吏请假文书,请假程序严格,文书条款齐全,而且其内容还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这些对提高官吏的办事效率以及国家行政机关的正常运转起了重要作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在唐代,官吏请假文书以"牒"的方式出现。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官吏请假文书,请假程序严格,文书条款齐全,而且其内容还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这些对提高官吏的办事效率以及国家行政机关的正常运转起了重要作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唐代的官吏管理制度受到民本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视对官吏的选拔和对官吏权力的控制,建立了和完善了科举取士制度、官员责任制度和监察制度等等,在规范官吏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隋海燕 《兰台世界》2013,(11):27-28
唐代的官吏管理制度受到民本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视对官吏的选拔和对官吏权力的控制,建立了和完善了科举取士制度、官员责任制度和监察制度等等,在规范官吏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西夏文书立卷制度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党项族为主体民族而建都兴庆府(今银川市)的西夏王国,虽偏处朔方一偶,却抗衡于宋、辽、金约二百余年,这于西夏国有完善的政治制度密不可分,而西夏文书立卷制度就是其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就《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以下简称《律令》)和其他汉文史籍,对西夏文书立卷制度略作管窥,由于资料匮乏,西夏文书工作制度的系统研究目前尚属空白,故本文有不到之处,望不吝赐教。 一、西夏文书立卷的类属问题 西夏文书立卷也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编制类  相似文献   

6.
西夏文书清退、销毁、归档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夏有完备的文书工作制度 ,从西夏的中央所在地兴庆府到地方州县都设有专门的文书机构负责文书的管理工作 ,这从西夏借鉴中原王朝法律并结合自己地域和民族特点编纂的王朝综合性法典———《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以下简称《律令》)中就能够明确地反映出来。鉴于此 ,该文根据西夏法典 ,主要探讨文书工作制度中的文书清退、销毁和归档制度。西夏文书的清退、销毁和归档是文书管理的最后环节 ,也是能否使有价值的文书完整保存下来供后来的研究者们借鉴利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因此西夏国也相应地制定了具体措施保证其顺利实施。首先是建…  相似文献   

7.
赵彦龙  石月兰 《历史档案》2004,(1):61-69,80
《宋史·夏国传》载 :“西夏设官之制 ,多与宋同 ;朝贺之仪 ,杂用唐宋 ;而乐之器与曲 ,则唐也。”由此可见唐宋时期完善的政治制度深深地渗透到西夏的各项制度之中 ,作为政治制度之一的公文制度也不例外。目前 ,史学界对西夏公文史的探讨仍很薄弱 ,本文拟对西夏公文及制度作一概述 ,以求教于专家学者。一 西夏公文的体裁公文体裁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和演化的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某一历史时期全部公文内在本质和用途分工的外在表现形式。西夏的公文体裁 ,可从《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以下简称《律令》)以及清人王仁俊编纂的《西夏…  相似文献   

8.
明代是一个以严惩官吏职务犯罪为特点的时代,在明代早期,皇帝十分重视,监察制度在打击官吏犯罪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到了后期,由于统治者的不重视,将这些制度搁置,造成了官吏的贪腐之风。  相似文献   

9.
西夏是我国北宋时期以党项羌为首创建的一个具有封建性和民族性双重性质的国家政权,曾先后和宋、辽、金鼎足而立,历传10代,长达190年,1227年被蒙古所灭。“‘备一代典章制度’的西夏王朝覆亡后,其文献、文物多被毁损湮没。”但是随着西夏考古的发现和文献的整理公布,对西夏的了解也逐步明晰和深入,特别是西夏文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以下简称《律令》)等文献的公诸于众,使我们更有条件去深入地研究西夏文书和档案工作的各项制度。下面根据《律令》等史料对西夏公文稽缓制度作一粗浅探讨。西夏为了提高所属各机构的办事效率,对公文的拟写…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对官吏的考核,并且都建立过一套比较完整的考课制度。在明王朝统治中后期,考核官吏的制度混乱不堪、大多流于形式,整个官僚机构日趋腐朽瘫痪。被后人誉为"救时宰相"的张居正总结先贤智囊们的政治经验,继承和发展前代的考课制度,提出了具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官吏考察制度———考成法。通过对张居正考成法的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关于完善官员绩效考核的法规及廉政建设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出土了大量的西夏文献资料 ,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夏文献资料匮乏的状况 ,为人们了解西夏文献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为使传世及出土的西夏文献更好地为西夏学研究所利用 ,就要对西夏文献资料按其内容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 ,建立一个符合西夏文献实际情况的科学的分类体系 ,以便使西夏文献能发挥其更大的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12.
詹瑞明 《新闻世界》2009,(9):177-178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曾为封建政权的巩固和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僚机构及其官吏实行严密的监察,是我国古代官吏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中某些独到之处对当今社会健全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目前出土并经研究的西夏文物可知,“用西夏文书写、刻印的文献十分丰富,仅存世的文献就十分可观,是中古时期除汉文文献外,保存文献种类、数量最多的一种民族文字。”在本世纪初,科兹洛夫率领的俄国皇家蒙古、四川地理考察队在我国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水城遗址发掘出了大批西夏文献,“其中有近九千个编号的西夏文佛经、字书、兵书、类书、法典以及中原汉文典籍的西夏译本”①。除此之外,陈炳应先生经过考证,还发现有“文书、契约、辞书、文艺作品、艺术品、医书、历书、卜辞、生产生活用品等等”②。这充分说明西夏对档案保管制度的…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于2000年第5期《上海档案》上发表《西夏文西夏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诸司为种种文书,行之书立卷制度管窥》一文,对西夏文书立卷制度作了探讨,未毕及已毕,已藏置中”。这里的“行之未毕”,也就是但由于史料匮乏,并未对此问题做深入细致挖掘。现根据说,有些重要文书时间跨  相似文献   

15.
蒙元时期的统治者,虽然消灭了西夏王国,但是对西夏的上层人士及西夏的僧人仍有相当宽容的民族政策,彼时原西夏王朝辖地被划为西夏中兴行中书省,宁夏路总管府,后并入甘肃行中书省。党项族成为色目人的一种,地位高于汉族人。蒙古统治者对各种宗教,无论佛、道,甚至基督教,均采取了宽松的态度。从这一大  相似文献   

16.
唐朝,是我国古代一个昌盛的朝代。为了巩固这来之不易的国家政权,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李世民父子深知加强官吏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选拔与考核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官吏方面,实行了一系列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这些制度沿袭1000余年,直到辛亥革命。后世虽然不断有所改革,但是基本框架相沿未改。  相似文献   

17.
正养廉银制度是清代雍正时期对官吏给俸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这一制度实施了将近二百年之久,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诸方面产生过一定影响。养廉银产生的原因清初沿袭了明朝的低俸传统,官员的薪俸非常微薄,总督每年支俸155两,巡抚130两,知府80两,知县45两。这一俸禄标准根本不敷官吏开支,加之地方官还需要相  相似文献   

18.
李炳元 《兰台世界》2012,(30):12-13
荐举连带责任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人事选拔制度,是荐举贤才,授以官职的官吏选拔制度.荐举选贤是为适应专制主义集权政治需要而建立的官吏选拔制度,连带责任是为统治阶级能够通过荐举选拔出优秀人才而设置的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19.
彭惠莉 《兰台世界》2007,(12S):67-68
隋朝统一全国后,鉴于南朝吏治腐败之教训,制定了对官吏的考核制度,以此为准则来强化对官吏的管理,所谓“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然而,所创制度未能发展完善,社稷沦亡,继之而起的李唐王朝承袭了这些制度,完善健全了官吏的管理考核,在考核方式、评定标准、奖惩措施等方面进一步严密。贞观年间,唐朝统治者修定了考课法作为《唐令》的第一篇颁布施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樊丽沙 《兰台世界》2015,(9):156-157
西夏立国初期多次从中原求取佛经文献,随着本国佛教的发展,西夏翻译和刊刻汉文佛经的数量也日益增多。这不仅与西夏百姓的民族多样化密切相关,而且西夏统治者仰慕中原佛教文化,也是汉文佛经在西夏久为流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