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衣着,是人们穿戴的总称。不同的人对衣着的选择和追求也不相同,这就恰当地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恪、文化品位以及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层次。由此,我们在阅读与教学中,体会衣着描写的妙处,注重对人物服饰的鉴赏,对成功的把握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衣着描写有哪些妙处呢?  相似文献   

2.
衣着,是人们穿戴的总称。不同的人对衣着的选择和追求也不相同,这就恰当地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文化品位以及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层次。由此,我们在阅读与教学中,体会衣着描写的妙处,注重对人物服饰的鉴赏,对成功的把握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衣着描写有哪些妙处呢?一、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衣着是人物性格的外在表现,《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表现了孔乙己好吃懒做而又自命清高的性格特点。而《我的叔叔于勤》中菲利普每周散步时,那套必穿的装模作样的礼服,这些衣着描…  相似文献   

3.
里耶秦简中有不少关于秦代“船”相关情况的记录,其中“狼假公船”的文书透露了秦代官府船只的命名,如“公船一,名日□拖”等。秦代社会生活用船只的基本规格要比水战军船小很多,用途各异。从船的性质来看,秦代已有“公船”(官船)与民船之分等。这些信息丰富了我们对秦代船只的基本情况的认识。里耶秦简中关于司空与船只的关系,为秦代“船司空”为主船之官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秦代不仅在战国官学已经衰败的基础上既废官学又禁私学,还实行了吏师制度,所以秦代并没有建立完整的学校教育体制。但从史料分析,可以断定秦代学室教育应属专门培养文书吏员的中等职业教育,书法是主要教学内容。而且在封闭的教育组织形态下,对百工进行的职业技能教育当中。也包括书法教育。汉代是我国书法教育由不自觉转变为自觉的重要时期。汉代书法教育包括以鸿都门学为代表的专业高等教育及家学庭训等多种形式,为书法流派教育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社会性质、政治制度及教育政策无时无刻地决定着书法教育形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在《项羽与刘邦》这一部中国题材的历史小说中,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表现出了卓越的历史见识。秦始皇及秦代政治往往被历代史学著作冠上了"暴虐"的名号。司马辽太郎并不赞同这一过于简单的评价,开始从更加多元的视角去审视秦代的兴亡史。秦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春秋战国与汉代两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与政治观念交织纠缠着,激进的社会改革在调动社会潜能的同时,也促生了诸多不安定的因素,最终瓦解了大秦帝国。  相似文献   

6.
秦代是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秦以后的汉代又是“汉承秦制”,因此,秦代的官制和各种典章制度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代也有重要影响。环境保护也不例外。现从有关环境保护的思想、机构、立法、建设等方面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观念中,衣着时尚由于和女性喜欢穿衣打扮密切相关,而总被略带偏见的认为是肤浅、流于表面的边缘文化。然而,翻开历史的篇章,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衣着时尚和人类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衣着时尚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它浓缩着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精华,它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文章着重从衣着时尚的一个侧面——女裤的历程,即牛仔裤的性别权力关系变迁,来看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男性与女性的性别意义的重新定义,也正是这种所谓的“肤浅”的衣着时尚,使我们看到了新的社会里,男性、女性的自由,平等的,和谐的关系,从而产生了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里耶秦简秦令三则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里耶秦简的出土表明:秦令是确实存在的,是秦代法律的重要补充形式。秦令内容丰富,涉及到徭役、兵役征发,人口买卖、户籍管理等社会基层管理内容。作为一项法律形式,秦令对汉代法律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秦代的迁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秦代社会的处罚方式,它的政治属性在嬴政时期得以凸显,虽然秦代的迁刑为终身刑,但是"迁"刑是可以赎的,除了政治性的被迁的人不能赎迁外,一般的人都可以通过缴纳罚金或者是为政府服劳役来赎迁,即使被迁之人,一旦到达目的地,也会恢复庶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10.
秦印中的官印和私印与先秦古玺一样,不仅是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工具,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时用以昭明信用的信物和凭证.但其中的吉语格言印没有信物的功能,其内容都是一些修身的箴言或用以祈福的吉祥语词.对秦代吉语格言印进行系统的分类和解释,并对其反映出的社会思想进行整理和探讨,对我们了解秦代的社会面貌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吏治曾经成为秦国最终胜出六国、一统天下的重要因素,然而,秦朝统一全国后,由于君道的败坏、薄俸厚罚的官吏政策与追求享乐之风的影响,直接导致了秦朝吏治的迅速败坏。这给秦朝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加重了官吏与人民的对立,使官吏丧失了对秦政权的信心,甚至一些官吏也加入了反秦起义的队伍之中,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步伐。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认识起源于先秦时期。评析了萌生先秦国家安全思想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条件,回顾了先秦不同时期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实践,尝试概括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先秦国家安全思想的重要观念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3.
传统观点认为,秦的暴政是致其灭亡的根本原因,但却不能很好地解释秦的历史生命为何会如此短暂。本文考察了秦王朝的统治政策,认为统一后的秦王朝无论就其政治体制,还是宗教思想和民族政策而言,都缺乏来自社会的认同感,凝聚力的缺乏是秦王朝迅速崩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从统治政策和帝王个人素质两个角度,对秦亡汉兴的历史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史为鉴,找寻秦亡汉兴带给我们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5.
秦从战国时期一个"国乱、兵弱而主卑"的夷狄诸侯,经商鞅变法,逐步壮大成为"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的帝国,而后在韩非集大成的法家思想和李斯"督责之术"的影响下,大秦王朝仅二世即遭遇"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的悲惨命运。在这样的历史剧变中,法家思想无疑充当了重要角色,但是,在古代一元权力结构的社会中,"王"支配着"法",法家思想只能是王权手中的一把利器,它能富国安邦,但同时也能将一个王朝推向万丈深渊。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两篇秦史研究札记:一为秦代士兵能否邮寄钱物问题,一为秦代民众债务负担问题。研究表明:秦代士兵不可能从家中邮寄钱物,因而秦代士兵不可能自备衣物。秦代民众负担沉重,不仅来自兵役、劳役,还有因苛捐杂税和法网繁密导致的可怕债务。  相似文献   

17.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律,为研究秦史,尤其是研治秦代法制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一手资料,依据秦简律及有关史料,从赎刑的种类,取赎的方式,取赎的方式。取赎的范围,取赎刑徒的管理等几个方面,对秦代的赎刑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我国秦汉时代的服饰与服饰制度的演变分析出发,不仅揭示了秦汉时期服饰及其服饰制度的特点,更剖析了秦汉时代社会思想文化与服饰文化的相互烘托、相互支持、相互印证作用,并阐明了秦汉时代服饰文化在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博士官是秦代国家图书的主管者、政治事务的参议者,担当了后世文馆学士的某些职任,可视为秦代版本的文馆学士。以此为依托而建立的秦代博士制度是唐宋学士制度的远源之一。秦始皇令博士官以文学身份待诏宫廷,最早开始了文臣从驾奉诏作诗的尝试,说明秦代博士还兼充文学侍从、词臣角色。他们从驾期间创作了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组游仙诗,时代要早于汉武帝立乐府好多年,在诗歌题材上具有开创性。总体上看博士官是秦代文学的建设者,他们丰富了秦代文学的作者谱系、创作方式、作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婚姻关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妇女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中国古代公主是女性统治阶层成员,对她们的婚姻进行研究能够补充妇女史的相关研究。秦汉时期公主的婚嫁具有等级性、两面性的特点,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公主的婚姻成为调和统治集团内部关系与权贵谋求利益的工具。泰汉时期公主婚姻中的某些悲惨事件则反映了公主婚姻中不幸福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