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抄袭作业,成绩差的学生抄,成绩好的学生也抄,尽管老师三令五申禁止抄袭作业,但收效甚微。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学生抄袭作业这种风气,光靠外部的束缚和教师的惩罚是不行的,必须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一、抄袭,一定是学生的错吗 似乎从有作业以来,学生抄袭作业现象就已经存在,而且形式多种多样:有在早晨到校抄袭的,有在课间10分钟抄袭的,有在中午教室里抄袭的,有找样题抄答案的,甚至还有请同学代做作业的,现在甚至发展到利用互联网抄袭作业了。这一现象不能不重视,也不能放任不管。问及学生为什么抄作业,无外乎这几点:不会做、懒得做、做不完、忘记做……从学生的回答中,其实不难发现造成学生抄作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的主观原因,也有外界的客观原因。无论什么原因,抄袭作业终归是一件让老师、家长不愉快的事情,而且大有“除之而后快”的决心。  相似文献   

3.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作业的好坏,也是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缩影"。作业天天做,效果却大不同,有的同学有章有法,效果显著,成绩上升;有的同学疲于应付,被动作业,甚至直接抄袭作业,导致成绩下降。时下,中学生抄袭作业现象极为普遍,如果听任这种风气蔓延下去,势必会扰乱学生正常的认知过程,而且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挖掘学生抄袭作业的根源,进而制止这种不良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王超 《班主任》2009,(9):18-19
抄袭作业,可以说是学生学习中的“痼疾”。从学校到班级,从教师到家长都做过大量的工作试图去除这一痼疾,然而,抄作业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问题的症结何在呢?为此我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正>作业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巩固和消化课堂知识,及时查漏补缺的手段。而现今,中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非常普遍。抄袭作业使教学质量急剧下降,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在研究的前期,我调查了各科教师批改作业的反馈情况以及学生的作业情况,对抄作业的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早上到校后数十分钟内就能搞定三四门课的作业,有的还能一边跟教师读课文一边"奋笔疾书"抄作业,有的一边听课一边抄其他科目的作业。抄作业的  相似文献   

6.
学生抄袭作业,就是学生不独立完成而把其他同学已经完成的作业拿过来照着抄一遍交给老师检查的行为。抄袭作业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降低了教育教学的效果,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要全面深入分析学生抄袭作业的原因,想方设法杜绝学生抄袭作业。  相似文献   

7.
段进生 《山东教育》2011,(35):24-25
作为历史教学环节之一的课后作业,是教师在完成新课教学任务后,为使学生巩固、深化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系统地理解、掌握、运用历史知识体系,分析。解决问题,已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之目的,而额昂学生进行的有效练习。尽管课后作业有如此之功效,但在现实的教学总,作为历史教师,我们经常发现学生轻视或者说忽视历史作业的不乏其人,课后作业成了学生的负担,为了应付作业,普遍存在着作业抄袭的现象。有答案的抄答案,没答案的出现"代表作(做),团体操(抄)"现象,即一个人做好,其他同学一起抄的现  相似文献   

8.
答案不必撕     
每学期,许多学生都会买一些教辅用书,这些教辅用书的最后大多会给出习题答案。笔者发现,很多教师为防止学生抄袭答案,就让学生把答案撕下来交给老师,剩下的习题留给学生做。这种现象好像已习以为常,学生似乎也接受了这种做法。然而,习以为常的未必就是科学的。且不说好端端一本装帧精美的书还没来得及欣赏就得撕成一本破书是多么的可惜,也不说虽然你撕去了书上的答案学生要想抄还可以抄其他同学做出的答案,我只想说,教师在撕答案的同时,也撕去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撕去了学生的自尊,撕去了信心,撕去了诚信,更撕去了师生之间的美好情感。我在…  相似文献   

9.
正近来,很多科任老师向我反映,班上学生抄作业现象非常严重,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批评、惩罚都试过了,效果却不明显,我深以为忧。于是,我先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到学生抄作业主要有三个原因:"不会做"‘作业太多""不想做"。有些学生知道自己不对,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理直气壮,好像这都是老师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天地》2010,(9):47-47
我初三了,很快就要中考。我的成绩不稳定,每天的作业量很大,实在做不完,我只好抄同学作业。我知道这么做不对,每次抄完便对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可现在还是一直在抄……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正聊起学生抄作业这件事时,三年级组的老师们反应很不相同。我发现平时工作最认真,被大家戏称为新一代"老黄牛"的中年教师张老师反应最大。她说她们班孩子抄作业的现象很多,稍微有点难度的作业就会有人抄袭,各种办法都试过了,但还是有人"冒险"违纪;而带平行班,平时看起来很悠闲的小殷老师反映班里抄作业的现象基本没有。是什么原因使得两个班的孩子们对作业的态度竟如此不同。我开始留心观察这两位老师。老张之所以被大家戏称为"老黄牛",原因是她做事严肃认真,每天到校最早,下班回家最晚。不但她看起来忙,她班的孩子似乎也一直不消停。课间,放学后,教室  相似文献   

12.
<正>时常碰到教师抱怨:有些知识讲过千万遍,一到考试学生仍是不会用;有些练习千做万做,一到考试学生还是不会做。姑且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重复性错误。这一现象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绩,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而且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让教师失去教学方向与耐心。久而久之,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试结合"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杜学光 《职教论坛》2003,(18):42-43
一、学生抄袭作业的原因学生抄袭作业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反映了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主观因素与客观环境,学校教育与家庭影响的矛盾。从内外关系角度可作如下分析:1.内在原因学生抄袭作业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不会做,二是懒得做。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包括:①智力差异。有些学生由于基础差,理解能力弱,学习方法不科学,别人能当堂掌握的知识他则不能。②非智力因素缺陷。如意志薄弱,缺乏毅力,学习上有心里障碍,对自己缺乏信心,不能独立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学2.外部原因①教师教学不得当。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法,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此外教师辅导不…  相似文献   

14.
刘雪娟 《成才之路》2012,(30):81-82
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但目前学校评价教师仍然以教学成绩为依据。而教师的成绩来自于学生作业量,作业量的大小是教师业绩和教学成绩的根本保证。因此,过重的作业量导致学生厌学情绪递增,不交作业、少交作业、抄袭作业现象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生中,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而统一的作业目标与学生个体的差异的不统一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倡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已被广大教师领悟并付诸于实践,但有些教师却只重视新授课而忽视了家庭作业的作用,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布置的作业内容都是数学书上的习题,每个学生的作业内容相同。这种形式单一的家庭作业,不能激发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学生只是机械地仿照例题完成作业。长期下去,对学生建立积极的、健康的数学观和掌握数学建模方法是极为不利的。绝大部分教师都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内容,期望所有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据闻,有些教师给学生留作业,总认为多多益善,一个字、词写上几十遍,甚至连应用题中的文字也要求抄上好几遍;有的教师则干脆采取多留作业的方法,以此来弥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繁重的作业占用了学生大量的休息、娱乐时间,这种违反教育规律,靠加重负担提高学生成绩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王超群 《考试周刊》2015,(44):68-69
相对于很多初中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科目。初中数学学习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挑战,还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初中数学具有抽象性和广泛性的特征。学生往往因为数学成绩不理想而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形成一种恶习,那就是抄袭作业,这是令教师十分苦恼的问题。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学生形成抄袭作业的恶习的呢?本文具体分析其原因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学生抄作业的现象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危害其大,严重影响了当代教育改革的风气。从经验上来看,教员苦口婆心的教育往往收效甚微,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进而杜绝抄作业现象的发生呢?这就要求必须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为了减少此现象的蔓延态势,根据近年来的教学经验,从学生抄袭作业的原因入手,提出几点切实解决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学教育中,学生作业抄袭现象屡禁不止,既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又阻碍正常教学秩序,甚至给学生今后成长带来很大负面影响。作者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抄袭作业的原因进行浅显分析,并提出遏制措施。教师对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新课程作业价值观的认识,是遏制学生作业抄袭现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新教材是新课程理念的载体,有广阔的领地等着教师去挖掘、去耕耘。有些教师布置的作业如批发市场,每位学生都必须做,有些练习也是课本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更不是教师依据自己的学生设置的。这样的作业设计讲究"走老路"、"齐步走"、"一刀切",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易产生"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不能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利于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自主性、独创性和个性化学习品质的发展,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和成功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