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性课程视野下的高职职业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华 《成人教育》2008,(12):20-21
职业道德是整个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显性课程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隐性课程的开发和挖掘。本文在分析隐性课程对职业道德价值影响的基础上,借鉴当代国外道德教育的理论,提出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隐性课程开发的途径和方式,以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构建医德教育隐性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调查与分析医学生医德现状入手,运用道德心理学和道德教育学理论阐述了发展隐性教育的合理性,进而提出从三方面来构建科学的医德教育隐性课程:一是做好学生需求分析;二是从物质层面和文化层面优化医德教育隐性课程设计;三是构建多元化的以人为本的隐性德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刘东峰 《时代教育》2010,(3):261-261
在多元化社会文化影响下,新的课程要求凸现,透晰中职数学教育的现况,根据状况提出的教学措施:要更正学生的自我价值观、数学学习观;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基础巩固;培养学生数学科目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各个职校数学教师的工作效率,提高中专职业学校学生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4.
李娜 《考试周刊》2008,(18):208-209
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了适应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现今职业学校往往偏重于专业技能的教育与培养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必须加强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全面教育.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密不可分,必须两手抓.  相似文献   

5.
订单式培养为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构建了新的平台和机制,在这个条件下加强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具有客观必然性。高职院校应该坚持实践性和职业性的原则,加强校园文化和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对接和融合,显性职业道德课程教育和其他形式的隐性教育相结合,在实习中不断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课程"、"校本课程"、"隐性课程"等概念的层层论述,得出"校本隐性道德教育课程"的概念,它是指在国家颁布的德育大纲指导下,在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的道德教育资源,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范围内通过学生无意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道德经验的一切内容或要素.并对校本隐性道德教育课程的学校个别性、隐蔽性、广域性、易接受性等特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英美文学课程不仅包含了对英语语言的教育,也是英语国家文化的载体,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课堂教学仍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将英美文学这一隐性课程合理的设置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本文详细阐述了英美文学隐性课程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英语改革背景下英美文学课程如何开展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概念,具有潜在性、非预期性、影响深刻性和广泛性等特征。高职实训基地加强隐性课程因素开发可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职业关键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高职实训基地隐性课程因素的开发,要注意加强高职实训基地环境、规章制度、精神文化和实践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着多元文化的挑战,文化多元化使道德观念多元化,出现了道德观念认同危机及道德观念相对主义化等问题,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也出现了迷失方向的现象。以上问题的出现要求各高校在德育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增强其道德鉴别的能力,实行民主、开放的德育方式,以建立和谐共生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多元化教育也越来越重要。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英语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教学也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树立多元文化教学的意识,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综合能力提升的需要。本文在分析多元文化发展背景下,对当前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职业学校的教育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适应社会经济的多元化需求,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德才兼备的各行各业人才是职业学校面临的首要研究课题。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首先必须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学生如果不具备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也就无从谈起。职业意识应该包括树立自信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培养服从意识、提高技能意识。  相似文献   

12.
文化路径是德育工作走出困境的重要路径之一,为此,在阐释文化变迁内在涵义的基础上,探讨文化变迁与职校生、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关系,提出坚持一元与多元相统一的文化立场、优化道德教育的文化环境等路径,以增强职业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建设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职教育应从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转向注重发展职业能力与建构内在精神的有机结合上,促进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知识、人格和文化的统一。这就必须充分重视隐性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加强隐性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的涵义及其作用进行论述,并对如何加强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建设提出建设。  相似文献   

14.
职校课程文化是职业学校课程教学中长期积累的与课程相关的价值取向,以及师生意识、师生心态、行动规范方面的独具特色与魅力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因此,有必要寻找职业学校专业背景下的文化课教学契机,帮助中职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找到可行的学习方法,使其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前提下,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5.
职校课程文化是职业学校课程教学中长期积累的与课程相关的价值取向,以及师生意识、师生心态、行动规范方面的独具特色与魅力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因此,有必要寻找职业学校专业背景下的文化课教学契机,帮助中职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找到可行的学习方法,使其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前提下,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6.
培育高职生的职业良心 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软实力是核心竞争力,而道德力又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职业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心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石,对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良心培育,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对于学生毕业后顺利融入社会,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全育人”理念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是新时代背景下开展高职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念。当前高职医学院存在着道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课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缺乏,课程体系中职业道德教育涉及少、学生关注度不足、缺乏考评机制等问题。故从“三全育人”视域出发,探讨高职医学院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路径,如建设专兼协作的师资团队、共同重视课上课下和学业就业过程、完善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创造德育校园文化环境、构建职业道德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旨在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职高医学院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步入价值观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为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大学生的引领作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力,应营造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环境,实现环境育人;更新教育主体的教育理念,促进素养提升,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扩展教育渠道,拓展教育范围,创新教育模式。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实现课程教学与环境教学,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有机结合,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体验、内化,进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美国教育家杰克逊于1968年在其专著《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概念。关于隐性课程的定义众说纷纭,按照《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权威性看法,隐性课程是指构成学生非正式学习过程的各个要素,如师生关系、学习情绪、课堂规则、学生的性别差异以及课堂奖励方式等等。这些要素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被规定必须加以运用,而被看做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没有完全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是,恰恰是这些经验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力。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受到教育,具有激励、引导、约束等教育功能,是至关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我们发现,在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同样存存着可供开发、利用的隐性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20.
高中历史教师要具备多层面的文化素养,以支撑课改背景下历史课程的实施需求。关键能力视域下的历史教师知识素养,外显为非历史学术的普通文化知识、历史学术素养和教育教学素养3个维度,体现在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师具备非历史学术的普通文化知识素养,是认知能力的基础性要素,其知识储备和体艺技能的格局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关键能力的内在驱动力;学术素养是学科文化的核心要素,教育教学素养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性元素,以学科思想或教学主张引领教学策略,追求历史学科教育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