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院(系)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创新形式,也是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有效手段。本文就《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颁布以来,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实施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做法进行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关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问题日渐引起党中央重视。在2010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正式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作为院(系)级单位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决策方式。本文从高校院系党组织工作体制、运行体制现状出发,根据在高校院(系)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现实意义,对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参加系所党政联席会制度的落实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校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落实高校管理重心下移院(系),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的根本保证。本文主要从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内涵和意义的认识、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和构建监督制约机制三个方面,探讨高校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院(系)级党组织是学校党组织的中间环节,是校党委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也是实现党对高校领导的保证。在目前高等学校中院(系)级普遍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处在学校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特殊地位的院(系)级党组织,其政治核心、参与、监督和保证等功能与作用及其如何发挥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5.
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高校院(系)研究工作和决策的重要形式,是落实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全面把握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意义和作用,科学阐述如何在高校院(系)正确施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在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下的沟通机制的实施进行了探讨与实践,提出了在高校院(系)建立党政负责人沟通机制,完善党政联系会议制度和建立目标责任制等观点。旨在保证信息的通畅,确保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贯彻实施,从而保证院(系)党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院(系)党总支工作运行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勇 《江苏高教》2003,(1):72-74
在坚持和完善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 ,研究高校院 (系 )级单位党总支工作的运行机制 ,保证院 (系 )党总支工作健康运行 ,需要解决好院 (系 )党总支工作定位、院 (系 )党政关系协调及院(系 )党政议事制度建设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与高校院(系)领导体制相关的规定没有得以明确,使得高校院(系)一级党政组织存在职责不清、各行其是的状况.1999年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率先提出高校院(系)党政领导共同负责制,明确指出院(系)工作由院(系)党组织和行政共同负责,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江苏省高校院(系)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共同负责制要求院(系)党政领导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与之配套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以保证党政班子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院(系)级党组织是教育和团结本单位广大师生员工的政治核心,在学校党组织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新修订的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首次把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确立为院(系)的工作机制和决策方式。当前,有些高校在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保证院(系)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保证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院(系)领导体制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对现行几种院(系)领导体制利弊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党政联席会议决策基础上的领导分工负责制"作为高校学院(系)党政领导体制,并对这一领导体制的基本架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使高校获得了新的生机。目前,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的学校,学院一级自主权增大,成为教学、科研的实体。在这种新形势、新体制下,加强院(系)领导班子建设,是提高院(系)工作,开创院(系)工作新局面的关键。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实际工作如何进一步完善学院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怎样处理好党政之间、党政一把手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实践和探索。这里就我们三年来的工作实际谈以下两点体会:一、正确处理两个关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2.
教学院(系)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基本单位,是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高校教学院(系)领导体制是院长(主任)负责还是党总支书记负责,长期没有定论,为加强教学院(系)党政联系,高校教学院(系)普遍建立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对教学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定位研究,探讨党政联席会议具有议事和决策双重功能,对推进教学院(系)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落实高校管理重心下移院(系),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的根本保证。本文主要从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内涵和意义的认识、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和构建监督制约机制三个方面,探讨高校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校院(系)党政工作是高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院(系)党政领导班子担负着教学、科研、基地与人才培养、党务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和落实,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强高校院(系)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要充分发挥院(系)分党委(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要理顺关系,增强院(系)领导班子活力;完善机制,加强院(系)领导班子建设。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院(系)领导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高等学校院 (系 )领导体制曾进行过多次调整 ,但院 (系 )的工作往往取决于党政一把手彼此之间的关系。党政一把手彼此团结、关系协调 ,就能促进院 (系 )工作的顺利开展 ,反之 ,就会成为院 (系 )各项工作开展的瓶颈。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领导体制上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院 (系 )领导的功能提出了一种新的领导体制———“院 (系 )务委员会集体决策基础上的院 (系 )领导分工负责制” ,并对这一领导体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国家教委1991年颁发的《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评估意见》)指出:评估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执行《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和其它有关规定的情况;为制定高校图书馆  相似文献   

17.
教育聚焦     
《教学随笔》2014,(22):5-6
<正>北京教育部党组发布意见禁止教师违规利用学校资源办企业10月29日,为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教育部党组发布《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强调,要加强学校资产和校办企业监管,禁止院(系)、教师违规利用学校资源兴办企业,杜绝"一手办学、一手经商"现象。同时,师德将成为高校教师考核首要标准,严查违反师德行为和学术不端行为。《意见》提出,要经过今后4年的不懈努力,坚决遏制高校腐败蔓延势头,  相似文献   

18.
1983年3月,中宣部、教育部党组《关于高等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工作的几点意见》下发后,高校的校(院)级、处、系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大量地充实了专业出身的干部。这在当时反映了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走向正轨的客观要求。调整后的各级领导班子实现了知识化、专业化。但是,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给管理职能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向管理要质量”的呼声愈来愈高。“双肩挑”还适应不适应这种新形势?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以下简称新目录)已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自1999年起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执行新目录。为什么要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修订?与修订前目录相比,新目录有哪些变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教委为加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2002年1月4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北京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学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建设,制定突出学校特色和优势、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