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言意之辨,包括对语言、思维与存在之间关系的探讨,这在先秦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庄子对言意关系有多方面的论述,又归于“言不尽意”,其实质是“言不尽道”,根源于道家尚虚无的哲学本体现。其主要涵义是:语言不能充分表达主体的思维和体验。而面对“言不尽意”的困境,中西方文化都提出了不同的解救方法  相似文献   

2.
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达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基本上结束了关于言意关系的争论。本论文深刻探讨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在语言与思维方面对当时以及后代的影响,对当时女性逻辑思辨的影响;魏晋的"言"意"具有现代符号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达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基本上结束了关于言意关系的争论.本论文深刻探讨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在语言与思维方面对当时以及后代的影响,对当时女性逻辑思辨的影响;魏晋的“言”“意”具有现代符号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诗学本体论里,“言意”是其重要范畴,从“言意之辨”出发,“意”是诗所追求表现的本体,而“言”则是为表意服务的,“言不尽意”因此而成为诗本体命题。它既抓住了诗美的特质,又开发了“意在言外”的美学疆域,使诗的艺术内涵和诗学的理论内涵得到丰富和提升。  相似文献   

5.
言不尽意论是我国古代文论一个重要命题,它与我国古代哲学中的言意之辨有紧密的联系,但也有很大的不同。本文试从哲学、文学的角度来探讨古代哲学和文学中言和意的关系,并落脚于文学创作。本文认为言不尽意论是在对语言表达功能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深化了对言意问题的认识,我国古代对言意关系的认识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言以达意论;二是言不尽意论;三是言外之意论。由言以达意、言不尽意到言外之意,既承认了言和意的一致性,又指出了它们的矛盾与冲突,同时也找到了解决冲突的途径和方法,这样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言意论。  相似文献   

6.
言意关系指的是语言与意义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言尽意"和"言不尽意"之争。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刘勰其实是"言尽意"和"言不尽意"的辩证统一论者,而且他也认为"言不尽意"是文学语言的艺术特征之一,它造就了文学作品的深厚的美的意蕴,刘勰继承了"言不尽意"的哲学思想,从而提出"意象"这一概念,巧妙地解决了文艺创作中言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六朝文论吸收先秦哲学和魏晋玄学中"言意之辨"的思想,使言意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诗学论题.文论家们深刻认识到文学创作中的言不尽意,但没有从形而上的理论层次去论证言能否迭意的功能和机制,没有围绕言不尽意的问题做本体论探讨,而是立足于创作经验,形象地讨论创作心理中言意的顺滞状态,从而揭示文学创作的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8.
言意之辨,从先秦开始就成为我国古代哲学层面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圣人们各抒己见,"言能尽意论"、"言不尽意论"、"得意忘言论"、"立象以尽意"等等言论层出不穷。人们注重的是言能否达意,而忽视"言"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局限性。随着文学的发展,"言意之辨"逐渐诗学化。文学家开始从"言"与"意"的矛盾统一关系中探究艺术想象的诗意空间,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的文艺理论创作。  相似文献   

9.
"言意之辩"从先秦时期便已存在,主要探讨语言与思维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的问题。关于言意关系的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以儒家学派为主的"言尽意"说,一是以道家学派为主的"言不尽意"说。文章对中国哲学范畴中的"言意之辩"进行了梳理和重构,并概略评论了"言意之辩"在中国哲学与文化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言意关系的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范畴之一。从庄子“言不尽意”的沮丧到孟子“言近指远”的信心;从《左传》“不言,谁知其志?”的困惑到《吕氏春秋》“圣人相谕不待言”的觉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围绕着言意关系所展开的从认识论、方法论到审美终极论的讨论是深入的,所提供的语言文化策略是智慧的。  相似文献   

1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重要载体,言意关系是中国古代以来文论一直争论的问题,本文将梳理先秦以来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言意之辨的观点并阐述其对后来文学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言意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重要话题之一,从先秦开始,各个时代都有着对言意关系的探讨和争论。本文从言意关系问题的发生开始,大致梳理了古代学者对言意关系问题认识的发展和演进,从"言不尽意"、"言尽意"和"得意忘言"三种认识方向对言意关系问题的发展进行了概说。  相似文献   

13.
言和意之间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古代引来许多人的关注,文学活动中的言意关系又有许多纷繁复杂的变化。这些都体现了言意关系的可探讨性。言不尽意是主流认识,而言不尽意的原因,一方面是语言有着自身的局限,另一方面是意义本身的不尽性。  相似文献   

14.
"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自古以来就是文学领域的一个值得深入思考也是一直在被研究的重要对象,尤其是在诗歌鉴赏领域,因为一些具有多重意义的诗歌大量存在,对"言"和"意"关系的理解也是多种多样的,应该看到:虽然言并不能表达出全部的意(言不尽意),但言是基础,意识是目的,我们要既重视手段又重视目的,因为正是建立在不断对言的理解的基础上阅读者才会获得更多的新意。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言意关系研究是<文心雕龙>研究中最重要的命题之一,是理解刘勰文学理论思想及其美学思想的关键入口.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文心雕龙>言意关系研究的梳理和剖析,探讨了<文心雕龙>言意关系研究的三个视角:认识论层面、审美维度和辩证统一论,阐释了<文心雕龙>言与意的三种关系:言尽意论、言不尽意论、"言尽意"与"言不尽意"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
言意关系是庄子哲学的重要命题,解读《庄子》之《齐物论》《知北游》《寓言》《秋水》这几篇集中论述言意关系的文本,可以解析出庄子哲学言意关系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言不尽意”,意在申明有限的语言不能把握具有无限意义的道;第二层是“言以表意”,是庄子独特的言道方式;最后一层则是“忘言得意”,表明在终极意境上,真正的得道体现于忘言之中。  相似文献   

17.
“言意之辨”的产生在于对“意”的理解有偏差,从人类的心灵结构和精神需求看,“意”可区分为感性,知性和志性三个层面,以此为逻辑起点,作家创作中的言意矛盾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意义大于言词:有限的言词难以表现“意”的丰富性;另一种是言词大于意义:言词以其自身固有的或其本身携带的意义,遮蔽了个体言说的意思,妨碍了思想感情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言意关系指的是语言与意义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言尽意”和“言不尽意”之争。一般认为,刘勰是主张“言尽意”的。本文通过《文心雕龙》中有关涉及言意关系见解的探讨,指出刘勰也有不少有关“言不尽意”的论述。本文分析了这些论述,认为“言不尽意”应是文学语言的艺术特征之一,它造成了文学作品意义的多义性和丰富性;并力图用新的观点和方法来解释文学中“言不尽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中对言意关系的认识——兼论“言不尽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意关系指的是语言与意义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言尽意”和“言不尽意”之争。一般认为,刘勰是主张“言尽意”的。本文通过《文心雕龙》中有关涉及言意关系见解的探讨,指出刘勰也有不少有关“言不尽意”的论述。本文分析了这些论述,认为“言不尽意”应是文学语言的艺术特征之一,它造成了文学作品意义的多义性和丰富性;并力图用新的观点和方法来解释文学中“言不尽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言不尽意论是言意之辨的一个重要论题,对中国古典诗学影响深远.诗人在诗歌创作时必然要面对这个问题,自觉地采取措施,使言语能够尽可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炼意和炼字就是诗人经常使用的两个方法.炼意集中体现在提炼升华和推陈出新两种方法.炼字主要有提炼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词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