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客家文化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比如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就有待深入。我国非物质文化名录已收国家级非遗1 219项,省级非遗8 500多项。客家文化体系庞大、内涵丰富、地域特色明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多、项目多,有的列入国家级名录,如赣南采茶戏、于都唢呐公婆吹、兴国山歌、石城灯彩、信丰古陂蓆狮犁狮、客家山歌(梅州)、汉剧(梅州)、连城四堡雕版印刷技艺、元宵节庆(走古事、游大龙、花灯、烧炮)、闽西汉剧(福建省龙岩)、桂南采茶戏(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等;更多的项目已列  相似文献   

2.
客家山歌已现危机,客家歌音已渐渺远。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赫然在目的就有江西兴国客家山歌、广东梅州客家山歌、江西赣南采茶戏(以客家山歌唱腔为基础)、广西桂林彩调(与客家山歌文化有关系的剧种)等,这些濒临消逝的民间文化遗产曾经风光,甚至光彩夺目,既是民众日常生活的写照,又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审美情感的表达,更是客家文化的象征,这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骄傲,——尽管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她的辉煌历史、发展现状与审美风格还是很值得人们去关注。对客家山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卓尔大家诸如屈大均、黄遵宪、丘逢甲、朱希祖、罗香林、朱自清、李金发、林凤眠、钟敬文等一长串英名,人们是不会忘怀的。  相似文献   

3.
浅谈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山歌是客家优秀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山歌文化日益呈现边缘化的趋势,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赋予客家山歌新的生命力,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模式主要有家族的传唱传承、民间艺人的演唱传承、专家学者的研究传承,可通过建立全民参与的保护机制,对客家山歌加以创新保护、对客家山歌文化载体的保护、鼓励山歌走向市场等途径,对客家山歌文化实行保护和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客家是中华民族一支独特的民系,作为客家民系重要文化遗产的客家山歌引人注目、具有代表性。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虽多样化,但客家山歌仍处于濒危状态,客家山歌的振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更是一个战略发展研究课题。注重客家山歌与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间的联系,将客家山歌纳入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强化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关联性,确定保护重点,加强项目保护,加强政策研究,建立保障机制,将客家山歌进行综合性研究、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尝试用田野调查法、走访法、资料查找等方法,结合客家学、音乐学、社会学等学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下,首先分析梅州客家山歌的现存状态,进而寻找新时期梅州客家山歌面临困境的主、客观原因,最后提出传承和保护梅州客家山歌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6.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家山歌,特定的多元文化基因塑造出朗朗上口的艺术特色,客家山歌融入视唱练耳教学,其丰富的文化元素内涵和多元传统音乐特色,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好教材。文章从音准练习、节奏练习、视唱练习三个方面融入,改变原教材多西方少传统的缺陷,丰富了教学内容,植根侨乡因材施教,提高兴趣传承客家文化,延伸海外拓宽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7.
梅县松口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与演唱特点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县松口客家山歌,是中国著名民歌客家山歌中的典型代表,已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原腔的松口客家山歌旋律委婉、抒情、高亢,唱腔多种多样,在嫩软的松口话演唱下,更显其艺术特色。其对梅县松口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与演唱特点进行分析,探索梅县松口客家山歌的唱腔特点及演唱特色,就其总结传承松口客家山歌的演唱艺术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赣南采茶戏是客家人的文化产物,反映了客家人的精神世界、性格特征,展现了赣南客家的社会历史、风土人情,是客家人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作为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高师教育,应大力弘扬和传承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把采茶文化、客家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9.
柳州山歌是广西桂中地区乃至整个广西最富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柳州师专的教学实践,把柳州山歌引入课堂教学,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模式,对改革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形成办学特色、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仲尼曰:礼失而求诸野。行走在客家这片神奇而广袤的土地上,总会产生强烈震撼和无限感慨,只因一次又一次发现民间文化正在令人惊奇地存在着,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客家山歌、地方戏曲、民俗礼仪、民间工艺……如今这些都被冠之以一个新鲜的称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中的活态部分,它们展示出客家人特有的思维方式、生存智慧、想象力。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形势十分严峻。可喜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屡获成功;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相继成立;学术成果陆续出版,推陈出新。在此形势下,赣南师范学院适时成立“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积极开展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普查、教学培训和学术研究。本专栏结集的三篇专题论文,正是这项“文化工程”的首批成果之一,旨在反映客家研究者对“非遗”保护所作出的实践性回应。本着鼓励新人之用心,以激发年轻一代保护与研究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热情,本期特别推出两位年轻学子的新作,她们虽说“小荷才露尖尖角”,却不乏别出机杼的勇气。中国艺术研究院肖文礼以一...  相似文献   

11.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石壁地处宁化西陲,是客家先民北往南来的中转站。千年的积淀,形成了具有浓郁客家特色的文化传统,浸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宁化作为客家民俗文化的发祥地,最原始的客家话从这里形成,最古老的客家民间艺术、山歌、戏曲从这里推出和流传,最古朴的客家服饰从这里产生,最早的客家风俗从这里延续。客家音乐内容丰富,有怀古歌、劝世歌、情歌、革命山歌等。现今在宁化石壁一带的村村寨寨,仍活跃着为数众多的民间歌手,从老人到娃娃,都能即兴而发,唱上几曲地道的客家山歌。随着客家人的不断迁移,民歌的形式也带有一定地域文化而不断被人们传诵。宁化客家山歌既保留了北方中原古音的风格,又有南方楚音的格律,山歌比兴生动,贴近生活,男女老少都很喜欢,故宁化曾有"山歌县"之称。2005年,宁化客家山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     
采茶戏这朵在客家地区盛开的山茶花,从客家赣南"试种"成功,已植遍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等地,成为客家民间文化珍品,进入到民众日常生活中,化作精神生活的重要资源与享乐载体,也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的重要遗产而列入第一批名录中!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客家文化也有了较大的推广,我国的江西南部地区从古至今该区域一直盛行采茶戏。采茶戏具有极大地民俗风情,能够从侧面上反应、表现客家文化,从舞蹈形态上讲采茶戏能够反应该区域人们的生活状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客家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江西采茶戏已经成为客家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层面上影响着当地人们,本文主要对江西采茶戏的舞蹈形态和审美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是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且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音乐文化形式。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越发重视,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也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受到了人们的广为关注,对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进行展示与传播已然成为对其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形式之一。现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充分推动了我国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数字化技术所具备的存储性和开放性的优势给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对此,我国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也应重视对数字化的运用,确保通过其实现有效的展示与传播。  相似文献   

15.
采茶戏这朵在客家地区盛开的山茶花,从容家赣南“试种”成功,已植遍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等地,成为客家民间文化珍品,进入到民众日常生活中,化作精神生活的重要资源与享乐载体,也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的重要遗产而列入第一批名录中!  相似文献   

16.
哎呀嘞……兴国山多歌也多,老表爱唱廉政歌,廉政文化满校园,你可知道侄同志咯,反腐倡廉记心口。兴国山歌是中国民歌中最具特色的客家山歌,已获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兴国山歌紧跟时代,紧贴人民,凸现出浓郁生活气息和客家风味。旧社会时诉说劳动人民受奴役的苦难;革命战争年代激励红军战士奋勇杀敌;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评介了客家山歌(特别是客家情歌)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点,并以此为主线,以梅县、兴宁、五华、丰顺等县的传统客家山歌为例,论述了客家山歌与客家妇女的密切关系;客家山歌与民谣如何咏唱客家妇女的美德;客家山歌如何倾吐客家妇女过去的苦难。客家地区(为现在的梅州市)素有“文化之乡”、“山歌之乡”的美称。客家妇女与客家山歌结缘,从这个侧面,我们可以了解客家文化和客家民俗的一个特色。  相似文献   

18.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与创新客家山歌对于保护客家文化有重要意义。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创新应该坚持继承性、民俗性和时代性,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才能既体现时代要求,又体现客家风情。客家山歌传承与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双文化教育,山歌从内容到形式的变革以及山歌的市场化运作等。山歌的传承与创新有重要意义,既保存了客家山歌这种传统的民间音乐,又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客家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与创新客家山歌对于保护客家文化有重要意义。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创新应该坚持继承性、民俗性和时代性,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才能既体现时代要求,又体现客家风情。客家山歌传承与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双文化教育,山歌从内容到形式的变革以及山歌的市场化运作等。山歌的传承与创新有重要意义,既保存了客家山歌这种传统的民间音乐,又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客家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客家是汉族的重要民系之一,它创造出了许多的客家文化,其中最具有突出代表的就是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如何传承客家山歌和保护客家的文化对当代人有着深远的意义。客家山歌的传承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既保存了一种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又满足了大家精神上的需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客家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