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格雷马斯语义方阵的借引,从作品结构生成的意义中发现张爱玲小说所体现的女性意识,认识到在父权社会,女性生存处境的不易,甚至为了生存会丧失独立的自我,但这种生存意识也体现了女性的抗争,只不过这种抗争是向下的不彻底的抗争。  相似文献   

2.
乔叶的小说倾注了作者对女性命运、女性成长、女性间的情谊等的思考,在历史和现实的交错中、妥协与抗争的角力中展现了一系列城市普通女性的生存状态.本文主要论述了乔叶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女性对于自我的认识,并且总结了她的小说善于描写女性心理的这一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3.
鲜于静 《文教资料》2014,(22):13-15
在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中,多克托罗从20世纪70年代的视角,重构了美国“进步时代”抗争与寻求解放的女性,真实和虚构女性人物的融合反映了20世纪初期美国女性的生存状态。小说塑造了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女性人物,包括激进女权主义者、中上层社会白人女性、妓女、黑人和犹太女性。在历史的变革中,她们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女权运动的影响,试图摆脱受奴役的状态,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同社会、命运进行抗争,寻求解放和幸福。该小说反映了作者在女权运动时代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女性身体和意识的解放、社会活动的参与、理想与和谐的两性关系是女性获得幸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当代女作家海伦加纳的小说《备用房间》是一部关于死亡和生命的力作。小说从女性视角用女性独白的方式细腻描写了一位四期癌症患者尼古拉在面对死亡时的痛苦而执着的抗争,展示了人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具有强烈民族感的少数民族文化女权主义者,托妮·莫里森在其小说中探索了黑人妇女解放的问题.着意刻画了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女性的抗争形象,掀开了黑人女性文学批评的新篇章;揭露了黑人受制于白人的现象,并对黑人内部的劣根性予以了曝光;传达了黑人种族的自我认证,尤其是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苏醒和抗争的艰难.  相似文献   

6.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她获得英国布克奖提名的小说《书店》讲述女主人公弗萝伦丝经营书店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展示了女性的生存抗争之艰辛。结合作家笔下英国广阔社会图景,本文通过分析弗萝伦丝抗争的加玛特夫人的权力网络以及社会转型和人性等因素,总结小说女主人公的悲剧之源,试图揭示作家对于女性生存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初,英国一些女作家们突破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限制和束缚,投身小说的创作,用文学形式表达了女性对父权社会的抗争以及得到平等权利的渴望。可是她们对小说的贡献以及在小说中体现的女性智慧与抗争,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遭到忽略和否认。比如,阿弗拉·贝恩、达拉维尔·曼丽和伊莉莎·海伍德所作的爱情小说。女性主义将从爱情小说的三个主要情节,即性角色的转换,誓言的背叛,以及政治反抗中得到具体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小说<荆棘鸟>讲述克里利一家三代人的传奇故事,浓缩了女性追求爱情,抗争命运的艰辛过程,塑造了让人回味无穷的聪明、勇敢、不同寻常的女性形象.本文利用荣格原型理论中的"原型"对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进行探讨,阐述"阿尼姆斯"原型在玛丽·卡森身上的显现.  相似文献   

9.
从女性主义文化理论看《荆棘鸟》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化理论出发 ,探讨考琳·麦卡洛 (ColleenMcCullough)的通俗浪漫爱情小说《荆棘鸟》为女性读者广泛阅读这一现象。小说《荆棘鸟》以女性主义话语讲述的女性家族传奇浓缩了女性对男性社会由不满到抗争的过程 ;它在英语世界女性读者中的广泛传播反映了在女权运动中觉醒的西方女性通过阅读这部小说宣泄对现实不满的共同意志  相似文献   

10.
周大新小说中抗争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大新在他的盆地小说中塑造了一批生动、鲜活、性格复杂、充满抗争精神的女性形象,她们抗争的对象不一、方式不同,但作家对她们身上所表现出的生命力和人性的追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颂,表现了鲜明的女性立场和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1.
美国女性作家自上个世纪初以来,开始长成特立独行的一支力量。女性在近几个世纪以来所经历的心理上的抗争和地位上的转变无不体现在这些女性小说中。本文即是试图剖析女性小说之所以打动人、鼓舞人的重要因素——女性小说中由女主人翁的人生悲剧所体现的悲剧力量。  相似文献   

12.
《当代学生》2012,(Z3):120-121
《简爱》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名著,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小说通过叙述简爱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了一种全新的女性生活,对十九世纪英国社会传统的价值观构成了强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旅美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灿烂千阳》讲述了一位阿富汗女性的命运抗争历程,她不仅承受战争带来的困苦,更要忍受来自男权的压迫,她对命运的抗争诠释了解构主义对于男性/女性二元对立关系的解构。文章从主人公玛丽雅姆的生命历程及其对男权的抗争入手,以解构理论为视角,结合女性主义知识论,分析其对男性权力由崇拜到怀疑以致否定的发展过程,论述了模式化、固定化女性形象的颠覆和追求新地位、新命运的新阿富汗女性文化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女性的声音在福克纳小说中从来都不是主流话语。福克纳把女性声音隐藏在男权话语背后,以女性的沉默代表抗争,女性的自我毁灭代表呐喊。女性声音和命运展现了福克纳对南方旧秩序的无限怀念和无奈,其心灵归属也将永远是传统的南方小镇。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通过她的小说创作道出了她的女性观,发出女人的天空是低的悲叹,但她在刻画了部分安于命运甘心做生活和男人的奴隶的女性外,也表明了女性对命运的抗争,方式虽然各不相同,但目的是一样的,为的是追求平实而安稳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赵薇 《华章》2011,(17)
苏童小说<妻妻成群>中颂莲是一个男权社会中奋力抗争、渴望获得新生的女性,然而她却在陈腐的封建家庭中越陷越深.颂莲的命运、她的抗争、她的自我放运都时当代大学生的人生选择提出了警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色>,通过黑人女性茜丽的成长,解构了社会强加于女性的权力话语,展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抗争,走出被建构的"他者"角色,逐渐重建自我、超越自我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法国著名存在主义女作家西蒙·德·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对小说《八月之光》进行解读。通过对小说中女性在种族主义和清教主义双重压迫下的"他者"处境及女性角色在该处境下所进行的不同程度的抗争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出威廉·福克纳本人在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9.
《秀拉》中的夏娃虽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但是却是一个引人注目个性鲜明的形象,可以说她是老一辈黑人女性在小说中的代表。在个人的意识中既有受制于时代的束缚又有不甘命运摆布的抗争,虽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性,其抗争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但这样的救赎之路给后来者提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宠儿》是著名的非洲裔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小说塑造了四种不同类型的黑人女性形象,真实反映了美国黑人妇女饱受歧视和压迫的生存状态和她们觉醒后奋起抗争的艰难历程,同时也揭示了造成黑人女性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