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中旨在梳理企业创新系统演化机制并探讨出衡量企业创新举措成效的方法。研究方法以对比分析法为主:首先借助企业综合演化理论,认为在企业综合演化模型中的"企业变异"与"环境选择"可以引入到企业创新的成效分析上来;其次探究了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企业创新系统的可行性;紧接着进行了熵变分析的知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创新的演化过程是一个由系统内部的正熵值到不断从环境中引入负墒流的过程;最后得出结论即熵变为负,系统熵值降低则表明企业创新得以被环境选择,该创新举措有成效。文末将结论进行实际案例应用,借此为评价企业创新系统演化成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技术演化的一般规律,运用系统熵解释技术演化中的技术范式转换过程,总结技术范式转换不同阶段(旧技术范式阶段、新旧范式并存阶段、新技术范式阶段)的熵变特征,并以两次技术革命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技术在旧技术范式阶段熵值较低、新旧范式并存阶段熵值较高、新技术范式阶段熵值较低,也就是说,技术演化存在着有序与无序的交替变化过程,并且一般情况下遵循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循环变化。  相似文献   

3.
熵理论下的大学国际化动力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照耗散结构所要求的条件,证明中国大学国际化动力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而利用熵变理论对中国大学国际化动力机制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技术、制度、管理以及知识创新,中国大学国际化子系统可以从相应的环境中增加内能流流动,从而为该系统引入更多的负熵流,以提高中国大学国际化的主动力以及从动力,实现中国大学国际化动力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为支持建立系统性的园区循环化改造评价方法,参考天然生态系统,在系统复杂网络建模基础上,选用度分布熵、吴氏结构熵和蔡氏结构熵研究循环化改造中系统的网络结构熵、项目平均熵贡献率、结构熵与网络拓扑参数的相关性,主要结论如下:(1)伴随网络规模增加和结构演化,系统网络结构熵上升,消除规模因素后项目平均熵贡献率下降,系统演化的有序度上升;(2)从点、边异构性同时评价系统有序度的吴氏结构熵更优;(3)园区循环经济系统复杂网络的度分布能起到与结构熵近似的有序度评价效果且形式简洁;(4)园区循环经济系统能量流、物质流网络兼有随机网络和星型网络拓扑特征。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知识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霍明远 《资源科学》2001,23(4):72-78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为环状:核心是知识创新系统。从内到外依次为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基础与管理系统-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国际接轨。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技术创新是指学习、革新和创造新技术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组成系统和网络。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既存在源与流的关系,也存在着技术创新同样可以生产新知识,引发又一轮新的知识创新的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6.
将热力学中的熵理论与企业管理系统相结合,通过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所导致的熵增分析,从理论上分析了传统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的必然性.根据对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定义与特征的描述,结合耗散结构理论,探讨了在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系统中如何通过引入负熵流减少系统总熵,从而消除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下熵增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敏 《中国科技纵横》2009,(12):250-250
将熵理论运用到高校质量管理系统之中,即运用系统科学的客观规律和结构调节机制,在高校质量管理系统中不断引入负熵流,保持系统自身的独立性,实现开放式管理,使高校质量管理系统形成有序的耗散组织结构,提高效率并向着有序化、最佳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娜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6):118-120
概念是人类进行知识表达的一种手段.数据库知识发现的过程就是将数据库中蕴含的知识形式化为有用概念的过程.而概念格正是从数据中进行概念发现的有力工具,用来发现数据中隐藏的知识模式.基于概念格理论提出了一种从形式背景中获得所有形式概念的算法,并根据构建的概念格提取蕴含规则.  相似文献   

9.
信息熵辨析与熵的泛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何西培  何坤振 《情报杂志》2006,25(12):109-112
介绍了熵的基本定义、特性以及熵概念从建立到泛化的发展过程,论述了信息熵、玻尔兹曼熵和克劳修斯熵之间的关系,对信息熵、信息量与负熵等容易混淆的传统信息论观念的区别与联系作了必要的澄清。通过对熵泛化的实践与理论基础的探讨,揭示熵理论在科学综合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体育新闻评论娱乐化是经济全体化土壤上产生的一种新闻评论模式,这种特性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不谋而合,即深度消失,追求语言快感;历史感消失,否定权威;反理性主义,标新立异.它的出现有利于体育大众对体育评论多元化的需求,也有利于促进体育文化的良性传播.  相似文献   

11.
后发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是区域内产业组织与治理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产业创新维度上,表现为企业在参与全球产业分工过程中通过技术学习获得自主创新能力。在区域治理维度上,表现为从扩大生产向激励创新的转变,以实现区域内的知识供给与流动。深圳草根型区域创新系统根植于其管治型区域生产系统,并呈现出向网络型区域创新系统的阶段性转变。这一案例对知识资源稀缺的后发区域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遵循系统性的原则,综合考虑有效行为产生的两个重要方面,将知识型员工的个体能力分为知识与技术能力、职位行为能力和基本行为能力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知识型员工知识与技术能力的因素结构.采用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知识与技术能力的具体因素结构,共包含7个能力簇群,不同的知识型企业可根据组织战略演绎出各能力簇群下包含的具体能力项.在此基础上,以A公司作为背景进行了案例分析,验证了文中所提出的因素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戴勇  朱桂龙  肖丁丁 《科学学研究》2011,29(7):1046-1055
 以广东省省级技术中心企业为对象,对企业内部社会资本是否以及如何通过知识流动影响组织的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流动具有正向的影响。其中,关系维度对知识整合维度影响最大,而认知维度对知识共享维度影响最为显著;(2)知识流动的两维度对技术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企业内部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正相关。但除了关系维度外,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并不直接影响创新,而是通过知识流动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创新绩效;(4) 在“内部社会资本→知识流动→技术创新绩效”链中,知识流动是改善吸收能力、提升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核态沸腾中汽化核心密度的分形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回顾了在核态沸腾传热中影响汽化核心密度分布的几个关键因素,然后运用分形理论讨论了加热壁面微结构和汽化核心密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两个核态沸腾实验中汽化核心密度的数据。一个实验是考察加热壁面在老化过程中汽化核心密度的变化,另一个实验是考察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加热壁面上汽化核心密度的差异。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汽化核心密度与最小成核半径之间呈分形关系。不同加热壁面对应不同的分形维数,分形维数是一个定量描述加热壁面状况的参数。  相似文献   

15.
从创新相似性视角,分别构建了我国内地31个省域2011年在创新基础与环境、投入、产出、成果扩散四个维度的复杂网络模型,进而从四个维度考察了省域创新系统相似群体的特征与发展方向。结果表明:四个维度省域创新各自具有一定的同构性,且这一现象在创新链条上逐渐减弱;各维度内省域子群(类型)都能反映出一定程度的发展梯度性;其中,创新基础与环境、创新投入维度省域内部块模型结构较为紧密,社团特征显著,创新产出、创新成果扩散维度团体结构较为松散,但四维度各类型都存在明确的代表省域和发展标杆。  相似文献   

16.
知识转化效率影响知识的决策与发展,文章选取研究与开发机构(R&D)领域知识为研究对象并构建指标体系,以2002-2011共10年间数据为面板数据,按照经济发达程度将全国30个地区划分为5个区级,基于数据包络分析(BCC-DEA)方法对R&D知识转化效率进行区域维度的静态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对R&D知识转化效率进行区域及时间双重维度的动态研究。根据测度结果分析各区级R&D知识转化情况并得出各区域R&D知识转化效率平均值排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概念模型,探讨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知识螺旋与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基于Bootstrap的实证研究表明,认知维度显著影响产品创新,而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对产品创新没有直接影响;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显著影响知识螺旋,而关系维度对知识螺旋没有显著影响;知识螺旋显著影响产品创新,并且在内部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与产品创新关系中扮演重要的中介效应。企业产品创新不仅仅要重视各种硬件和软件建设,也要关注组织成员之间关系的和谐,更要重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交互对产品创新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Marion Frenz 《Research Policy》2009,38(7):1125-1135
This paper considers two main categories of knowledge source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own-generation through R&D versus knowledge transfers via bought-in resources for innovation purposes, external collaborations on R&D, and internal sources within the company.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both internal networks and external collaborative agreements are explored, as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D and other sources. Data from two UK 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s allow for the lagging of relevant variable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while intra-company knowledge sources, own-generation, and bought-in R&D matter i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benefits of joint innovation efforts in the form of cooperation are less clear.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of internal networks is highly relevant,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own-generation of knowledge and external sources increase the innovation potential of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19.
蒋天颖  雷剑 《科研管理》2012,33(3):56-64
如何利用知识管理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已成为目前学术界和企业界探讨的热门话题之一。论文以长三角地区167家企业为调查对象,对学习导向、知识管理能力、组织创新和竞争优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导向包含团队导向、记忆导向、信息导向、市场导向和系统导向等五个维度;学习导向各维度均对知识管理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团队导向和市场导向对知识管理能力的影响作用尤为明显;知识管理能力并不对竞争优势产生直接影响,而是要通过组织创新的完全中介作用对竞争优势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动态能力是组织为适应市场变革而创造性地使用内外部知识资源的过程性能力,在三阶段演化过程中表现为顺序依赖的三个维度,前一阶段的顺利完成是后一阶段成功进行的基础.创新是动态能力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动态能力的不同维度对创新的影响路径有显著差别.搜寻识别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筛选评估正向影响技术创新,但对管理创新影响不显著,转化整合正向影响管理创新,但对技术创新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