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审美教育即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与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感受美;结合课文学习,指导学生鉴赏美;分析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美。审美教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品格完善,心胸开阔,思路明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足见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黄辉 《学苑教育》2012,(16):39-39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教学目的之一,美育在语文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它着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是兼顾美的典范佳作,作为美的载体,是人类感情与美的沉淀。怎样才能更好地将美育渗透在语文课堂中呢?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生物课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展示生物界之自然美,强化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美育,对于培养中学生具有感受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一步促成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具有积极的作用。1坚持美与善、真、健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之的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按美的规律将美育渗透其中,指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在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是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三步式。  相似文献   

5.
语文美育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为指导,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强调语文美育,把语文课上成生动活泼、直观形象、情趣盎然的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享受美、品味美、体验美。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6.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有“以美辅德、以美陶情、以美益智、以美健体”的积极作用。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工具学科,更应该遵循审美规律组织教学,注意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为此,语文教学应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认真抓好作品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施艺术化教学,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广泛的审美实践中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7.
陈长莲 《教师》2012,(9):59-59
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主要是通过情感陶冶来实现的。语文课在满足学生“认知需要”的基础上,要满足他们“美的需要”。这就带来了语文课的审美教育。应通过挖掘教材的审美价值,在课堂教学各环节中运用各种途径实施美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爱美、感受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龚德升 《辅导员》2014,(8):42-4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美育是指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钱琰 《生物学教学》2005,30(11):60-61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可充分展示生物界之自然美。强化中学生教学中的美育,对于培养中学生具有感受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一步促成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培养人感知、感受美的教育,是一种与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具体地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蔡元培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美育过程,实际上就是发展和提高各种认知能力、形成完整的智力结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学与审美教育点滴谈王岩美育是指培养和树立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形成完美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美的启蒙教育,使少年儿童从小就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美育必须与美术教学结合起...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进行审美教育是每一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英语学科也不例外。英语是一门语言教育学科,它的美既不像艺术美那样容易被人赏识和接受,也不像语文学科,名篇佳作,俯拾皆是,容易使学生动情激思。许多教师则把英语课的美育看作是可望不可及的神秘地带。其实,美育的标准在于教与学本身具有美的精神和形式,为“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主动表达美的能力”这一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3.
吕艳芳 《教师》2010,(20):16-16
美育是一种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教育,是教育者借助自然美、社会美等手段,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情操以及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把美育渗透到聋校语文教学中,培养聋生具有健康的人格、崇尚优美的感情、丰富的文化知识修养。是聋校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美育是一种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教育,是教育者借助自然美、社会美等手段,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情操以及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把美育渗透到聋校语文教学中,培养聋生具有健康的人格、崇尚优美的感情、丰富的文化知识修养,是聋校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对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体验、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进而按照美的规律去表现没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6.
张艺龙 《中国高校科技》2019,(11):I0016-I0016
近年来,中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致力于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综合型人才。其中“美”即美育,是指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而油画作为美育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育 ,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健康的审美情趣 ,提高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 ,提高素养 ,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图书馆中的美育图书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学习的最佳场所 ,更应该重视美育 ,并积极开发美育功能。图书馆美育功能表现在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及创造能力上。图书馆通过大量的财富美(文献资料)、工作人员的形象美和环境美对学生进行美的知识教育和审美修养、审美情感、审美能力的培养 ,进行高尚品格和美…  相似文献   

18.
语文美育有两个最基本的任务:一是审美情操的培养,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二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启发学生去感受美,引导学生去鉴赏美,激励学生去创造美,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9.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在教学过程中,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审美心理,由此可见,美育是教书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感受美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美文,有的描绘山川大河的隽秀  相似文献   

20.
让美融入英语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即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通过对普遍存在的自然美的感受、社会生活美的实践和艺术美的鉴赏,培养学生认识美、追求美和在生活中体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进行审美教育,是每一门学科的教育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揭示美,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力求让学生感知美。那么,如何发掘英语教学中的美学内涵?如何在英语课中实施审美教育,把美带入课堂,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表达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