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辞源》、《辞海》在解释“杀青”一词引用《后汉书》“李贤注”时,因断句不当而造成歧义。又由此衍生出有人认为清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的错误解释为正确解释。其实,只要对“李贤注”作重新标点和理解,以上两个问题则迎刃而解,“杀青”词义也就得到了正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1982年为编写《是文物同》,特聘请龙潭退休教师湛志葵光生为主纂。初稿完成后,湛老回龙潭,临走时赠我《倦游楼诗文集》(卷六)残书一本。当时因工作繁忙,无通顾及。1987年后,因某种原因而得用,放将文集中的“龙潭八景诗”和“龙潭山水歌”整理成章。《倦游楼诗文集》为湛百瑞著。《淑浦县志》载:“湛百瑞(字国卿),龙潭人。清·宣统元年(1909)举孝廉方正,咨送朝考。”1924年任湖南省参议,后任营盘山高等小学校长。善诗、词、歌、赋及书法,著有《倦淤楼诗文集》共六卷。龙潭“崇实书院”至今仍保留他宣统元年所书“大学之基”…  相似文献   

3.
由于前人不明《周易》中“赢”实为其本义的相关用法,试图以假借手段去解释,所以不足取。《汉语大词典》上通“喂”通“儡”两个义项均因《周易》例句而设,应合并释作“毁坏”。  相似文献   

4.
《中国职工教育》2007,(5):I0003-I0003
国电小龙潭发电厂是云南省“七五”能源建设的重点项目,是我国在膨胀土上建设的第一座高温高压坑口电厂。位于云南省南部边陲开远市小龙潭盆地北侧,南靠褐煤资源储量丰富的小龙潭煤矿,西临水资源丰富的南盘江,装机容量1200MW。共有在职员工、离退休.退养人员4408人。  相似文献   

5.
对“梦”与“境遇”及其关系的思考,是鲁迅前期思想的核心内涵,构成了《呐喊》、《彷徨》创作的一条中心线索。本以此对《呐喊》和《彷徨》进行重新解读,展示了鲁迅创作中更深层次的内涵与追寻。  相似文献   

6.
张中宇先生曾撰文对“一篇长恨有风情”的“风情”作过考索,认为“风情”乃“风诗的性情”,并进而剖析了白居易对《长恨歌》的态度。笔者因不同意其观点而拟对“风情”重新作一考辨,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白居易对《长恨歌》的矛盾态度,以及产生这种态度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汤广文 《学语文》2006,(4):44-44
近日笔者在阅读《名作欣赏》(2003年第8期)时,其中有一篇分析《陈情表》艺术的文章《感天动地赤子情》,作者把《陈情表》中“舅”释为“母亲的兄弟”或“妻子的弟兄”不一样,“舅”能否释为“外公”?  相似文献   

8.
迭≠叠     
史国东 《学语文》2002,(2):25-25
在1964年的《简化字总表》中,“迭”是“叠”的简化字;1986年国家语委重新发布了《简化字总表》,对此作了调整,不再将“叠”作为“迭”的繁体字处理,即“迭”和“叠”都是规范的汉字。  相似文献   

9.
《辞源》初版于1915年,《辞海》初版于1936年,几十年来,二书多次修订,多次再版,至今各发行积数百万部之多,然而,“郧县”“郧”二词条中的错误,相沿已久,误人子弟,今特指明,希望编辑下次修订再版时改正。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勾践灭吴》一课的注释将“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的“中原”讲作“这里指原野”。而《辞源》《辞海》也有把类似情况的“中原”解释为“原野”的。这种解释值得商榷:一是未释构成成分;二是未释语法结构。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原”讲作“原野”,而“中”是方位名词。方位名词“中”放在名词之前,这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故“中原”应该讲作“原中”,即“原野中”。  相似文献   

11.
“兴”的本义是有所托、寄,“赋比兴”之“兴”和“兴观群怨”之“兴”用的都是引申义。前者的意思是“托事于物”,后者的意思是“托事于《诗》”。“兴观群怨”的具体意思是依托《诗经》发表意见,借此观察彼此的心志,互相交流思想情感,并对他人进行怨刺。春秋“称诗”分赋《诗》、引《诗》两种形式,“兴观群怨”对二者都是适用的。前人或认为“兴观群怨”乃指作诗或读《诗》而言,这种看法是颇需斟酌的。  相似文献   

12.
“仁”是孔子在《论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对于它的解释,往往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可以从“修己自处”与“处世待人”两个方面来阐述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2004年第2期《现代语》第25页刊登了湖南龙智先老师《重释“落英”》一(以下简称龙),认为课本对陶渊明《桃花源记》里“落英缤纷”中的“落英”解释不正确,应进行“重释”,“落英”不应是“落花”的意思,而要解作“初开的花”。并参照屈原《离骚》中的那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为证。笔认为龙于理于据均不足为训。  相似文献   

14.
对“梦”与“境遇”及其关系的思考,是鲁迅前期思想的核心内涵,它构成了《呐喊》、《彷徨》创作的一条中心线索。本文以此对《呐喊》、《彷徨》进行重新解读,展示了鲁迅创作中更深层次的内涵、矛盾与追寻。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大词典》中,“青李”条义项①的书证《来禽帖》标点有误,“胡笳”条释义不全面,“却月眉”条的释义不准确,“起夫”和“锈床”条的书证迟后,“斗”条的义项⑤引用书证不当。《汉语大词典》修订时可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说文解字》“牛”字说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结合“马”字说解,从《说文解字》全书体例、语言学基本常识、词语文化释义三方面可证明段氏说法较确。但段氏将“牛,事也,理也”中的“理”理解为“文理”则不够允洽,《说文解字》在此应是采用了文化说解,“理”当为顺从之意。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体发展史上,“颂”“赞”二体的流变及其体制是极为复杂的。《文选》与《文心雕龙》作为极其重要的选本和批评专著,分别对之进行了专门的评录。本文拟就此作一比较研究,着重分析其异同,并对“颂”“赞”二体的流变和体制特征作一揭示。  相似文献   

18.
《人民文学》第9期,看一篇罗伟章的《奸细》(中篇)足矣。 这两年一直看《人民文学》,罗伟章俨然“熟人”矣,但要问到如何评价他的写作,还是让人颇费踌躇。从《我们的成长》的朴素,到《大嫂谣》的真切,再到《变脸》的干瘪,罗伟章始终在“成长”也在摇摆。尽管“底层文学”一再升温,而罗伟章已俨然成为其中的“主力作家”,我们却不愿意看到一个新作家为了赶潮流而牺牲文学上的真正成长。  相似文献   

19.
金爱华 《现代语文》2006,(7):114-114
据《人民日报》2006年3月16日报道:“学生花钱买版面发表论文,甚至公开剽窃,请人‘操刀’,导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这类学术腐败,在高校屡有上演。”另据《体坛周报》2006年3月25日报道:“最佳射手‘迷失’十二码,三丢点球托尼不再操刀。”前一个“操刀”是指代替别人写文章。后一个是指主罚点球。那么“操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20.
《广韵》“下”存在异读,异读原因别有来源。根据诗文押韵情况分析,“下”上古本只一音,本义表示名词“底也”,后引申而有动词“行下”义。动词“下”异读始于魏人苏林,自此“下”异读词性词义分别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