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打击乐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作为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一种,深受孩子的喜爱。通过节奏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技能。对于中班孩子,他们已经对节奏练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乐意用节奏乐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每天,都能看到孩子在表演区,拿着自己喜欢的乐器,和好朋友一起敲敲打打,自我陶醉,不亦乐乎,可见孩子对节奏活动的投入与喜爱。选择这首民歌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旨在帮助幼儿通过"感受节奏、倾听音乐、拍打节奏、敲击乐器"等多种形式,带领幼儿畅游扬州民歌,表达无限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打击乐器的快乐,感受节奏活动的愉悦,体验用乐器传递快乐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
打击乐活动是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活动,由于幼儿好奇心强,自制力较差,拿起乐器就喜爱敲敲摇摇,因此,打击乐活动比舞蹈、唱歌等其它教学活动更难组织,它需要教师帮助幼儿建立必要的常规,内容包括: ①听音乐信号拿放乐器。②乐器在拿起后或打击停下时放于腿上,不随便发出声响影响集体。③乐曲开始前,拿起乐器(放下)的指挥信号。④空手敲击各种乐器的常规。⑤敲击各种乐器的常规。⑥指挥者和被指挥者的协调合作。⑦敲击乐器时,能相互倾听。  相似文献   

3.
<正>打击乐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同时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打击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集体意识及多方面协调能力。但是,组织打击乐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的幼儿教育提倡研究幼儿、研究学科、研究教育策略,具体到打击乐应该研究些什么呢?我认为打击乐的重点应该突出节奏的特点、乐器的特点及乐器与音乐之间的联系。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打击乐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通过这  相似文献   

4.
唐彩霞 《考试周刊》2011,(7):236-237
打击乐是幼儿很喜欢的音乐活动.它能够帮助幼儿了解一些乐器的演奏方法,区分乐器的音乐特色.感受不同乐器在演奏时产生的美妙音响。本文作者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引导幼儿在自主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友好合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周春雨 《考试周刊》2014,(99):184-184
<正>一、打击乐的背景德国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打击乐是最为人类所掌握的乐器种类之一,也是现代社会幼儿最容易掌握的乐器。"由于打击乐器的演奏主要使用大肌肉的动作,因此,幼儿容易掌握演奏方法。打击乐器是深受孩子喜爱的一种乐器。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打击乐与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相契合。二、挖掘乡土资源,自制打击乐乐器我园的课题《幼儿体验式节奏音乐的设计与开发》中,我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日常生活是音乐活动的来源,而且在游戏中融入生活的教学,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孩子的天性就十分喜爱游戏,因此当前在音乐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就是游戏化教学。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将生动的唱法以及乐器打击伴奏等各种有趣和直接的教学方法合理使用,从而让幼儿在生活中发现音乐。因此本文主要是对音乐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体会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竹乐器既简单,又易操作,把竹乐器运用在音乐活动中,能培养幼儿的节奏能力、音乐律动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等。它有即兴的创造能力,能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合作、配合,体验音乐美。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挖掘幼儿在活动中的实例,研究幼儿园自制竹乐器在音乐活动中的应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实施良好的音乐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8.
演奏活动是幼儿自主运用乐器进行演奏的游戏活动,能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等。我们可运用如下策略进行组织教学:精选适宜乐曲、设计有效图谱、培养良好常规、灵活运用指挥、自主搭配乐器等。让幼儿在敲敲打打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9.
区域活动是幼儿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的活动,关于音乐的区域活动一般会设在艺术区、表演区或音乐区,其中奥尔夫乐器一般也会投放其中,但幼儿的自主使用率不高.本文旨在指出奥尔夫乐器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合理使用方式方法,希望起到切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细节决定成败",打击乐演奏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在于幼儿对乐器的有效运用。现阶段幼儿园有效的幼儿打击乐演奏活动需要关注以下细节:幼儿乐器的选择空间、演奏预令、探索秩序、管理品质,等等。据此,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常规乐器转向"‘身体’乐器+‘生活’乐器+常规乐器";"无预令"转向"语言预令+肢体预令";自由探索转向"先要求+后探索";"管理品质冷漠"转向"学习品质+人格品质培养"并重。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园领域关键经验与教育建议》中指出,大班幼儿能用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等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绪。幼儿天生喜欢敲敲打打,打击乐器是幼儿最容易掌握的乐器,也是幼儿表达音乐的一种最自然、最直接的工具。乐器的演奏活动既能让大班幼儿大胆表现自己,还能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发展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2.
陆凤梅 《甘肃教育》2013,(24):90-90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能够给幼儿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之一。游戏教学方法是幼儿英语教育最基本的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13.
徐幽兰 《考试周刊》2014,(59):185-186
通过观察,发现在打击乐活动中孩子的有意注意发展相对于其他艺术活动来说比较薄弱。打击乐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内容之一,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发展幼儿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组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幼儿基本的合作意识能力、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由于幼儿好奇心强、自制力差,拿起乐器就喜欢敲敲摇摇,因此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比舞蹈、唱歌等其他教学活动更难组织。  相似文献   

14.
潘怡玲 《成才之路》2014,(15):52-53
正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打击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面对这富有生命的新领域,孩子们还置身于新的起点,要想顺利开展好打击乐活动,首先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往往对喜欢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并且积极参与。因此,我们要探索育才途径,激发学生对打击乐活动的兴趣,得从打击乐活动中的主要元素——乐器入手,培养其对乐器的兴趣,使其爱上乐器,是有效开展打击  相似文献   

15.
周凤 《山东教育》2012,(Z6):24-25
打击乐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演奏各种不同的乐器,不仅能帮助幼儿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培养节奏感,而且能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性。作为一种集体演奏活动,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责任感。实践研究中我充分利用情境引导、图谱支持等策略,有效提高了幼儿打击乐演奏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60):163-164
图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符号教学,比较直观具体,幼儿较为感兴趣。其不但能使幼儿容易记住歌词,还能在歌曲学唱中帮助幼儿建立优良的旋律概念,更能在韵律活动、乐器节奏活动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节奏意识,巧妙解决部分幼儿对节奏难点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林芬 《考试周刊》2014,(7):190-191
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是幼儿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游戏给幼儿的发展带来了无穷的魅力:游戏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能为幼儿接受的。  相似文献   

18.
《王老先生有块地》是一首非常熟悉的童谣歌曲,旋律简单且多重复,歌词有趣宜于幼儿记忆,特别是歌曲每一句的后半句都重复演唱“咿呀咿呀哟”更是深受幼儿的喜爱。小班幼儿歌唱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幼儿喜爱歌唱活动,同时愿意为熟悉、短小、工整的歌曲替换部分歌词,基于此教学目的设计了该活动。  相似文献   

19.
区域活动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幼教工作者如何投放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当前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发展其创造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而体育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它为幼儿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