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凡是体育教师上课时大都要求学生排队要整齐,这在一定时候是需要的,也是常规;然而,现在有些教师在上课时却要求一节课每时每刻都要队伍排整齐,我以为这样做不利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对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体育课中离不开组织游戏教学和竞赛活动,这时的学生队伍就不一定要排整齐,因为此时的学生心理总想看看自己一方的情况,胜利(成功)了他们就会兴奋不已,队伍也不可能排得很整齐,如果我们教师一味地让学生队伍排得很整齐,就会压抑学生的心理,从而使学生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体育课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也许有人认为,体育课上学生队伍排得不整齐,教师会失去对学生控制。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只要组织管理得法,特别是什么时候该让学生队伍排整齐,什么时候可以让学生“自由”一些,火候掌握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新课程教学,无论它们怎么改都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让学生身体健康!要达到学生身体健康,体育课总离不开“有效”二字,否则学生的体质下降就会成为必然。身体健康是体育教育三维健康的重中之重,也是基本条件,所以在体育课上首先要保证落实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有效学习时间”观察法是基于教育学上关于“教学中学生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有效学习”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应运而生的,是探究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们到底能否取得最好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技术或方略.“体育课有效学习时间”是一种“过程一结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评价一堂体育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对体育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因此显得至关重要。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感受,供同行们参考。一、重在一个“动”字看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是否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能否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才有可能既爱体育,又爱体育课,才会自觉参加体育活动,才会“动”起来,逐步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能否在课堂上动起来,关键是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重视和体现。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技巧的展现。还有一种教师主导、…  相似文献   

5.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在体育课上,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处于相对最佳的学习状态。否则,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就会受到限制,就会处于传统的被动的学习地位。换言之,如何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当前体育教学的热点话题之一。事实上,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态度一即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与否。  相似文献   

6.
补课     
星期五的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备课,突然进来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昨天的体育课什么时候补上?”我一听就明白了。因为,昨天我外出学习,他们班的一节体育课给耽误了。可是我想,昨天的体育课都让语文老师给上了,还想补体育课?真是异想天开!于是就随便说了一句:“明天!”可我又一想,明天是星期六,不上课! 管它呢,他们还不知道来不来呢?第二天,因为是星期六,我吃过早饭,很晚才到办公室里去。当我路过操场的时候,发现一个班的学生整整齐齐的站在操场,当时我就愣住了,那不是我的学生吗?于是灵机一动,赶紧到办公室准备体育器材。“报告老师,我们班…  相似文献   

7.
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是的,从某些意义上讲,笑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有一定好处的。我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抓住时机,使学生“笑”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体育课中,如果总是让学生无目的地笑,那就会显得极不严肃;如果能使学生笑得恰到好处,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达到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这就是笑在  相似文献   

8.
体育课的“心理负荷”和“运动负荷”是当前体育课改革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在心情愉快中掌握技术动作,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体育课运动负荷高峰出现时进行难度大、量大的练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与锻炼效果。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谈一点体会。一、关于体育课心理负荷一位外国专家在谈到如何衡量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时,曾形象地说过:学生有“笑声和汗水”就达到教学目的了.这一看法虽欠全面,但就实现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质而言,还是可取的。什么是“笑声和汗水”呢?具体来说,“汗水”应指体  相似文献   

9.
陈萍 《体育教学》2006,(6):63-63
没有器材的体育课怎么上?学生练什么?玩什么?学习兴趣怎么调动?学生能学到些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似乎在提醒我们:没有器材就不能上好体育课!难道,不用器材就真的不能上好体育课吗?带着这样的思索,我设计了一节没有器材的体育课。这天下午,对体育课情有独钟的一(10)班的孩子们被  相似文献   

10.
向学生请假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令我终身难忘的事。2000年冬季的一天,我正患重感冒,声音嘶哑,浑身乏力,不断咳嗽,看来是不能给学生上体育课了。上课铃响了,就看到五年级的学生们雀跃般飞向操场,那高兴劲儿,无疑显露出他们对体育课的渴望。当我寻声而望正在犹豫时,同学们看到了我一脸疲惫的样子,顿生怜悯之心,个个紧锁着眉,你瞧我,我看你,露出惊诧的眼神,不知所措。此时,不知是一股什么力量,让我鼓起劲儿来到了学生中间说:“同学们,熊老师今天患了重感冒实在支撑不住了,想向大家请个假,你们能批准吗?”学生们异口同…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选项教学自2007年上学期在我校实施以来,改变了以前体育课学生什么项目都学,什么也学不会,并遏制学生专长爱好发展的不良机制,受到了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校领导、体育教师、全体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现在体育课上站课、逃课、远离自己课堂抢占他班场地等现象大大减少,每个选项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同伴合作,采用多种练习方法,很感兴趣地探索自己所选项目的运动规律,全校体育课呈现出一片前所未有的良好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又苦又累而容易产生疲劳或厌倦;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转变成我要练。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兴趣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的教学对象是学校二年级全体女生,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笑”是同学们在上课时的一大特点,刚开始,我总是不让学生在上课时笑,还曾为此在课上狠狠批评了那些爱笑的学生,以后的课上确实很少有学生笑了,但发现这段时间上的体育课死气沉沉,学生学习情绪低落,在练习动作时大多只是任务观点,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掌握动作速度很  相似文献   

14.
一、“轮换上岗”法在我们的体育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对体育成绩好的学生偏向太多,甚至是百依百顺,由此忽视大多数学生成功体验的需求。从而使得学生普遍认为,体育课是属于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其他人怎么努力也不会取得成功。我在体育委员、骨干选择上,抛弃了“终身”制,实行每节课有一名学生来做体育委员,分组练  相似文献   

15.
教案是教师为了贯彻新课标的要求而进行的书面准备工作,是教师和学生在某节课上进行教与学的依据。要想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要求,就必须把每一节课的目标备好,因为没有目标的课是盲目的课。我们认为写成“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都可以。难道说写“学习目标”,教案上就不写教师如何使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吗?而只写“教学目标”,教案上就不写学生们应该学习什么和要求达到什么要求吗?这都是不可能的!奖键是要做到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6.
前些时候,与几位已进体校大门的学生聊天,无意之中谈到“学生体育课中学什么”这个话题,当时是各抒己见,见解颇多,等学生们离去,坐下来静思,对呀,学生体育课到底学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在上二年级第一节体育室内课时,我步入教室的一刹那,学生大声嚷道:“朱老师,你今天怎么穿西装、穿皮鞋了?”我笑着说:“今天我们上体育室内课,不到操场上去活动了。”课堂“风波”被我美丽的谎言平息了,我在内心深处进行了自我批评,更坚定了我对学生体育细微习惯培养的决心,体育课最起码的一个常规——穿运动鞋。事虽小可要养成学生较为稳定的习惯却凝聚着教师教学的策略:1.形式中明理在开学初的第一节体育课上,我会老生常谈地向学生说一些穿运动鞋的好处,穿皮鞋的坏处。这仅仅是纸上谈兵,对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来说几乎没有作用。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舞蹈、作为小学体育课的一种补充教材,逐渐引起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一、舞蹈教学在体育课中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内心的感情,体育课上如果能用优美的舞姿、和谐的韵律及新颖的队形变换去唤起学生们心灵中那种对美的追求,就能使舞蹈美和心灵美有机地统一起来,产生感情的共呜。“上学歌”这般小歌舞是根据歌词和动作的配合,来表现小学生们满怀喜悦的心情到学校读书这样一个主题思想的,如认真地进行这类舞蹈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而且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体育课中,特别是进行了较大运动负荷的锻炼后,学生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肌体  相似文献   

19.
低年级学生最爱上体育课,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可一高兴就会忘乎所以,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想说就说、想跳就跳,在地上打滚也常常可以见到。既要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玩得高兴练得开心;又要有序地进行教学组织,保障活动安全。我常常采用以下的几种方法组织教学:一、用师生对话的方法在进行队列队形“原地踏步”教学时,我和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问:“左脚起步!”答:“一、二、一!”问:“两臂摆动!”答:“胸挺起!”问:“两眼看前!”答:“走得齐!”学生既掌握了原地踏步本领,又加强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当学生在体育课…  相似文献   

20.
背景依照惯例,新学期开始,我校高一新生的第一节体育课是在教室里学习体育课堂常规。对于我这个也是刚进校的新教师来说,四年的专业学习现在即将在讲台上展示,既紧张又兴奋。我怀着满腔的热情,做足充分的准备,希望我的第一节课能上得“漂亮”。课前,我仔细了解了高一(7)班的基本情况,学习成绩一般,但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尤以几只“小跳蚤”为代表,喜欢恶作剧”,喜欢“与众不同”,喜欢“被重视、被关注”。我想,如果还像平时,一上课就照本宣科“体育课的基本要求是一个制度、三个必须、五个不许,具体要求是……”这势必会使学生反感,难以调动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