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提高消费者品牌忠诚度是实现我国民族体育用品品牌资产提升的重要路径。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为中介,结合结构方程实证分析,研究了我国民族体育用品品牌资产提升实施路径。研究表明,民族体育用品企业品牌资产价值体现于消费者品牌忠诚度;消费者民族体育用品感知价值正向影响其满意度,消费者满意度正向影响其民族体育用品品牌信任,消费者品牌信任正向影响其品牌忠诚度。体育明星代言营销和体育赛事赞助营销对于消费者民族体育用品品牌忠诚度无影响;消费者个人民族情感动机既可以通过正向影响其品牌感知价值,进而影响其品牌忠诚度,也可以直接正向影响品牌忠诚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角度分析了耐克公司的营销经验。认为耐克的文化营销是一个从引起消费者关注,到提升消费者体验,再到稳固消费者情感,最终培养消费者忠诚的作用过程。我国的体育用品企业在营销中存在理念不明确、品牌内涵缺乏、以自我利益为核心、营销策略单一等问题。最后,针对耐克的营销经验启示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应该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打造品牌核心价值,突出品牌内涵;“以人为本”,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文化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3.
品牌效应与中国体育用品品牌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市场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体育品牌产品在国际市场营销现状的分析和再认识;提出了准确定位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注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营造企业文化、营销品牌代言人、营造品牌营销与延伸的良好环境等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体育用品创建强势品牌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剑 《体育学刊》2004,11(1):142-144
从品牌文化是体育用品品牌的核心资源出发,阐述了当前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进行品牌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指出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在进行品牌文化建设中的一些不足;认为我国体育用品创建强势品牌应明确品牌文化定位,品牌文化要注重个性,重视品牌文化营销,建设品牌文化的长期性,注重品牌文化民族化和国际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19,(11):962-96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在线口碑越来越成为消费者了解、认知品牌的重要信息源,更成为消费者形成消费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以体育用品消费决策为主题,介入感知价值、品牌认知的概念与口碑传播、消费决策共同构成中介模型,运用路径分析构建并验证在线口碑对消费者体育用品品牌消费决策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在线口碑会显著影响消费者对于体育用品品牌的感知价值和品牌认知进而影响消费者决策。其中,在线口碑倾向对消费者体育用品品牌决策的影响路径最为显著;消费者对品牌功能性的感知更有利于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消费者对体育用品品牌美誉度的认知也会显著地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基于此把握现代消费者的口碑接受偏好,并对体育用品品牌的运营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用品营销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我国体育用品营销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入世后我国体育用品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同时,提出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营造国际品牌形象;制定产品标准,保护消费者权益;加速调整产业结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学习国际贸易,掌握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积极创新,加大高新体育用品开发的投入等应对策略,进而促使我国体育用品营销在新的形势下继续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情境下的体育用品类别,实证调研了品牌来源地困惑、购买体验与品牌感知质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结论:当消费者将国外体育用品品牌误判断是中国的体育用品品牌时,会产生这个国外体育品牌质量较差的感知;而当消费者将中国的体育用品品牌误判为国外品牌时,其品牌质量感知则并无显著差异;消费者购买中国和国外体育用品的体验会形成刻板印象,从而使消费者对于不同来源地体育用品的品牌感知质量和品牌偏好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国际化拓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在分析了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后认为 ,要通过国际品牌声誉的营造 ;企业国际化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拓展方式的多样化等方法将我国体育用品推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9.
品牌战略是培育体育用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没有品牌战略,就难以形成持久的体育用品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探讨了体育用品企业品牌战略的内涵及其功能意义和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品牌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提出了树立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品牌、提升体育用品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体育用品企业品牌战略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跨国品牌看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赵剑 《体育科研》2004,25(1):22-24
在借鉴了世界知名体育用品品牌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品牌发展,分析了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现状之后,提出如下建议:(1)分析品牌生存环境,明确品牌定位;(2)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优化管理模式,培养品牌的核心竞争;(3)树立现代营销理念,建立健全营销体系;(4)开发体育人口资源;(5)经营中国品牌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城市体育品牌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并对品牌、体育品牌和城市体育品牌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综述。在专家咨询及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体育品牌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旨在为推进城市体育品牌发展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体育用品的品牌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申奥成功和加入WTO后,给体育产业带来了无限商机,国外著名体育品牌纷纷涌入我国市场,给原本很稚嫩的国内体育用品品牌带来了强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体育用品品牌的比较,探讨有效的品牌战略,以期为我国体育品牌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globalization, the impact of sports industrialization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hot spo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events and urban development, which lies at the core of sports industrialization, is receiving growing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Existing studies have looked primarily at the direct economic benefits. However, it is the brand elements, condensed in core value, that are actually the source of the general competitiveness in terms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long-term intangible assets. Sporting events have a very special meaning and impact in terms of moulding city brands and building urban awareness. They enable cities to acquire resources and build momentum for continued development. Some examples of this include acquiring better basic facilities and an enhanced urban environment; increased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industries;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of city brands; greater urban renown, tourism, and investment; and formation of an urban sports culture. However, maximizing the promotion benefits requires integrating the common elements that exist between the sports event and the host city, namely the coherence points in co-branded market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ing events and host cities, and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integration of common elements and match the integrating elements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co-branding.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体育营销对品牌的影响,分析了体育营销的若干理念问题,提出了打造中国体育品牌的策略,即应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优化管理模式;把体育文化与品牌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营中国品牌的独特价值等,旨在为中国体育品牌走向世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15,18(3):436-447
Although the fact that sports lottery has become a prevalent phenomenon, it remains an under-researched area in sport management literature. Based on Conlisk's (1993) theory on the utility of gambling, an econometric model of demand for sports lottery gambling was constructed. The model assumes an experiential utility associated with sports lottery gambling, and proposes that rational consumers are mainly motivated by product attributes and marketing variables. The model is empirically examined by using a set of draw-to-draw sales data of a sports lottery in China. Time series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determinants of sports lottery demand.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ticket composition had considerable impact on the demand after partialling out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inclusion of an ex-post Prediction Difficulty Coefficient in the regression model. Eight percent of variance in the demand for sports lottery was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icket composition variables. The results provide additional evidence to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sports gambling as consumption. The notion that nonmonetary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sports lottery gaming have a consumption value has considerable implications in terms of designing lottery products and delivering value to its consumers.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乔丹门"事件的法律分析,阐述了中国民族体育品牌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包括了对自身本土文化和道德建设的缺失,也包含了企业创新不足、资本匮乏、家族式管理等弊端。在探索分析中国民族体育品牌建设发展的道路上,指出我国民族体育品牌应在品牌核心价值、品牌文化价值、品牌创新价值、品牌团队管理价值等方面进行定位,以此来确定我国民族体育品牌在未来建设中的正确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美学共同体聚集的是寻求个人意义和身份认同的消费人群,是以偶像、品牌或事件为中心。对现代体育而言,媒介体育最鲜明地凸显了美学共同体的特征。在这个由体育产品、体育消费者和媒介构成的美学共同体中,体育产品是核心,体育消费者是成员,而媒介则是构造者和放大器。具有易碎的稳定性、虚假的归属感和内在的矛盾性等特征。认为媒介体育不是体育的一切,美学共同体无法代替真实的共同体。它的庞大、热闹和喧嚣也许可以成为资本有利可图的资源,但却值得冷静的研究者从另一个视角对体育及媒介的种种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张剑 《体育科研》2012,33(6):8-9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虽然中国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足。要实现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并建立现代化的体育治理模式,而法治则是中国体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尽管从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发布实施以来,中国的体育立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一些领域仍然滞后,特别是面对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带来的新问题反应比较慢。因此,社会管理和市场管理是加强体育立法的重要方向。管理机构应该围绕权利和秩序这两个着眼点,完善体育立法,健全救济机制。体育仲裁问题成为当前国内体育法研究和体育制度建设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已有多名来自中国的仲裁员参与了国际体育仲裁庭的仲裁事务。国际体育仲裁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对国际体育秩序的完善,同时它对各国国内体育救济机制的完善也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