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父与子     
秘书走进总经理办公室说:“许总,何其凡刚才打电话说,头疼得厉害,请一天病假。他让我转告你。”“知道了。”许总说完就放下手中的急件,急急地走出办公室,开着  相似文献   

2.
2016年2月底的一天,天气乍暖还寒.中午,与往常一样,吃完午饭,我回到办公室,刚到门口,一位老者站在查档室的门口焦急地等待着.“什么情况?”我赶紧问,并请他到办公室里坐下慢慢说.这几年的档案工作经历让我结识了很多档案利用者,但这么大年纪的利用者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3.
平时我住在中华书局的办公室里。每天清晨起床后,几乎都能看到一位老年人,他的个子不高,身体却很灵便;右手拎着黑皮包,左手还用力摆动着,迈着细碎的步子,沿着墙边走过来。“啊,是周先生来上班了。”我迎着周振甫先生走去,总是惭愧地自责:“我起得太晚了。”周先生总是慈祥地笑笑,然后匆匆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我看看表,距离上班时间常常还有半个多小时。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天天如此。近年来,领导考虑到他年事已高,请他每周只来一次。于是,每逢星期二清晨七点多钟,老人的身影又准时出现在楼道上。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我刚到电视台工作时,有一位要退休的新闻前辈送给我一句话:"工作在新闻战线,要处处如履薄冰,事事如临深渊。"当时是这位前辈退休的前一天,我到他的办公室,正好碰到他在整理东西。他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档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我刚到江西吉安电视台工作时,一位即将退休的新闻前辈送给我一句话:"工作在新闻战线,要处处如履薄冰,事事如临深渊."当时,我并不理解他的意思. 这位前辈退休前的一天,我到他的办公室,正好碰到他在整理东西.他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档案袋,小心翼翼地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叠发黄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埋单     
前两天一个朋友到办公室找我,我尽地主之谊请他喝个酒。去酒店的路上,我们你争我抢地要埋单——都30多的老爷们了,在路上讨论这种事,够丢人的。后来,酒至微醺时,我趁着上厕所的功夫,把单埋了。  相似文献   

7.
我是1935年7月初开始在天津《大公报》工作的。这一年8月中旬的一天,总编辑张季鸾把我叫到他那与编辑部相毗连的办公室里。他先问了问我到报馆后两个月的情况和印象,然后咳了一声说:“眼看学校就要开学了。秋季始业,咱们报照例要发  相似文献   

8.
纪希晨同志在回顾自己几十年来的记者生涯时,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诗。在去年盛夏的一天,在纪希晨同志的办公室里,我们亲切地交谈着。他两鬓白发,瘦高身材,戴着一付近视眼镜。他思维敏捷,讲话注意修辞,神态安详,风度潇洒。这位花甲之年的老记者平易近人,待人热情,使我们初见面时的拘谨很快就消失了。我们请他谈谈他的记者生涯中难忘的生活片断和体会,他跟我们谈了整整两天。  相似文献   

9.
1997年9月2日,北京日报社书画院成立,曹世钦同志任院长。因工作的需要,我滥竽充数,也当了个所谓的理事。 那天上午,一上班,曹世钦同志便来到了我的办公室。我感到很不好意思。老曹前一段病了,我和邵毓奎等人正商量要去看望他,我的脚又崴了。一个多月了,哪儿也不能云。老曹是我的老领导,也是我的老师。1970年我到北京日报社后,先分到群工部。大约工作了两个来月,一天,老曹把我找到他的办公室谈话,希望我到文艺部编副刊。我高兴地到了文艺部。到文艺部工作后,老曹又手把手地教我编稿,和我谈作品,使我很快适应了文艺部的工作。此后,直  相似文献   

10.
那还是前年5月间的事。一天,我们正在办公室处理稿件。突然门一响,一个约摸五十多岁的女同志走进来。她面带愁容,一进门就问:“哪位是负责同志,我有件事要……”我们看她痛苦的样子,赶紧请她坐下,有话慢  相似文献   

11.
“彭市长.你别往正门走,有一群上访的人正堵在那里。”“那我从哪儿走?”“后门”“后门要是也堵了呢?”工作人员被武安市市长彭学增问得哑口无言。他来到上访群众中,提高嗓门喊道:“我是彭学增,大家要反映什么问题,请说吧!如果时间短.我就地答复;如果时间长,请大家回去,留下几个代表到我办公室来。”上访群众听了市长这番话语,憋在心里的气消了一半,尔后大家心平气和地酝酿代表人选。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0月8日是王子强逝世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是如此的刻骨铭心,以至现在想起仍隐隐作痛,我真不愿相信他真的走了。回想去年9月初,我们曾约定,11月26日要庆贺他的七十大寿;9月27日,他还在和同事们举杯共庆共和国的生日;9月29日,他还在我的办公室说:“让我帮你做点儿什么吧。”他的话音尚在耳边,叫我怎么敢相信?  相似文献   

13.
我与荫辛同志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78年。那年秋天,我从下放地淮阴调回南京,先参加一个会议的筹备工作。一天因事去编辑部,他坐在办公室西南角一张桌前,大概是在阅稿吧,正神情专注,执笔沉思,没有发觉有人走近。待到别人告诉,他才从那思虑的世界里蓦地转来,连忙招呼。  相似文献   

14.
在基层,虽然难以遇到“大记者”、“名记者”光顾,但是,省、市、县级新闻单位的记者,每年我却要接待不下十来个.可以肯定地说,我所接待的记者中,有的思想敏锐,有的务实求真,有的勤奋刻苦,有的公正廉明.他们都不愧为党的新闻工作者、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这一神圣的称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尤其是原《湖北日报》摄影部主任光羊老师,更是叫我难以忘记的一名好记者.1994年9月中旬的一天,镇党政办公室通知我,说是湖北日报一名记者来镇里采访,要我代表镇里陪同他“全程采访”.待我赶到镇里时,办公室的同志告知,记者已下榻在镇政府客室里.镇政府客室异常简陋,室中两床一桌,既无卫生间,也没有一台电视机,床是硬板床,桌是办公桌.我说:“怎么能把省报的记者安排到客室里住呢?”办公室的同志说,这记者坚持不住宾馆哩!办公室的同志把我领到客室,刚介绍完,光羊老师就一把拉住我的手,十分热情地说:“曾馆长,我打扰你了,实在对不起!我叫光羊,姓李,你就叫我李同志吧!”李记者一脸慈祥的笑容,头发花白,微胖的身体显得十分稳健.在办公室的同志离开客室  相似文献   

15.
怀念陆蠡     
一九三九年盛夏,七月底,或许是八月初头,有天早上,朋友海岑急匆匆跑来对我说,我已跟陆蠡约好,现在就去看他。我知道这位朋友即将离开上海这个“孤岛”,奔赴内地,追求他理想的光明前途。也知道他的好意,要替我介绍这位我久已尊敬的师长。差不多不容分说,我只得站起身来,默默跟在他身后,冒着酷暑,向文化生活出版社走去。一走进大门,一个突出的印象是天井里爬满了牵牛花,一枝最高的直扑二楼窗口,微风过处,一阵抖动。这时陆蠡闻声从前厢房他的办公室迎出来,一面握手寒暄,一面对海岑说,怎么选中这么个大热天来!海岑  相似文献   

16.
一天,我到文友何述强的办公室,才坐下来,他即递上一本厚厚的书给我。我问什么书?他说是悼念龙子仲的文集。我一惊,龙子仲去年逝世,今年就有厚厚一本悼念文集出版,那么多人为他的去世痛惜感怀,而且,广西师大出版社如此神速地将纪念文集出版,足见对龙子仲的厚爱和感念深切。就此话题,我们谈开了。再接着,我就静下心来,  相似文献   

17.
“妈妈,妈妈,我的足球鞋怎么还没买呀?你可是答应我好长时间了,明天又是星期三,我上体育课要穿的;还有牛奶,这个月的牛奶到现在都没订,妈妈太不守信用了……”我刚跨进家门就听到儿子一连串的埋怨声。面对儿子合理的要求,我只能又一次一脸无奈,深表内疚。唉,欠儿子的这笔帐还得从4月末的一天说起。4月28日中午11点15分,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请了假准备接儿子去,顺便帮他买双足球鞋。刚下电梯,一个紧急电话将我召到局办公室,然后就得到指令:“立刻到市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指挥部办公室(‘非典’办)报到,协助整理‘非典’办的档案!”。如果说…  相似文献   

18.
SOHO心事     
朝九晚五的生活,对我这样满腔热情的年轻人来说,真是挺没劲的事。 有一天,一个做媒体的朋友在做一档办公室生活的专题,来不及写稿,邀我帮他写些东西,再拍些照片,我轻而易举地拿下,只半个周末就交稿。稿件见报后,还收到了一笔稿费,数目相当于在办公室里坐三天的所得。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春节前,我在办公室接到老战友祝遵航的电话,立即燃起了我重返二万五千里的决心.他告诉我,他的儿子祝贺是热情宣传红军长征的志愿者,今年打算与另一名伙伴一起,按照我25年前走过的路线重走长征路.所以,他们想请我当顾问,最好能与他们一起同行.  相似文献   

20.
“丁零零……” 10月31日,星期一。上班后我刚在桌边坐下来,办公室的电话就响起来。我的心咯噔一下悬到了半空,犹豫着慢慢拿起话筒。 “你们怎么搞的?昨天的一版标题有两个错字,太不负责了!” “请您读读文章。这是我们的一次尝试。您贵姓?” “我是兵团机关的,姓刘。文章我一定读,看你们能‘尝试’出啥名堂。哼!” 我坐下来,长出了一口气。电话又响了,是一位姓丁的读者从工厂打来的,嗓门挺大,几乎是“破口大骂”了。他也是看到报纸就来气,文章没有读。我耐心地请他读了文章再打电话来。电话再响,我没有接,悄悄溜了出来。 中午进门,几位同事兴高采烈地告诉我,有16个电话为星期日的头条叫好,其中刘、丁两位先生点名“要见见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