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论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伴随着历史的脚步不断向前发展.中国造园首先从属于绘画艺术,既无理性思维,也无规则,一座中国园林就是一幅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有着不解之缘,尤其是山水画对园林的影响更为直接、深刻,两者在一定时期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影响颇为深远,对世界园林史与建筑史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受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深深影响的日本古典园林,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与优势,又结合了地域,气候,人文思想等特点,改进创新,最终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造园艺术。中国古典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一些共有的设计理念也有着自己的处理手段;而且融合了自己历史、人文、地理特点后,也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可当今的中国园林艺术似乎忽略了一些自身的特色,缺少发展创新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园林艺术。师他人之长以自强,中日古典园林在造园手法上有各自的特点及长处,通过对两者在造园手法上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各自的优缺点,从而对我国未来园林艺术的发展创新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凝聚着人类向往自然、美化自然、与自然交流的愿望和体验.中国古典园林匠心独运的布局安排、独特意境都体现出古代造园中诠释"自然"、享受自然的"自然观".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对中国古典园林在艺术上的表现影响深远,对当今造园艺术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水平历经千年历史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天人合一、物我并融的境界,影响了世界各地园林艺术的发展。园林是一种空间艺术,论文通过对古典园林景观建筑布局的研究,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形式、造园手法,为现代造园与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菽庄花园是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构成要素之一,有“海上文人园林”之称,表现出文人园林的“园隐”思想特征并赋予景物“文人化”特征。分析菽庄花园造园背景,揭示其选址、布局、题名、风格等方面所体现的“园隐”思想。菽庄花园因园主经历和时代环境而体现出文人隐居、忧国忧民的造园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文内涵,是中国文人园林艺术的结晶,连接着闽台两地的情感纽带,反映出园林艺术、文学、社会等诸多价值。  相似文献   

6.
白振海 《天中学刊》2004,19(5):117-118
我国是世界上造园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它具有三千年余年的历史.在世界园林史上,我国的园林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水平,独树一帜,久负盛名,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是大自然的浓缩和提炼,达到了虽由人做、宛若天开的艺术境界.巧妙地运用园林要素创造了无数和谐的景观。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现存两座大型的北方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和颐和园,从园林性质、自然环境、整体布局及造园手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师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思想。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以及造园匠人,在此思想的指引下,设计与营造了具有不同风格的古典园林,而这种核心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今人对园林这一高雅艺术的创造。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园林中"师法自然,天人合一"对造园手法的影响,归纳整理传统的造园手段,并为今后中国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潜移默化的至深影响。从某种意义上,中国园林也就成为充分地表达这些哲学观念的载体,即成为一种儒道互补思想观照下的艺术形式。在计成造园著作《园冶》中,渗透和蕴含着强烈的儒道互补的价值观,同时也包含着计成以及当时居于主流的士大夫造园主人的哲学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的园林意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园林史上,唐朝是个重要的时代。一则唐代园林繁盛,二则园林理论在唐代日臻完善,三则唐人的园林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后代士大夫园林意识的形成。白居易的园林理论在唐人中最有代表性,具体体现于他的大量园林诗文中。本文即以其园林诗文为考察对象,从四个方面探求蕴含于其中的园林意识:一、园林使人身心愉悦,进而被视为生命的寓所;二、造园时化大为小,赏园则小处见大;三、素朴自然自成一种审美风范;四、园林世界还是退隐的最佳场所,被看作安顿身心的秘室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创作风格,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密不可分。应重新评价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地位,追求人类生活与自然和谐,营造诗意的生活居住空间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要传承中国古典园林与古代城市营造的精髓,构造中国文化特色的城市形态和意象,规划和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提升现代城市的生活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非常悠久,在全世界的园林风格中独树一帜,而且取得过辉煌的成就,我们在发展现代园的林的同时应好好借鉴传统园林的精华,让传统园林在现代中国继续发扬壮大  相似文献   

13.
都市、边塞、山水、田园。王维的诗歌题材无所不备。从前期都市、边塞题材到后期的山水、田园题材的探索,王维诗歌题材有关现象具有超越文学艺术之上的哲学意蕴。题材有着内在结构上的同一性,即是以“理想”作为其原始根基,诗人用艺术的方式追求诗意的人生。同时,从都市到山水的最终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回归,向人之自然天性的复归。诗歌多元的题材及其在哲学意义上的永恒性使之在当时获得“天下文宗”地位的同时,也使得其以山水诗垂范后世。  相似文献   

14.
习家池是东汉初年襄阳侯、侍中习郁建的私家园林,开创了利用自然山水配合花木房屋建造园林的造园风格,成为中国私家园林的鼻祖。该园原本位于岘山南面观音阁北侧的汉江边上,宋以后才搬到现今的位置。但宋以后所有志书和当代的地方文献都认为习家池一直在现今的位置不变,致使其原来的位置完全湮没无闻。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缺失水景的古典园林几乎没有,凡是构筑起来的园林,自然界中的多种水源都被融入到了园林之境的设计之中,这就是所谓的理水。理水可以说是中国园林的灵魂与命脉,这主要是因为水在园林景色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对水景的使用,更是彰显出了人化的自然园林之美,蕴含着景含情、景生情、情予景、情境交融的美好意境,使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理水不但有景而且有情。  相似文献   

16.
客家园林是客家文化重要的表现载体。客家地区社会环境是园林景观形成的制约因素。客家聚落景观中山、水、植物、建筑四要素的构成是客家园林形成的物质基础。客家园林形成于南宋时期,从属于区域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一个派生体系,包括存在于客家地区或者在客家住地之外的,以客家文化理念为指导思想、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供人们聚集、游憩、观赏的园林。  相似文献   

17.
福州是一座自然环境优越的城市,其古代园林历史悠久而丰富。作为福州古代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州古代私家园林在设计思想、造园特点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魅力。作者在对福州古代私家园林进行现状走访调查以及查阅研究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福州古代私家园林的造园特点对其进行整理和归类。本文重点对福州古代私家园林的类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传统校园的园林建设是我国古典园林建设的组成部分.校园作为教育的物化表现,传统校园园林的建设势必与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兴衰相同步.先秦时期,我国官学校园园林建设与私学校园园林建设逐步产生,作为园林的要素初具规模;经过秦汉—魏晋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官学校园园林将先秦时期的辟雍升华为标志性建筑,其建设几成定型,私学学堂的大量涌现则成为后世书院园林建设的先河;唐宋以降,我国传统校园园林建设逐步成熟,宋元明清数代沿用,直至近代西方校园建设理念的引入,开启了我国校园园林建设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9.
廊是园林中常见的建筑物,是具有明晰的几何关系的线型空间。留园中的廊,不论从它所传达出的文化内涵和意境来看,还是从它所体现的设计过程和手法来看,都具有极好的研究价值。通过对留园廊的研究,不仅能更好地感悟留园的布局、建筑空间等,还能对苏州古典园林中廊的设计特点和艺术效果获得更多、更好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