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私人图书馆的复兴和发展,来源于时代需求,植根于民间社会,作为公共图书馆必要的补充力量,为更多的人提供了阅读机会,为民众阅读权利的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缺资金、缺图书、缺人才、缺组织,私人图书馆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文章建议私人图书馆的发展需多方力量的支持,建设应扩大社会功能,推广应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是民间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社会资本存量对民间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助推作用,当前我国社会资本发育不成熟,在民间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必须着力提升社会资本存量,完善政府管理模式和相关制度,强化对相关人员的宣传教育,并紧紧依靠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不断拓展民间图书馆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民间图书馆是非政府力量创办的公益性图书馆,主要包括个人、NGO、企业等创建的图书馆.民间图书馆的产权为民间私有或属于公益产权,在运行上有非营利性,管理上有自治性,人员上有志愿性,利益上体现公益性.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公益慈善意识的复苏以及NGO组织的推进,中国大陆民间图书馆出现蓬勃发展趋势.它们在中国主要分布在社会底层,如农村村落或城市社区.2003年以来,国内民间图书馆兴起引发了学术界研究民间图书馆的兴趣.从民营图书馆到民办图书馆、民间图书馆三个热谈主题词的细微变迁,可以看出民间图书馆的研究内容正在不断深入,视野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当前国内的公益性民间读书会发展日益兴盛,成为推进全民阅读工程的重要支撑载体.由于民间读书会的公益免费性质,随着读者的增加和活动开展的频繁,其生存环境举步维艰.为此,探索民间读书会与图书馆进行全面合作是最佳选择,目的是解决民间读书会的生存困难,又能使图书馆履行推动社会阅读的责任,让人民群众从中受益.[方法/过程]在调研民间读书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概括总结民间读书会在弥补青年知识短缺、沟通专业学术、培养公民阅读习惯等方面发挥的正能量;揭示民间读书会信息资源匮乏的困境;提出民间读书会与图书馆在场地、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合作策略.[结果/结论]民间读书会的发展应得到政府的重视并担纲主导,图书馆服务民间读书会责无旁贷,应为其提供信息资源方面的扶持并共同开展合作,同时要助力民间读书会数字资源共享.图书馆支持民间读书会并与其合作是一项双赢战略,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成为全民阅读工程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5.
那艳  吴汉华 《图书馆杂志》2022,(1):37-42+53
民间图书馆属于公共图书馆这一观点在学术界有争议,其核心原因是学者们未能厘清公共图书馆的属性。公共图书馆表现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免费、开展社会教育等属性。民间图书馆也表现出面向社会公众服务、公共物品、承担社会教育等属性。民间图书馆的公共图书馆社会合理性可从社会公众认可、国家法规制度保障和政府行政认可三方面考量。古越藏书楼是我国现代意义最早的民间图书馆,也是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在当时的社会教育中具有启蒙和开新之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由心平基金会、青树基金会、北京大学、中国图书馆学会、爱辉图书馆等联合筹办的2011年民间图书馆论坛将于6月4-5日在北戴河的爱辉图书馆举办。该论坛将邀集国内民间图书馆界同仁共同研讨民间图书馆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互相交流,增进友谊与合作,促进民间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弘扬中国藏书文化,推进当代藏书建设,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藏书文化研究委员会拟于2013年9月在浙江省温州市举办"图书馆与民间文献——第一届藏书文化学术研讨会"。为此,特向全国图书馆界和学术界同仁征集论文,欢迎踊跃参加,共襄盛举。一、征文主题:1.民间文献的史料价值与当代应用;2.民间文献的收藏现状研究;3.民间文献的分类编目;  相似文献   

8.
民间资本介入图书馆服务——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公共物品的视角看,图书馆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物品,决定了政府提供是图书馆服务提供方式的次优选择.图书馆服务是可收费物品,其公共物品属性随社会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这为民间资本介入图书馆事业奠定了理论基础.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效率低下和缺位问题使民间资本的进入具备现实必要性.政府应在此过程中加强制度保障和监督管理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现代意义的民间图书馆事业发展与研究几乎同步,都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民间图书馆研究者们的研究成果可分为:理论研究、史的研究、国外经验借鉴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其中理论研究包括概念界定、类型划分、学术综述、公益争论、兴起动因、政策支持、发展策略等方面.这些多角度的研究表明民间图书馆的研究正走向成熟,民间图书馆事业正在走向繁荣期.  相似文献   

10.
乡村图书馆是繁荣农村文化、促进乡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河南省乡村图书馆建设还比较落后,公共图书馆系统由于自身的生存窘境难以为乡村图书馆建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依靠政府投入的同时积极鼓励和发展民间捐助,将成为乡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渠道.民间捐助建设乡村图书馆,历史上有成功先例,当代民间亦有良好愿望和较为成熟的条件.分析论述了民间捐助建设乡村图书馆在具体运作中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民间图书馆的英文名称,目前国内学者有多种译法,但是从翻译学的视角来看,这些译名都难以准确涵盖民间图书馆的本意。民间图书馆指的是非官方机构作为主体所创办的公益性图书馆。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1月21日至23日,第十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暨“图书馆与社会阅读研讨会”在广东东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图书馆界、民间报刊界和书刊出版界,以及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与社会阅读委员会委员等近百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围绕“社会阅读”这一议题交流办刊经验,介绍阅读活动,分享阅读体验,与此同时,在本届年会上还有民间读书刊物的赠阅以及海天出版社阅读推广类图书的展销活动。  相似文献   

13.
2000年以来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我国2000年以来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即概述性研究、民间图书馆研究、图书馆志愿者研究和图书馆基金会研究等。指出我国图书馆社会支持研究中存在研究偏向明显、有关概念不清、缺乏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支撑体系、图书馆之友研究薄弱的不足,提出未来加强图书馆发展社会支撑体系研究、图书馆基金会研究和图书馆之友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荒岛图书馆是立足城市社区的民间公益图书馆,为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建设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论文调查了67家荒岛图书馆的建设现状,分析荒岛图书馆的地区分布、办馆模式、图书来源、管理人员、居民反馈及服务内容,指出:荒岛图书馆必须积极联系社会资源,创新服务内容,加大宣传,把自身打造成为特色品牌,才能成为城市社区居民流连忘返的“乐岛”.  相似文献   

15.
<正>刘宇(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近些年,民间图书馆研究在王子舟先生的带领下,在一些图书馆界学术新秀的积极参与下,如火如荼地展开,颇具影响力,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宣传作用。然而,对于民间图书馆的英文翻译,大家莫衷一是。为了改变这种术语不一致、不利于学术交流的现状,吴汉华先生提出:"图书馆学学术界在翻译‘民间图书馆’这一词汇时,可以使用‘Independent Library’。"[吴汉华.民间图书馆的英文名称.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1):103]采用这一表达的主要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民间儿童绘本馆在各地纷纷涌现。在学界对民间图书馆兴起热潮的关注背景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研究颇有现实意义。民间儿童绘本馆的涌现有多方面的社会背景和原因。与公立儿童图书馆相比,民间绘本馆自身具有自身独特的运作方式,但在赢利模式、公益性、具体运作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儿童绘本馆作为民间图书馆的一员,对全民阅读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史料为依据,对天津图书馆协会成立情况、历史渊源及发展脉络予以阐释.旨在进一步填补<天津图书馆志>之缺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近代五邑地区民间图书馆历史、类型、运作方式、经营管理的讨论,呈现给读者一个比较清晰的民间图书馆发展历史的轮廓,得出四点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营图书馆的产生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今图书馆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是,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存在多种障碍,致使图书馆数量及其服务品种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由此图书馆界改变思路、解放思想,在公共图书馆发展空白地带,引进民间资金大力发展民营图书馆是完全可行、必要有益的;民营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的有益补充很适合在城市社区、乡镇及农村发展,并通过公益活动扩大影响,谋求可持续发展资金。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中心机关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汉口作为“全国交通之中点”,其图书馆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世纪30年代,筹建“模范图书馆”成为汉口市政府和知识分子的理想.模范图书馆的筹建先后经过了调查研究、规划设计、具体筹备等阶段,并成立了汉口市图书馆筹备委员会,专门负责筹建事宜.汉口市政府、各社会团体、民间机构以及广大市民为筹建模范图书馆付出了艰辛努力,但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寄托于中英庚款补助,加之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建立模范图书馆的梦想无奈破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