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高等学校新闻院系,都是十分重视新闻理论教学的。它们把新闻理论当作是整个新闻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新闻理论是新闻工作的经典。《大众传播学》、《国际传播理论》等,几乎是所有新闻院系开设的主要新闻理论课程。斯坦福大学新闻系主任亨利·布赖特罗斯博士指出:“新闻业务技能只能管三四年,而新闻理论则可以管一辈子。”足见新闻理论在美国大学新闻教育中居于何等重要地位。当然,他们也重视和报馆、广播电台、电视台保持这样和那样的联系,使学生能去那里进行理论方面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一方面感到新闻从业人员缺乏新闻理论的学习,一方面感到系统的新闻理论论著特别是贴近前沿的新闻理论论著匮乏。丁柏铨教授的《新闻理论新探》的出版恰逢其时,读来颇为解渴。这本书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究的系统性特色,新闻基础理论研究的出新特色,新闻现实理论跟  相似文献   

3.
刘鹏 《新闻记者》2002,(1):12-14
新 世纪第一年 ,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繁荣发展、深化改革的一年 ,也是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创新发展的一年 ,也是新闻传播学术论著出版的丰收年。一、新闻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长期以来 ,新闻理论研究停留在经验总结、实践随感、政策诠释的水平 ,“新闻无学”的说法流行一时。但随着近年来新闻实践的深入和新闻理论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 ,新闻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2001年发表的新闻理论研究单篇论文虽然不多 ,但新闻理论著作精品不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分别推出了———《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和《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新闻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意蕴深远,涵盖了新闻本体理论、新闻工作实践理论和新闻工作者的修养理论。三部分彼此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毛泽东新闻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
许丽华 《新闻界》2012,(2):11-14
从新闻与叙事理论相结合开始,利用叙事理论研究新闻学理论、新闻史与新闻实践问题蔚然成风。本文从新闻真实构建研究领域透视并回顾新闻叙事研究,在介绍这一新的研究路径的同时,期待新闻传播学界重视新闻叙事理论的构建与运用。  相似文献   

6.
《东南传播》2016,(4):155-157
<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理论研究的"定盘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关于新闻本质、新闻生产及新闻传播规律的科学理论和指导体系。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历经新闻传播实践检验和理论研究发展深化,具有无穷生命力和指导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是新闻实践活动和学术研究的框架前提。对于新闻理论研究而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定盘星",具有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为中国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和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新闻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內容丰富,意蕴深远,涵盖了新闻本体理论、新闻工作实践理论和新闻工作者的修养理论。三部分彼此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毛泽东新闻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8.
新闻理论研究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事业发展离不开新闻理论的支撑和指导。新闻事业越发展,新闻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越变化,对新闻理论研究的要求就越迫切。有了新闻理论的指导,新闻实践才能更加自觉,更加符合新闻传播的规律,更加具有实效。当前,随着新闻工作面  相似文献   

9.
长期致力于新闻理论问题研究的南京大 学新闻传播学系主任丁柏铨教授,近日推出他的又一部力作《新闻理论新探》(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书主体部分为上下两卷;分别为“新闻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和“新闻现实理论问题研究”。在绪论部分,作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党三代领导人在新闻理论建设方面的重要建树,对新闻理论研究现状作了总体性描述。作者认为,社会生活的新的变动为新闻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为新闻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课题,因此,理论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既是来自实践的问题,同时本身又是学术问题。对…  相似文献   

10.
基层的新闻工作者如何进行新闻理论的研究?回顾《媒体合作与新闻舆论合力》一文的写作,我得出这样一点体会:新闻理论论文要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上寻求突破,在新闻思维与理论思维的碰撞中升华。多年从事新闻采编业务,使自己不知不觉养成了一种职业习惯,凡事习惯以新闻的思维去审视。启动新闻思维,从新闻实践的“热点”问题中寻找选题,可以说是新闻实际工作者进行新闻理论研究的一条捷径。新闻思维具有求新性、探究性、敏捷性、联想性等特征。正是新闻思维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为新闻工作者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思维利器。《媒体合作与新闻舆论合力》…  相似文献   

11.
新闻理论研究中的“空、旧、窄”李良荣在《新闻大学》第11期上撰文指出,在肯定近几年新闻理论探讨的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新闻理论研究仍落后于新闻实践。这集中表现在新闻理论研究中“空、旧、窄”的毛病。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主持召开的全国新闻理论教育讨论会,1986年10月20日至25日在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召开。与会代表来自全国三十六所高等院校,重点讨论了当代新闻理论教学面临的任务,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革新闻理论教学体系问题。现将会议讨论和书面发言中提出的问题及主要观点概述如下。一、关于新闻理论教学的地位新闻理论教学的好坏,对培养合格的新闻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新闻工作的实践会发生直接的影响。与会同  相似文献   

13.
论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大致是"学"与"术"的关系.新闻业务,是"术"中有"学"的"术";而新闻理论,则是关注新闻业务这一"术"的"学".两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可考虑或是向新闻理论课程或是向新闻业务课程进行内容卜的恰当延伸.所有新闻业务课程.其涵括的"知"和"行",都建立在对新闻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倘离开正确的新闻理论的指导,新闻业务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新闻理论及其课程能为特定主体的新闻业务课程学习和新闻业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在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应凸现新闻业务对新闻理论的某种支撑作用.在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教学中,有着不能不讲授的共同内容,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规律、新闻价值等.这些就是两类课程之间的重要连结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011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扼要的梳理,划分为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和新闻传播史三部分。文章认为,这年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基础渐厚,但理论创新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20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新闻改革的丰富实践,使我们对某些新闻理论的认识逐渐清晰起来,特别是1992年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的新闻改革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对某些新闻理论的认识就更明晰了,共识也就更多了。新闻理论的明晰,新闻理论的坚定,就能更坚定地、有力地指导新闻改革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新闻改革的实践,呼唤理论的指导。新闻改革进入新阶段的理论支点是什么?笔者于1992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亚太…  相似文献   

16.
新闻属性理论发展变化的核心在于"对新闻本质的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新闻理论研究取向"问题.在丰富的新闻理论中,新闻属性理论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当前信息社会下,我国的现代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应该以新闻属性理论为原点展开.具体而言,即是实现对新闻本质理解从"工具"-"商品"-"服务"的转化,并以此为基础推动新闻理论研究取向从"传者本位"-"新闻本位"-"受众本位"的过渡.  相似文献   

17.
丁柏铨教授的《新闻理论新探》是一本贴近新闻实践前沿的新闻理论论著,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究的系统性特色,新闻基础理论研究的出新特色,新闻现实理论跟踪研究的创新特色,是他长期从事新闻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从事新闻教学的新收获,更给我们从事新闻实践的专业人员以新的理论启迪。丁教授在本书中体现出来的严谨的治学态度,紧紧追踪新闻实践的探索精神,以及理论上敢于创新的勇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探源固本温故而知新 《新闻理论新探》一书,由绪论和上、下卷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是对…  相似文献   

18.
本次访谈围绕新闻理论教材的理论性问题而展开。对目前新闻理论教材缺乏理论性的实质、主要表现、原因以及加强理论性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鉴于新闻理论教材对新闻教学、新闻研究、学科体系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理论教材亟需超越传统思路,提升其理论性。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访谈中所提及的新闻理论教材主要指以本科生为对象的教材。  相似文献   

19.
穆青不但以他的新闻作品为中国新闻界树立了典范,而且在新闻采写理论方面也有突出建树。他关于散文式新闻、视觉新闻和实录性新闻的倡导与论述,就是他对新闻采写理论创新与改革的重要贡献。这“新闻三论”是穆青长期采写实践的理论升华,是他观察分析世界新闻新潮,结合中国新闻界现状而阐发的真知灼见。“三论”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集中反映了穆青的新闻思想,为中国新闻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80年代,甘惜分教授出版了我国首部新闻理论著作,自此之后,有关新闻理论的研究成果相继涌出。从目前来看,新闻无学论的影响力逐渐衰退,但是新闻有学无用的观点依旧有一定的市场,这两种观点的变化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不管研究者多么努力,新闻理论研究已经比较尴尬,从深层叙事结构视角看新闻理论的转向,有利于为新闻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