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面子的得失     
1962年大学毕业前我分到某县一中学实习。在我实习的初二(2)班,我发现一个学生很忧郁,不和同学接近,同学也不想睬他。我感到奇怪,到底怎么一回事?我想弄个清楚,尽量去接近关心他。我的诚意感动了他,一天他终于流着泪说出了他伤心的事。事情是这样的。初一时他们班有个同学一天有三个馒头被人偷吃了。当时是粮食非常紧张时期,丢了三个馒头找不回来这个学生就要饿一顿(因为那时有钱也买不到馒头,还要定量粮票)。班主任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一定要查出偷馒头的学生。话说出去了,可是一连几天没有结果。班主任觉得自己在学生面…  相似文献   

2.
饿虎VS醉汉     
又是一个肃杀的夜晚,冷冷的月亮挂在空中。一个模糊的人影出现在景阳岗的乱石之中,他叫馒头。馒头,是他的绰号。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会有一个这么“面”的外号,而  相似文献   

3.
小癞蛤蟆本来的名字叫癞斯,大家都说这名字很难听。癞斯在长大,脊背上开始鼓起一个个难看的疙瘩。癞斯只得经常朝天躺着,露出白白的、光光的肚皮。有一次乌龟公公看见了,说他的肚皮就像一个小笼馒头。嘿,小笼馒头的名字满好听。癞斯就改名为小笼馒头了。最近一段日子,清水湖里的鱼儿经常被前来钓鱼的人钓走。鱼儿们窜来窜去,正不知道该如何躲过这厄运。小笼馒头知道了鱼儿们的恐慌,便悄悄躲在湖边草丛里。他一连观察了几天,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一记在了白白光光的肚皮上。等到他肚皮上记满了文字,他就“扑通”一声跳进湖里。他得给鱼儿们讲讲…  相似文献   

4.
选徒弟     
吕春 《良师》2010,(6):46-46
八仙之一吕洞宾成了仙之后,总想找一个弟子传授仙术,他决定在人间选一个不贪心的人,把一身的功夫传承下去。 吕洞宾变成一个卖馒头的老人,在摊上贴了一张广告:馒头一文钱吃一个,两文钱吃到饱。许多人纷纷来到他的摊位买馒头,但是所有的人都是两文钱吃到饱,没人愿意一文钱只吃一个。  相似文献   

5.
张国学 《现代语文》2003,(12):45-45
郑板桥为官清正,体恤百姓,他最看不惯那些仗势欺人、横行霸道的人,即使是高官显贵也不例外。传说他在山东潍县当知县时,他的顶头上司———一个以鱼肉乡民为能事的知府路经此地。郑板桥因鄙弃他的为人,就装作身体不适,故意不出城迎接。那知府也素知郑板桥心高气傲,便厚着脸皮进了城。衙役们报说知府已到,郑板桥只好勉强设宴招待他。宴席上,知府见一壶薄酒,几盘素菜,只有那一小盘中的几只螃蟹还算是点荤腥,就气不打一处来。他指着盘中的螃蟹说道:“本府虽不谙风骚、拙于诗赋,但遇到郑大人,可能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缘故吧,今天倒想吟诗…  相似文献   

6.
原文 ]好一个“馒头神”清华大学的食堂里出了个“馒头神”。“馒头神” ,何方神圣 ?乃是凡人一个。他大名叫张立勇 ,是清华大学食堂里一位为学生切菜卖饭的农民工。此人在最近的托福英语考试中考了 6 30分。 6 30分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托福的满分是 6 70分 ,清华的高材生考 6 0 0分也不易。一日三餐为学生卖馒头的一个农民工 ,居然能考出这样好的成绩 ,真是难能可贵。于是 ,他被清华学子誉为“馒头神”。据介绍 ,1 996年 ,2 1岁的张立勇在他叔叔的帮助下 ,到清华大学当了一名切菜工。他每天早上 4时多起床 ,在菜台、窗口前要站七八个小时。…  相似文献   

7.
近几个月来,一部叫做《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视频短片(以下简称“馒头”),在互联网迅速传播,并且赢得了一些观众的极大欢迎和称赞。它的制作者是一个名叫胡戈的青年,他在“馒头”中将一些众所周知的影片的片断进行剪辑,其中包括最新巨片《无极》。“馒头”表现了极大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很早以前,在白河岸边住着个穷秀才,他种了一片桃树和李树,对它们培养得十分精心,还给这片果园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春园。当那些桃李的果子成熟的时候,就招惹来好多的孩子。穷秀才十分喜爱孩子,就摘来果子给他们吃,并给他们讲故事,教他们认字。后来,他就在这桃李林中盖起了几间房子,办起了学馆。几年之后,他教的学生中有的中了秀才,有的中了举人,还有的中了进士。这么一来,他的名声更大了。这事惊动了知府,知府就请他去当坐馆先生,可他恋着他那穷学馆,执意不去,知府也只好将两个娇儿送来让他教。单说这知府的两个儿子,大桃,二的叫怀李,均是娇…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的食堂里出了个“馒头神”。“馒头神”,何方神圣?乃是凡人一个。他大名叫张立勇,是清华大学食堂里一位为学生切菜卖饭的农民工。此人在最近的托福英语考试中考了630分。630分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托福的满分是670分,清华的高材生考600分也不易。一日三餐为学生卖馒头的一个农民工,居然能考出这样好的成绩,真是难能可贵。于是,他被清华学子誉为“馒头神”。  相似文献   

10.
古代某州知府贾文忠自恃才高八斗,曾夸口:“吟诗作对乃文苑小技,可信手拈来,书后即答。”事实也是这样,很少有人难住他。一年春日,贾知府出城踏青。正行走中,忽报有一小顽童挡路,要求与大人对对子。贾知府一听,  相似文献   

11.
清华大学的食堂里出了个“馒头神”。“馒头神”.何方神圣?乃是凡人一个。他大名叫张立勇,是清华大学食堂里一位为学生切菜卖饭的农民工。此人在最近的托福英语考试中考了630分。630分是个什么概念呢?满分是670分.清华的高材生考600分也不易。一日三餐为学生卖馒头的一个农民工.居然能考出这样好的成绩,真是难能可贵。于是,他被清华学子誉为“馒头神”。  相似文献   

12.
简单是智慧     
<正>古时有一位知府新上任不久,他想考察一下手下的三位官员,向朝廷举荐一位。一天,他坐在正堂召集三人开会,开完会对三位官员说:"我需要一根针,你们准备一下。"说完,便走出了正堂。"知府新上任,只要一根针,这是什么意思呢?"三位官员都摸不着头脑。第二天,三人都没来办公,知府便差人询问三人去向。不一会儿,差人回来,向知府报告说:"大人,李官员昨天买了一根杵,正在家里光着膀子磨针,要告假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一片茂(mào)密的森林里,生活着小蚂蚁和他的妈妈。一天,蚂蚁妈妈要去外婆家,为了看门,把小蚂蚁留了下来。小蚂蚁在家里呆(dāi)了一会儿后,觉得饿了,便出去找吃的。走着走着,他发现了一粒馒头丁,就想把馒头丁搬(bān)回家。可是,对小蚂蚁来说,这馒头丁有点儿重(zhòn)。忽然,天上掉下一片树叶,小蚂蚁立刻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用力扛(kán)起馒头丁,向树叶走去,把馒头丁放在了树叶中间,然后拉着树叶向家里走去。走着走着,一条小河拦(lán)住了去路,小蚂蚁急得团团转。这时,一个声音传(chuán)来“:小蚂蚁,有什么事需(xū)要我帮忙吗?”原…  相似文献   

14.
明朝初年,有一知府姓曹,自称曹操后代。一日,他去看戏,正逢演《捉放曹》。扮演曹操的赵生把曹操的奸诈阴险表演得惟妙惟肖,曹知府见自己祖先被辱,不觉大怒,当即派差役传赵生治罪。  相似文献   

15.
李老头在街上开了一家馒头店,他做的馒头就像他本人:颜色黝黑,个头不饱满,但斤两足、味道好。后来,别人在他的馒头店附近新开了两家馒头店,卖出的馒头颜色洁白,形体光亮。渐渐地,李老头的小店慢慢地冷清了下来,生意也大不如从前了。有一天,我问他是不是技不如人,他却说他蒸了十几  相似文献   

16.
清代乾隆年间,甘肃有两位诗人曾被袁枚在《随园诗话》中称道过,一位是狄道的吴镇,另一位是武威的张翙。张翙,字凤扬,号桐圃,武威人。约生于乾隆十五年(一七五○)。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户部郎中。出为江西吉安府知府,调湖北荆州府知府,护理荆宜施道,历宜昌府知府,郧阳府知府,湖南长沙府知府。卒年不详。著有《念初堂诗集》四卷,嘉庆初刊行。潘挹奎的《武威耆旧传》卷三《刘明府统张太守翙合传》中,叙述了他的生平。  相似文献   

17.
戏说馒头     
从前,有一个胖得像包子的馒头。◆见义勇为篇:一天,馒头在马路上行走,发现一辆汽车向丸子撞来,馒头奋不顾身地冲上去救丸子,结果世界上多了一种食品——比萨。  相似文献   

18.
消失的原色     
我住的小区里,最初只有一家卖馒头的,即李老头家。他的馒头就像他的人,颜色黑个头也不饱满,可斤两足,也好吃。后来,又来了两家,卖的馒头颜色洁白,形体光亮丰美。李老头的生意自然就被人家压下去了。一到近午,人家的馒头都卖完了,李老头的还有一半摆在那里。一些开饭晚的才无可奈何地走到他的面前。李老头总是说一句:吃吃吧,这馒头没搀啥,没害处,筋道。一天,我替不识字的李老头读老家来信并替他写了回信。事后我问他馒头不好看是不是技不如人?我蒸了十几年馒头了,那些硫  相似文献   

19.
乞丐的故事     
在一个地方,人们经常看见两个乞丐。一个年轻些,看上去三十几岁,长得很结实。每天拿一只破碗到村民家要饭。他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吃的,稀饭馒头都可以。如果有肉,他也只加一声“谢谢”。  相似文献   

20.
一、糖很少有人知道我有个哥哥。七岁那年,我第一次见到了我的哥哥。那时他正傻呵呵地坐在家门口,头发又长又乱,手里拿着一个黑乎乎的馒头左一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