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老二站在没落奴隶主的反动立场上,竭力鼓吹“生而知之”的反动谬论。胡说什么奴隶主是“生而知之”的“上智”,奴隶是命定受压迫的“下愚”,这是永恒不能改变的,并且把自己打扮成“生而知之”的“圣人”。孟轲继承了孔老二的衣钵,鼓吹有“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胡说什么人的知识、才能是先天就有的,而不是从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得来的。这完全是骗人的鬼话!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出于反革命复辟的政治需  相似文献   

2.
孔丘思想的核心是“仁”,孟轲把它发展为“仁政”。几千年来,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以及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者,无一不对这个东西唱赞歌,将其神化为“圣道”。钻入共产党内的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条件下,也打出了这面黑旗。因此,“仁”到底是什么东西?在阶级社会中,到底有没有“仁政”?林彪鼓吹“仁政”的目的何在?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认识孔孟之道的反动性与欺骗性,对于认识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本来,“遣言”是为了“表意”。但是,常言道:“意在言外”。苏东坡有句有名的话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言”和“意”又相统一、又相矛盾的一种辩证关系。“言”和“意”的矛盾,还表现为:相反相成。  相似文献   

4.
关于孟子哲学的性质问题,学术界大致有五种意见:第一,主观唯心论。这是解放以来最通行的一种意见。几本有影响的中国哲学史教科书,如冯友兰先生、任继愈先生、肖(?)夫先生等主编的教科书,都持这种意见。第二,“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也有客观唯心主义天命观的成分”(九所师范院校合编《中国哲学史稿》)。第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混合物”(吴琼《论孟轲哲学思想中性善论与天命论的矛盾》,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8期)。第四,孟子“把‘仁政’的基础摆在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等现实主张上,无疑是唯物主义的”(严北溟《从评价孟子谈哲学的党性问题》、《再谈孟子评价与哲学党性问题》,载《哲学研究》1980年9期、1981年7期)。第五,基本倾向是客观唯心主义(乔长路《关于孟轲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载《哲学研究》1981年12期)。  相似文献   

5.
我们想用一个较文雅的词表示同事或同行的意思,一定会想到“同仁”这个词。如果有人用“同人”,大家可能感觉有些用词不当。其实,表示同事或同行的意思,“同人”和“同仁”是一样的。为什么大家现在倾向于用“同仁”来表示同事或同行的意思,而不大使用“同人”呢?这大概和这两个词的文化色彩有关系。“同人”最早出现在《易.同人》:“同人于野亨。”孔颖达疏:“同人谓和同于人。”作为一个卦名,“同人”意为与人和协。后来引申为归向之民。南朝陈徐陵《梁禅陈玺书》:“殷牖斯空,夏台虚设。民惟大畜,野有同人。”又引申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唐…  相似文献   

6.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是阶级的教育,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孔老二和孟轲不遗余力地宣扬“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反动谬论,是为他们培养复辟奴隶制的“人才”服务的。他们的教育思想是“学而优则仕”。这种反动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成为剥削阶级奴役,压迫人民的精神枷锁。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极端仇视工农、鄙视劳动,他恶毒攻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千方百计地同无产阶级争夺青年  相似文献   

7.
在语言的动态运用中对表频率的同义副词“再”、“又”作动态分析,揭示出这两个词具有时态意义和褒贬意义。区别“再”、“又”的时态与褒贬两种意义作用,了解它们反映的语用规律和本质,可更好更准确地使用这两个同义词。  相似文献   

8.
翻译中的“神似”与“形似”陈刚党争胜自严复以来,我国的翻译理论可以说经过了几个成长期。从“信、达、雅”开始,经过“字译”和“句译”,直译、硬译、死译和意译,最后抵达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神似”和“化境”。下面我们先简要地看一下这种发展的历程以便我们对这...  相似文献   

9.
科技期刊日常编辑工作中经常遇到“成型”与“成形”的错用及混用情况,只有理解这2个词的内在含义才能进行谬误辨析。下面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2年增补本)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来阐述这2个词的应用。首先需要理解这2个词的一字之差。“形”字义———1)形状:圆形,方形,图形,地形。2)形体;实体:有形,无形,形影不离。3)显露;表现:喜形于色。4)对照:相形见绌。“型”字义———1)模型:砂型。2)类型:脸型,血型,小型,新型,流线型。词典中包含“形”和“型”的词组很多,但词义基本上包含在上述义项里。现…  相似文献   

10.
传统教育认为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自己必须具备“一桶水”。而新的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用“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两者都要求教师要有丰富广博的知识 ,不然就难以胜任其职 ,乃至会误人子弟。前者重在“给” ,而后者重在“引”。教师用“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 ,必须树立新的育人观 ,研究育人的新途径。过去 ,教师把“传道、授业、解惑” ,看作是天经地义的本分之事 ,而当今教师的职责不再只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 ,而是要开发人类的智力资源。托尔斯泰说…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生为本,然而,在课堂上如果教师的“收放”掌握不当,就很容易演变成“教师控”或“学生控”,这都是与课改理念的初衷相背离的。本文即从关注这两种现象出发,寻找问题的症结和解决办法,反思课改过程中如何构建更高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东方的崇高境界”在对“无限性”的对象的欣赏中表达的正是对“远”的审美追求,“远”构成了中国文学艺术中雄浑、冲淡等审美意境的基础,从这一角度来说,“三远说”的内涵远远超越了对透视原理的认知,其本质内涵在于意境,“三远说”的历史嬗变与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实践都深刻地映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育认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具备“一桶水”。而新的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用“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两者都要求教师要有丰富广博的知识,不然就难以胜任其职,乃至会误人子弟。前者重在“给”,而后者重在“引”。  相似文献   

14.
随着2012年中国首艘航母的诞生,原本只出现在方言中的“走你”“走起”两词,“摇身一变”成为了流行语.研究流行语“走你”的来源、使用语境、结构等问题,并把“走你”和“走起”进行了对比分析,力求对这两个词的来龙去脉和使用作出详细的描写和解释.  相似文献   

15.
“形”与“神”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两个重要理论范畴。“以形写神”涉及到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艺术审美评价标准等文艺理论问题,约略追溯“形似”与“神似”这对术语的产生和发展,探讨一下形神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对艺术的真实性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对艺术的审美评价标准有更为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很多”与“很少”的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修饰名词、动词时的差异。我们发现“多、不少、很多”(简称“多”系列)与“少、不多、很少”(简称“少”系列)、“数词+名量词”、“数词+动量词”也表现出这种.不对称。本文运用标记理论,在“多”系列、“少”系列和“数词+名量词”、“数词+动量词”这两类表数量的单位与名词、动词之间建立起关联标记模式。这一关联标记模式解释了“很多”与“很少”的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丹纳将“艺术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归纳为艺术品产生的规律;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艺术品展现着时代特征、社会背景。因此两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将这两种观点综合起来思考,可加深对艺术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亦能不失偏颇地全面认识和挖掘艺术作品蕴涵的深厚内涵。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改的课堂上,通常有“学生质疑”这一环节,语文课上尤甚。这无疑是课堂教学的进步,是新型课堂文化建设的一种体现,是值得充分肯定和赞赏的。对学生的“质疑”要鼓励,对学生的“创新”要保护,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这样的共识,无疑也是完全正确的。但凡事不可走极端,一走极端,往往就会干出我们头脑冷静后想一想就会汗颜的事来。现在有些课堂,出现了只要学生一“质疑”,只要学生一“创新”,就一味依着学生,一味宠着学生,甚至老师盲从学生的现象。这就很值得我们注意。这种做法与新课改根本精神显然不符,且不说它。单从常理上看就明显失“度”。有道是,学生毕竟是学生。一方面他们身上潜藏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党史界对党的“一大”、“二大”和“三大”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基本上都是从组织、纲领和策略方面进行研究,认为“一大”在组织上创建了党,“二大”制订了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三大”解决了党的策略。但是,党的这一段历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为了更全面地把握这一时期党的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客观进程,本文试图从党的工作指导思想的转变和工作中心转移的角度来探讨党的“一大”、“二大”和“三大”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党成立以后一段时间内,党在工作指导思想上经历了由社会主义革命向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20.
《野草》富含鲁迅全部的智慧和生命的热力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在“呐喊”和“彷徨”之后的心灵抉择。鲁迅在和封建旧垒奋力抗争之后为自己在历史舞台上选定了“历史中间物”这一“影”的角色 ,《野草》记叙了鲁迅在“夜”的绝望和“梦”的希望之中的彷徨和奋进。于绝望中抗争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这就是鲁迅得以不朽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