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波尔多液 (bordeauxmixture)又称硫酸铜 -石灰混合液 ,是一种无机杀菌剂。中学化学教材中 ,一般在叙述熟石灰或硫酸铜的应用时提及。在科学史上 ,波尔多液的诞生还有一个动听的故事。1 882年 ,以生产葡萄酒盛名的法国波尔多城 ,葡萄霜霉菌泛滥成灾 ,毁坏了城郊许多葡萄园里的葡萄 ,但独有一家葡萄园安然无恙。原来 ,这家葡萄园的主人是一位园艺学家 ,名叫米亚尔代 (P .MA .Millardet)他为了防止行人偷吃路旁的葡萄 ,往葡萄藤上喷洒了石灰水 ,随后又喷了些硫酸铜溶液。当人们看到这些蓝白相间的葡萄藤时 ,以为它…  相似文献   

2.
葡萄人     
有一个人长得像一串葡萄,紫色的,浑身胖胖的,眼睛小小的。他生活在一个很小的村庄里,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不过村里的大人孩子都很讨厌他,说他是葡萄怪兽。他很伤心,他决定找到自己的故乡——葡萄国。 葡萄人就这样踏上了旅程。 他来到了一家农户的院子里,看见一只狐狸在那偷吃葡萄,它的肚子大得像个鼓。它还自言自语地说:“要是有更多的葡萄就好了。”它一抬头看见了葡萄人,把它吓了一跳。它对葡萄人说:“啊哈,原来这里还有一大串葡萄呢?可是你怎么这么大呢?” 葡萄人说:“我虽然是葡萄人,可我却不是葡萄。” 狐狸说:“那你还是葡萄。…  相似文献   

3.
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故事流传开来以后,那只狐狸感到无地自容,决定把家搬到没人认识的远方去。狐狸一家搬家时什么也没带,只悄悄去向别人要了一根葡萄藤。狐狸一家走啊走啊,终于来到了一处荒僻的地方,他们决定在这里居住下来。他们住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带来的葡萄藤剪成几截,一截一截地插在土里。时间慢慢地过着,他们的葡萄藤长出来了,第二年就开了花,结了几粒葡萄。他们一家吃着自己种出来的葡萄,觉得特别甜。然后他们又剪下一些葡萄藤插在土里  相似文献   

4.
猴子种葡萄     
猴子很聪明,而且善于模仿人类的动作。猴子想学种葡萄,便走到葡萄园里。它见园丁正给葡萄苗浇水,就说:“原来种葡萄需要水,这还不容易!我要给葡萄苗浇更多的水,让它结更多的葡萄!”于是,他把一棵葡萄秧子插进河里,葡萄秧被淹死。猴子又来到葡萄园里,它看见园丁在给葡萄秧施肥料,就说:“哦,原来葡萄需要肥料。我要给葡萄施更多的肥料,就能结更多的葡萄!”于是,它把葡萄秧栽在粪堆上,葡萄秧被烧死了。猴子再次来到葡萄园里,这时已到了冬天,猴子看见园丁用稻草把葡萄秧包起来埋在地下,就说:“哦!原来我的葡萄秧栽不活,…  相似文献   

5.
儿子很小就记住了《撒谎的孩子让狼吃》的故事。童心无邪,惟诚实无他。然而,近日从他的作文上,我却看到了通篇的谎话。作文题目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大意是说他星期日帮助邻居擦玻璃。我问儿子:“你撒谎连点边际都不着,让人一眼能看穿,怎么想出的这个点子?”儿子倒坦然:“老师说,可以想像。”“可以想像就这样想像吗?满纸谎言……再说,真实的有意义的事多得很,何必要想像呢?”接着,我举出两例曾发生在儿子身上极精彩又有意义的事。经我这一提示,儿子恍然大悟:“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无独有偶,隔日,儿子的一个同学来…  相似文献   

6.
假如狐狸大叔不是因为吃不到葡萄藤上的葡萄而说它是酸的,假如人们不是事先为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释义,那么,这句话可能还会有一个更精彩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葡萄     
有位花匠,他家院子里的一株葡萄藤今年结了不少葡萄。花匠很高兴,便摘了一些送给一个商人,商人一边吃一边说:“好吃,好吃!多少钱一斤?”花匠说不要钱,但商人不愿意,坚持把钱付给了他。花匠又把葡萄送给了一个干部,他接过葡萄后沉思良久,问:“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花匠再三表示没有什么事,只是想让他尝尝而已。花匠又把葡萄送给了一位少妇,她有点意外,而她的丈夫则在一旁一脸的警惕。看样子,他极不欢迎花匠的到来。花匠又把葡萄给了一个过路的老人,老人吃了一颗后,摸了摸白胡子,说了声“不错”,就头也不回地走了。花匠很高兴,他终于找到了…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到英国打洋工,在伦敦的街上看到有不少人推着小车叫卖热狗(HOT DOG),能在异国他乡吃上“和尚都跳墙”的狗肉,自然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等我买了一个热狗一吃,才知道原来无非是面包夹香肠,味道也一般。我问卖热狗的小伙子:“这热狗里哪里有狗肉呀?”他惊讶地说:“小狗那么可爱,怎么能吃呢?”后来才知道热狗就像我们中国人吃馒头、包子一样普遍。  相似文献   

9.
从前有两兄弟特爱吹牛。有一次,哥哥说他吃的馒头最大,弟弟就说他吃的包子最大。怎么个大法?几十个人吃了三天三夜还没吃到馅儿,就在他们挖着吃的时候,发现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离馅儿还有三十里。  相似文献   

10.
萌芽     
在院子里乘凉,老是看见邻家一个小男孩吃葡萄时把葡萄核埋在一个装满土的花盆里。起先,我并不在意,看久了,便问:“你怎么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 ?”   “我想种出葡萄来。”他头都不抬。   “可种葡萄是用葡萄藤插栽呀,你这样种不出的。”   “知道。”   “那你干吗还这样 ?”我好奇了。   “种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吗 ?我想创造奇迹。”孩子抬起头,眼里贮满了希望。   过后,总看见男孩精心地为他种下的葡萄浇水,然后就蹲在花盆前发呆,眼中尽是希冀,以至于院子里其他小孩子叫他去玩,他也不理。显然,他沉浸在他的希冀里…  相似文献   

11.
方老师:我在这里打扰你一下,想问你一个问题:不管是考试还是作业,我都是因粗心大意而得到一个又一个红又,成绩不断下降。我想政,可每次都是嘴上说说而已,怎么改也改不了。希望方老师能告诉我怎样才能改掉这个缺点。潘海萍1998年5月3日活海萍同学:有一次,我走过一家店铺门口,看到有人在门口的广告牌上用红漆写字。字写得很大,只两个:洒饭。洒饭?什么玩意儿?是一种新式的饭,还是把饭洒到什么地方去?我朝店铺一瞥,明白了,我就跟写字的人说:“西字当中要加些东西哩!”原来,他把“酒”字写成“洒”了!这说明什么呢?是写字…  相似文献   

12.
王路 《大中专文苑》2014,(11):57-57
小时候,我挺不喜欢我爸的一个习惯:每天早上醒来,穿了衬衣,靠在床头,盯着电视机发呆。电视机是关着的,他就那么坐着不动,足有半小时之久,等到我妈把饭菜端上桌子,一遍遍说菜都凉了,他才起身。我问老爸:“每个人早上起床都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他猜了刷牙洗脸叠被子甚至穿鞋,我说:“通通不对,是睁开眼睛。”老爸笑了:“我睁开眼睛半小时还没起床呢!”我摇着脑袋叹息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走开了。  相似文献   

13.
一只小小的蜗牛在高大的葡萄藤的根部向上望着。那看不到尽头的葡萄藤让人感叹不已,但它并没有犹豫,果断地爬上了葡萄藤。爬啊爬啊,葡萄藤长出了新叶开出了花,结出了一粒粒的葡萄;爬啊爬啊,那葡萄由青变红,由红变紫。在蜗牛心中,葡萄是它唯一的梦想。它为此而努力,尽管会迷路,会被嘲笑,会有重重阻挠,但它相信再遥不可及的梦想,只要努力就会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我挺不喜欢我爸的一个习惯:每天早上醒来,穿了衬衣,靠在床头,盯着电视机发呆。电视机是关着的,他就那么坐着不动,足有半小时之久,等到我妈把饭菜端上桌子,一遍遍说菜都凉了,他才起身。我问老爸:“每个人早上起床都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他猜了刷牙洗脸叠被子甚至穿鞋,我说:“通通不对,是睁开眼睛。”老爸笑了:“我睁开眼睛半小时还没起床呢!”我摇着脑袋叹息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走开了。  相似文献   

15.
一天,我要吃巧克力,爸爸妈妈说:“先干完事再吃!”我忍不住,就拿了一个巧克力准备偷吃,突然,从巧克力里蹦出一个小黑人,他笑嘻嘻地说:“我把你变小,带你去我们的王国。”话音刚落,我就变得只有一粒芝麻那么小。一  相似文献   

16.
花匠     
《家教世界》2015,(9):18
有位花匠,他家院子里的一株葡萄藤今年结了不少葡萄,花匠很高兴,便摘了一些送给一个商人,商人一边吃一边说:“好吃,好吃!多少钱一斤?”花匠说不要钱,商人不愿意,坚持要给钱。花匠把葡萄送给了一个当干部的,他接过葡萄后沉吟良久,问:“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花匠再三表示没有什么事,只是让他尝尝而已。花匠又把葡萄送给了一位  相似文献   

17.
张天行 《课外阅读》2009,(18):26-27
齐国有个有钱的人,家财积蓄很多。他的儿子很愚蠢,做老子的又不教育他。一天,艾子对那个有钱人说:“您的孩子虽然长得不坏,可是不明白人情世故,将来怎么能管家呢?”那人生了气,说:“我的孩子很聪敏,哪有不明白人情世故的事呢?”艾子说:“不用考验别的,只要问您的儿子吃的米打哪儿来的,他若是知道,我就承担说瞎话的罪过。”那人就叫了他的儿子来问,他那孩子笑嘻嘻地说:“我怎么会不知道这个呀,往常每次都是拿布口袋取来的嘛。”  相似文献   

18.
沈跃春 《科技文萃》2005,(10):96-99
虫儿该不该吃卷心菜 13世纪,在土耳其人纳塞阿丁的菜园里,园丁甲发现卷心菜上有害虫,他就去捉害虫.但园丁乙却说:"放了它们吧,虫儿也有吃菜的需要."于是,两个人争吵起来.这时,纳塞阿丁和他的妻子恰好走了过来."你们为什么争吵?"纳塞阿丁问.园丁甲说:"我说应当消灭这些害虫,因为它们吃掉了您的卷心菜".纳塞阿丁答道:"你说得对."园丁乙说:"我说应当放了它们,以满足它们的需要."纳塞阿丁又答道:"你说得也对."这时,纳塞阿丁的妻子困惑了:"他们俩不可能都对呀!"纳塞阿丁再次答道:"你说得还对."  相似文献   

19.
教师以幻灯显示下面两个句子:1.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摘下葡萄让你吃。2.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搞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师:这两句话有什么相同之处?生:都是写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师:仔细读一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生:第一句比第二句少了“准会”、“最甜的”两个修饰语。第一句说“让你吃”,第二句说“让你吃个够”。师:(在上述词语下标上“·”)“准会”还可以怎么说?生:一定会,肯定会。师:维吾尔族老乡是随意摘几串葡萄给客人吃的吗?生:不是。师:你从哪儿可以看出?生:从“最甜的”这个修饰语可…  相似文献   

20.
一位语文教师讲过这样一件事,他给学生举一个比喻的例子:“月牙儿弯弯像什么?”学生争相回答,有说像小船的,有说像镰刀的,回答虽然都不错,却没有跳出书本上学来的那些知识。在他的启发下,一个学生回答说:“月牙儿弯弯像香熊。”这一下,不但引起哄堂大笑,而且他还听到学生小声嘀咕:“嘻,月牙儿像香蕉?”“哼,她就知道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