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伯苓,1876年4月5日生于天津,曾就读于北洋水师学堂.学习系统的近代科学文化知识,接受比较正规的新式教育训练.1898年严修礼聘张伯苓主持严氏家馆,这是他从事教育工作的开始,其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子中学和南开小学等,使南开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第一个成功的范例,被胡适称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  相似文献   

2.
张伯苓,1876年生于天津,他是中国奥运的先驱者、南开大学创办人及首任校长.张伯苓先生对教育事业的贡献,首先在体育.中国近代教育家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像他这样倾心体育、精通体育.张伯苓堪称是"中国注重体育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3.
本书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张伯苓先生是著名教育家,体育家;作为20世纪中国教育体育界一代宗师,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他创办了南开系列学校(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等),培养了以周恩来、陈省身、曹禺等为代表的一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张伯苓50年呕心沥血,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被誉为“南开之父”。但在建国后,这位担任南开校长近30年的七旬老人却受到南开师生的冷遇,甚至有同学把他视为“战犯”。那么,张伯苓缘何受到南开师生的冷遇?这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相似文献   

5.
曹凯 《兰台世界》2012,(10):9-10
张伯苓亲历了西方各帝国不断侵占中国的领土以及目睹清朝晚期政府的腐败无能,决心以教育实现救国.作为著名教育家,张伯苓精心创建"南开",为第一任校长,他在中国首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念,率先提出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理念,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子中学、南开小学、重庆南开中学等多所以校风良好而著称的学校,培育出周恩来、梅贻琦、曹禺等杰出的南开学子.  相似文献   

6.
士东  建中 《湖南档案》2011,(9):44-47
张伯苓先生是南开大学的创办者,为人忠厚谦虚,颇有人缘。他于1948年7月出任国民党考试院院长  相似文献   

7.
士东  建中 《档案时空》2011,(9):44-47
张伯苓先生是南开大学的创办者,为人忠厚谦虚,颇有人缘。他于1948年7月出任国民党考试院院长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是南开大学百年华诞,也是南开大学图书馆建馆100周年。始建于1919年的南开大学图书馆是中国最早的民办大学图书馆,1927年,古稀之年的卢木斋先生捐资10万银元兴建南开大学图书馆,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张伯苓将该馆命名为"木斋图书馆"。"木斋图书馆"是一座圆顶欧式建筑,占地920平方米,可容纳300多名读者,兼具美观、实用、坚固于一体。抗日战争时期,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成立联大图书馆,创造了中外图书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黄钰生先生诞辰100周年.黄老离开我们已经8年了,一副睿智学者的音容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黄老一生从1925年起作为爱国教育家张伯苓的得意门生,效命于南开大学,致力于教书育人,1952年由于冤假错案,不公正地发配到天津图书馆,除了十年浩劫外,一直任馆长、名誉馆长,直到逝世.  相似文献   

10.
日本侵略者在华北沦陷区的奴化教育罪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 7年至 1 945年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全面侵略战争 ,也包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其在沦陷区对中国青少年的奴化教育 ,用心险恶 ,手段卑鄙毒辣 ,给中国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严重危害。日本侵华 ,中国国土沦陷 ,敌人利用飞机、大炮疯狂炸毁、烧毁学校校园和各种设施。举例来说 ,1 93 7年“七七事变”后 ,天津形势日渐紧张 ,7月 2 9日 ,日本的轰炸、炮击主要对准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小学。这天拂晓 ,驻海光寺日军开炮 ,第一炮击中河北省政府 ,第二、三炮击中南开大学木斋图书馆圆顶 ,楼馆被压塌。随后多炮齐发南开大学各建筑物。同时有日…  相似文献   

11.
邵晓军 《兰台世界》2012,(13):12-13
张伯苓(1876—1951),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先后创办了南开系列学校,也是最早将奥运概念带入中国的先驱人物,被人们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张伯苓崇尚奥林匹克运动是有着深刻渊源背景的,他力主中国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并以切实的个人实践推动了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快速发展和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2.
正当年一起在胡同里打球的玩伴,一起经历着时代变迁。多年之后一个成为了国家总理,另一个成为了中学老师。73岁的天津老人李溥和温家宝认识60年,他如此概括对温家宝的感情:非常敬重,非常信赖。在他眼里,"发小"温家宝是个怎样的人?马年春节的前几天,和很多退休老人一样,73岁的李溥要跟老伴儿忙活着置办年货、收拾屋子,等在北京生活的儿孙三口回天津过年。这个在南开中学任教了将近30年的老人是温家宝的"发小"。他收藏着一袋子"材料"都是温家宝赠予自己的书籍、纪念本和亲笔  相似文献   

13.
张伯苓是我国著名高等学府南开大学的创办者,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和爱国运动的支持者。本文探讨张伯苓体育教育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以及产生的影响和教育启示,以期对先生的体育理念有更深层次的剖析与理解。  相似文献   

14.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梁吉生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著名学者张岂之指出,20世纪我国教育家群体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两位:一位是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一位就是创办私立南开学校的张伯苓。他们是为中国开辟现代教育的先驱者,他们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立下了丰功伟绩。梁  相似文献   

15.
张伯苓:中国私立大学的拓荒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在中国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当初的大学,主要有国立、教会、私立三种形式。办大学需要大最资金.而学校又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因此私立大学要比国立大学、教会大学难办得多。在这方面,张伯苓创办的私立南开大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司徒雷登曾给张伯苓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创办私立大学,张伯苓是一个拓荒。”  相似文献   

16.
李松 《出版史料》2006,(1):64-64,65,66
1931年4月,徐悲鸿从南京到北平,路经天津,应邀到南开大学讲演后,与校长张伯苓谈起泥人张的艺术。随后,张伯苓陪他先到严修(范孙)家看了泥人张第一代张明山所作的两件喜容(肖像),之后,又同去估衣街同升泥人画庄,购得民俗类作品卖糖者一、买糕者二、卖卦者一、胖和尚二。徐悲鸿回到南京后,写了《对泥人张感言》一文,刊于1932年上海《大陆杂志》第一期,成为评价泥人张艺术的重要文献。泥人张的高度写实技巧,令留学欧洲归来,以倡导现实主义为己任的徐悲鸿感到犹如他乡遇故知般的惊喜。徐悲鸿评价张明山为严修先人严振、严仁波所作的两件肖像作品…  相似文献   

17.
关于近代教育家张伯苓的书籍出了很多,电视剧更在去年热播,但记叙他逝世前后的文字却极少,即使有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前不久,我查阅了天津市档案馆档案,发现了记叙1950年张伯苓重回南开、周总理吊唁张伯苓和张伯苓追悼会的三件珍贵档案,算是正说张伯苓的最后时刻吧!  相似文献   

18.
唐明照;新中国的第一位联合国副秘书长,美国加州大学历史系的高才生。他长期在大洋彼岸为党的事业艰苦奋斗,曾与冀贡泉老先生(现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冀朝铸之父)共同创办蜚声北美的《美洲华侨日报》。其夫人是天津学界的优秀排球运动员,后来成了一位知名的幼儿教育家。 中国第一位联合国副秘书长唐明照和夫人张希先是一对有着不寻常经历的华侨夫妇。他们都出生在广东省。原名唐锡朝的唐明照是恩平人,张希先祖籍开平,不过她在广州出生。比夫君年轻两岁的张希先出身于一个华侨世家。祖父是一位医技精湛的老中医,早年只身飘洋过海到美国谋生。父亲张襄培少时自修中医,后到美国帮助希先的祖父悬壶开业。再后来,他转而向农业发展,以种植美国特产芦笋起家,成为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很有名的芦笋种植场主。近代中国农村种植芦笋的技术就是从张襄培的种植园里引进来的。张希先的母亲不久后携希先赴加州投奔父亲。赤诚爱国的父母力主子女回国学习中文,以冀时刻不忘祖国。事也有巧,父亲此时适与到美国侨界募捐的著名教育家、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相遇。交谈之后,张伯苓先生提出天津有南开女中,希先可到天津求学。于是,年方14岁的张希先独自乘海轮闯  相似文献   

19.
<正>严范孙(1860—1929),即严修,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毕生致力于革新封建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严范孙原籍浙江慈溪,历任清末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和学部左侍郎。1919年与张伯苓一起创建南开大学,被誉为"南开校父"。一、立志维新的"严翰林"严范孙出生于1860年,正是中国的多事之秋。鸦片战争的阴霾还没有散去,中国又遭受到西方列国的连续入侵。少年的严范孙就发奋读书,立志救国。  相似文献   

20.
张伯苓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体育,尤其是奥运会。因此,张伯苓也被誉为中国奥运之父。1948年,英国伦敦奥运会举办在即。年迈体弱的张伯苓毅然承担起奥运会参赛筹备工作。但是,腐败的政治,最终让他再次梦碎,无缘奥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