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王中平 《健身科学》2005,(11):16-17
阴阳是中医辨证的总纲,阴阳失衡是疾病的根本,失衡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调整的方法有内治和外治,而阴阳平衡是调治的目标。我经过多年对中医内因理论的研究,延伸、发展出一套消除内因,达到内治的理论和方法。我们称它为“心平健康学”。“心平学说”认为:人受制于心,心法于自然;  相似文献   

2.
耳廓是重要的五官之一:听觉器官的外部装置。按中医记载:对于整个人体,耳不是一孤个立的器官,它和全身五脏六腑都有紧密联系。有关耳和脏腑的联系古代文献记载很多,诸如:“肾气通于耳”;“心开窍于耳”;“肝病者,虚则耳无所闻”;“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运用耳廓来诊断和治疗疾病也早有记载。如取蛇蜕塞两耳治疟疾;灸耳后青丝脉治小儿惊痫等等。民间疗法中记载有针挑耳后静咏放血治目赤痛;划针耳围治胁痛、泄泻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女子柔道、摔跤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女子柔道、摔跤运动员大负荷训练后的疲劳进行生理生化监控,周一晨空腹测试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 N)、磷酸肌酸激酶(CK)、睾酮(T)、皮质醇(C) ,同时,运用中医四诊法进行辨证分析,通过纵向追踪分阶段评定,将运动性疲劳分为生理疲劳(PF)及过度训练(OT)。结果:大负荷训练后,无论疲劳与否,舌质舌形大多正常,但瘦薄舌占有一定比例;OT时则出现淡白舌、胖大舌;疲劳时舌苔以薄黄为多,其次为薄白及白厚腻,而无疲劳时则以薄白为主,其次为白厚腻及薄黄。中医分析显示,运动性疲劳以气虚和阴虚为主,同时不同程度兼夹湿浊或气滞等。病位分析显示,主要在脾、肾、心、肝,不同证型之间Hb存在显著差异(P<0 .1 0 ) ,以气血双亏型最低;BUN及CK气虚型偏低,而气阴双亏型偏高,不过各证型间差异并无显著性(P>0 .1 0 )。统计各型间BU N/Hb比值则差异有显著性(P<0 .1 0 ) ,其中气虚和阳虚型比值低,而气阴双亏时最高。主要结论:女子柔道、摔跤运动性疲劳以气虚和阴虚为主,病位主要在脾、肾、心、肝,不同证型与Hb、BUN、CK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药调节机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运用中医药原理,对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发展、辨证分型、五脏调节和方药筛选规律进行探讨。认为运动性疲劳有健康性疲劳、亚健康性疲劳的发生过程,并发展成慢性疲劳综合症;根据整体功能态的改变可分为肝气郁结型、肝脾不调型、气阴不足型和湿热内生型;调节机制以肝为核心,有赖于五脏功能协调;根据辨证立法和以法选药的原则,筛选了缓解和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常用方药。  相似文献   

5.
更年期综合症的中医治疗机理 中医认为女性在绝经前后肾气日衰,天癸将竭,冲任二脉逐渐亏虚,精血也日益不足,从而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归根结底是受肾虚的影响,可表现为肾阴虚、肾阳虚或阴阳两虚。肾阴虚则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可导致心肾不交,因而出现潮热盗汗、失眠多梦等症。与此同时,肾阴不足还会导致无法涵养肝木,可致肝肾阴虚,从而出现焦虑不安、烦躁易怒等症。而肾阳虚则不能温煦脾阳,可致脾肾阳虚,并出现脾胃方面的症状,比如食欲减退等。  相似文献   

6.
刘昕昱 《冰雪运动》2007,29(6):63-65
我国短道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的中医性诊断还处于空白阶段,运用祖国传统的中医理论与方法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对促进我国短道速滑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和疲劳症候分型的理论,结合短道项目训练实践,提出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中医疲劳分型、常见的疲劳症和诊断标准,揭示了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理和运动性疲劳辨证施治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顺:心生于性,意生于心;意转为情,情生为妄。逆:检妄回情,情返为意;摄意安。心归性地。即意念情志的纷杂为顺,净化返朴为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所谓“顺去生人生物”,为顺三关;由形化精,精化气,气化神,神化虚,此所谓“逆来成佛成仙”,为...  相似文献   

8.
中医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中医的辨证理论基础之一.通过四诊,掌握了辨证资料之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与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为八类不同的证候,称为八纲辨证。  相似文献   

9.
三昧真参法     
李兆生 《武当》2005,(1):3-5
衡量正宗与散流的标准是"三昧真参法"。 "三昧"指什么?三昧就是精、气、神。不光是练功、修道,中医治病人,享尽天年都离不开精气神。小腹里是元气、精,颅腔运化的是神,在精神之中往来者为气。精、气、神在体内各有各的位置,并相互转化,所以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但在我们传统的内容里边,神传的修为是"化神为气",然后是"炼气还精",这个就是说,是人再造精神。  相似文献   

10.
“牛奶乃牛之血液所化,其味甘,其气微寒无毒,甘寒能养血脉,滋养五脏,故主补虚赢止渴。”中医《本草经疏》早有记载。两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也指出:“牛奶是最接近的理想的食物。”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中药益气养阴补肾方剂对运动训练导致的低血睾酮的作用,将40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训练对照组、训练补充丙酸睾酮组与训练补充中药组,进行为期6周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益气养阴补肾方剂可明显改善运动训练导致雄性大鼠低血睾酮水平,其机制可能是益气养阴补肾方剂通过提高血清 LH 水平刺激睾丸间质细胞进而增加了睾丸组织中睾酮的合成与分泌。  相似文献   

12.
杨建成 《湖北体育科技》2014,(12):1097-1098
通过考察阴阳学说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轨迹,认为阴阳学说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特别是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阴阳学说也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3.
休闲体育由于受特定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体现着儒、道、禅文化的特色。儒家的刚健有为和忠恕之道,道家的顺任自然和天人合一,禅宗的平常心,以及中医的阴阳调和理论,均在休闲体育中得到了深刻的彰显。因此休闲体育不仅是一项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运动,更是中国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值得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以哲学的对立统一、生命科学的阴阳、平衡理论以及中国古典一些思想家的学说为指导,结合太极拳运动的特点,论述了太极拳运动的科学机理,进而揭示了太极拳对提高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太极思维是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所蕴涵的阴阳对立统一、万事万物平衡协调、互相包容和滋生及由内及外的整体观等,对班级管理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太极思维有助于协调班级管理中集体与个人、老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等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班集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动静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人体生活中始终离不开动与静两种状态,动与静是辩证统一的、中国传统养生学认为,动与静和阴与阳的密切相关的,在养生保健过程中,应当做到动静结合,劳逸适度,养心调神,以静为主;形体保健,以动为主;心神宜静,形体宜动。  相似文献   

17.
中医理论与中国传统养生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养生体育是中医养生学的内容之一,是运用中医阴阳、精气神等学说加以阐发,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受到启示,进行总结,不断发展。探讨中医养生理论与传统养生体育的关系,旨在推动我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强化训练导致疲劳的大鼠模型,用形态计量学方法,分析了运动疲劳状态下,大鼠心室肌线粒体和肌原纤维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应用理气扶正中药复方对改善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结果表明:理气、扶正类中药“体复康”能有效地改善心肌的供血和供氧功能,并有效地减少运动应激对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中华武术与《易经》的渊源关系进行研究,认为阴阳、五行、八卦三者结合而集大成的《易经》作为中华民族思想的源头,对中华武术思想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武术,中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吸取了易经哲学思想,即"天人合一"整体观、阴阳辩证观、八卦哲学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和思想观念,成为中华武术几千年来不断发展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是一项合乎人体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也是集导引、经络、阴阳学说于一体的运动。文章主要从内景方面阐述太极拳运动健身防病的作用,以便更多的太极拳爱好者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