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作文课一直让学生厌烦、教师头疼。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生活经验欠缺。表达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的传统作文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写作状况,从而对作文产生了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针对这种隋况,我依据新课标精神,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大胆尝试主体性作文教学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强化其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作文课堂的主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准题.不少学生畏惧、厌烦作文,下笔无言,一写就头疼;写出来的作文枯燥乏味,抄袭沿用、"假大空"严重.写作文被不少学生视为苦差.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用手中的笔写出无穷"趣味",是所有语文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张杰 《考试周刊》2011,(19):64-64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一些学生厌烦、恐惧写作,作文时无话可说、胡编乱造。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作文呢?这是所有语文教师都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课改理念告诉我们:作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于写作,善于写作。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我认为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篇作文,注重学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在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前提下,“用赏识的眼光来点评学生的作文”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由厌烦写作到盼望写作,进而爱上写作。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重结果而不重过程,这可能是作文教学劳而寡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作文教学的关键,不仅在于让学生写出一篇作文,更在于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逐步把握写作要领,从而达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作文教学要致力于关注写作过程和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  相似文献   

6.
李炜 《语文天地》2012,(19):25-26
高中作文教学变得越来越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写作状态,对作文产生厌烦心理和畏惧情绪是其主要原因。因此,笔者打破常规的"教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这传统的作文教学三部曲,探索学生喜欢  相似文献   

7.
王明 《黑河教育》2014,(1):32-32
正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不少学生畏惧作文,厌烦作文,导致写作时下笔无言,抄袭现象严重。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具有适应当前社会的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一、向生活开放,课堂教学要充实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生活充实了才能写好文章,这充分说明了作文教学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的重要性。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全景  相似文献   

8.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作文指导的继续,是作文讲评的基础。传统的作文,学生每两周写一篇。教师对作文的处理往往要经过"教师布置——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过程。教师批改的方  相似文献   

9.
李炜 《语文天地》2012,(10):25-26
高中作文教学变得越来越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写作状态,对作文产生厌烦心理和畏惧情绪是其主要原因。因此,笔者打破常规的“教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这传统的作文教学三部曲,探索学生喜欢的写作教学形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从阅读中抓有利情趣,相机作文。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是名作。让学生学习名篇佳作,进行尝试性的模仿或读写课文情节,能打破单纯传授语文知识与作文教学绝然分开的传统教法,使学生把阅读与作文结合起来,使学生首先去掉怕作文的“厌烦”情绪,从而萌发写作兴趣,产生创作欲望。我在语文教学中,始终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在阅读中指导写作,在阅读中指导细节描写,收到一定的效果。二、灵活处理,变换形式作文。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农村中学,长期以来形成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这个模式一般包括四个环节:指导--写作--批改--讲评.其中,除了"写作"是学生"独立"完成外,其余三个环节都是由教师完成的.这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课改理念格格不入.那么如何摆脱这种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呢?……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难,作文教学更难.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单调作文训练中,形成了一个"没兴趣--不想写--写不好"的怪圈.广大语文教师面对作文教学中的问题也一筹莫展.久而久之,形成了学生被逼写作文,教师被动完成任务的恶性循环,作文教学的"少、慢、差、费"也就不足为怪.要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必须做好作文以外的事.  相似文献   

13.
杨矛 《考试周刊》2013,(9):65-66
<正>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所培养的四种基本能力。写作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最为重要部分,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最高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从厌烦写作转向爱好写作?一、积累素材,启发学生的写作思维。鲁迅说:"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我认为这里的"学习"不单指课内的阅读,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要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作文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一种生命活动中自然需求的升华,作文教学的根本就是"人""文"融合。作文必须求真、求实、求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平时循规蹈矩的作文教学,把握好课内、课外的机会,随机施教,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并有感而发,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当深刻认识随机写作的内涵与意义,发挥随机写作的优点,熟练随机写作的训练技巧与方法,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益和学生的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15.
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命题、指导、批改等环节的归纳、总结和提高,是写作指导的延伸和补充。就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而言,不少教师普遍注重学生写作前指导,忽视写作后作文讲评课的组织,认为学生作文评改能力弱,组织学生评改作文费时费力又无功,教师自然而然地成了作文评改活动中的主角,成了学生写作活动中的"裁判员""终结者",把作文讲评课上成了教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独角戏",他们或谈成绩,好文章读几篇;或说缺点,对差习作批评几句……导致作文讲评课上主体失落,目  相似文献   

16.
作文评改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写作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修改自己的作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笔者在写作教学中进行了学生"自改"、"互评"的作文评改尝试。经过反复实践,使笔者体会到,学生自己评改作文对训练其修改方法,培养修改习惯,提高自身写作能力是十分有益的。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讲清评改作文的意义让学生自改、互评作文,教师要讲清修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感." <小学语文新课标>这段话既强调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也对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易于动笔.怎样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呢?我想,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这是一道难题:因为在具体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教师上课时是如何投入,直至讲得嗓子发哑,可是临到学生动笔写作时,大多数学生还是觉得不知怎样下笔.即便是写了,也是不知所云.真正能够按照作文要求写作的,是少之又少.如何改进作文教学,让学生易于动笔,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8.
正2012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的表述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其根本原因是教师让作文的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因此,教学中不要把学生限制在单一的读书学习上,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积累生活中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在写作中不仅言之有物,而  相似文献   

19.
受僵化的课堂教学的长期影响,很多学生的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三股文"盛行。一方面,教师让孩子们学习范文,另一方面,教师为学生作文素材雷同、情节虚构感到烦恼。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偏离生活实际,重形式,重技能,轻立意,功夫花在字词句上,学生缺乏生活现实感觉,并长期处于"被动式作文"中。笔者大胆引入"走"、"转"、"改"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写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中学生越来越感到作文困难,拿到一个题目往往不知从何下手。传统的作文教学总是在低效的困境中徘徊不前,教师怕教作文,面对学生东拼西凑的作文,教师束手无策,如何使他们善于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抒发出来,我进行了如下尝试:一、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必须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创设"良好、宽松、民主"的写作氛围,让学生敢写、愿写,直抒胸臆地写,文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