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4,(2):I0002-I0002
当前,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产学研协同创新”一词第一次写入了中央工作文件。  相似文献   

2.
简要分析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要点与局限,设计出一种以人的创新为核心的螺旋型国家创新体系模型,对推动螺旋形国家创新体系演化的人、技术与制度三个要素分别进行论述,并分析了它们之间内在的相互作用,最后阐明了螺旋型国家创新体系演化的内在机制与动力。  相似文献   

3.
国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措施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各国政府当前最优先的任务之一.各国制定了促进创新的战略和计划,成立了专司创新的政府机构,通过出台计划、减免税收等措施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扩大国际科技合作范围并重视培养和吸引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各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并为中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中国应通过创新管理机构专门化、企业创新政策系统化、国际科技合作全面化、科技人才政策网络化和创新文化建设制度化等措施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进展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探讨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内涵,分析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进展,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宏观管理体制、机制亟需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其他机构对企业创新的支撑亟待加强。文章还提出了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创新活动的执行主体,一个国家的创新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主体如何相互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知识创造和使用的集合体.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即为创新系统主体之间的联系方式,其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及分配机制也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各项机制有密切联系.文章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下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内涵,指出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产、学、研两方或三方联合创新的行为;是系统性的创新行为;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转型正在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尤其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演化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阐释信息技术的演进历程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国家创新体系产生的影响。研究认为:在创新主体方面,主体类型更加丰富多样且主体间形成跨地域、跨组织、高效互动的创新网络;在创新资源方面,数据既是创新活动的核心投入要素,也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工具;在创新机制方面,数字化技术打破了传统以学科、创新链为边界的组织机制,形成一体化融通发展趋势;在创新环境方面,数字化转型带来优化政策、法律法规以应对创新治理、伦理困境及其他风险的新需求。最后,围绕上述变化和特点,在采取敏捷治理方式、促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改进创新组织机制、发展数字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曦 《科技风》2012,(9):208-209
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内的竞争日趋激烈.鉴于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杰出表现,科技创新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英国学者克里斯·弗里曼国家创新理论的提出更是将科技创新概念进一步拓展到了国家层面.本文主要归纳、总结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各自的国家创新政策特色,以期为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化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家科技力量强大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应充分利用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在关联性、国家科技资源布局的区域"根植性"、技术能力的非流动性和技术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等有利条件,借助近年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科技投入加大和国家科技部门条块逐步被打破的良好基础,通过强化体制制度创新、实施区域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建立用户主导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等途径,整合优化区域内国家科技资源,实现国家创新体系的区域化,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形成。  相似文献   

9.
产业创新系统生成机理与结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创新系统在创新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联结企业创新系统和国家创新系统之间的桥梁。通过分析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及条件探析了产业创新系统的形成机理,给出了产业创新系统的结构与模型。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增强综合国力、改变世界竞争格局的决定性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重大战略。比如,2002年欧盟明确提出,欧共体工业振兴的出路在于创建各国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各自国家内部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2004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出台《创新美国》的报告,提出要从人才、投资、基础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使美国成为创新型国家;2005年12月,美国几个参议员联合提出了“2005国家创新法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