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藏茶,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早已成为西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之一。雅安藏茶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和时代发展,雅安的藏茶产业和文化得到了相应发展,但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产业发展内劲儿不足,文化知名度以及政府支持力度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题记行走在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并不需要去争夺人类茶树发源地初始权和最早栽培茶树的初始权,他们知道茶马古道伸向的主要茶山一定是最古老的茶山,一定有茶源。在两条最为古老的原生茶马古道中,滇藏茶马古道伸向云南普洱一带,川藏茶马古道伸向四川雅安一带,都没有伸向印度或世界其他地方的茶山。滇藏茶马古道是最为古老的茶马古道之一。这条古道翻山越岭伸向了古人称之为银生茶山的地带。(唐)樊绰  相似文献   

3.
十九大的召开,开宗明义地宣告和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时代。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子文化,是民族关系的纽带。建设藏文化,对于西藏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的到来,预示着藏文化建设进入了新时代。文章将以新时代为背景,结合藏文化发展现状,探讨藏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介绍了英国的茶文化,包括英国茶的来源、引进、形成和发展以及现在英国茶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藏区作为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段的重要参与者,分别与印度、尼泊尔、缅甸、不丹等南亚国家接壤,是中国与南亚国家交往的重要门户,是联系内外的重要枢纽。加快藏文化传统吉祥图案的数字化进程,有利于扩大藏文化的覆盖范围和国际影响力,有利于藏文化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能够促进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加强藏文化传统吉祥图案数字化建设、大力发展藏文化传统吉祥图案的产业、将传统吉祥图案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对于藏族地区突破资源、环境等重大瓶颈制约、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径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茶文化如茶道、茶艺、茶俗、茶礼之类清新淡雅的片断是人类悠久流长历史中沉淀下的一朵瑰宝,大唐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的推动下,茶文化在社会发展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论文主要从茶的起源、发展及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内容,研究其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内涵及对其他领域的连带作用,引起人们以对本民族文化的共鸣。唐朝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因而对茶饮文化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继而出现的陆羽《茶经》等文字著作是对茶文化发展从饮食到文化的高度总结和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烹煮、品饮乃至于茶具、习俗,使茶文化从纯技艺升华为精神文化,并集中体现在茶道文化这一次生的文化形式,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流芳全世界。  相似文献   

7.
随着西藏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需要多种类、多层次的宣传弘扬优秀藏民族文化。尤其网络在世界各地的大发展,人们对网络休闲、娱乐的极大的需求,而藏式赛马游戏在为人民带来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将对我国藏民族特色文化开发,保护和弘扬的研究起到一定影响。让区内外,国内外人士短时间可操作,了解藏民族赛马文化,弘扬、宣传西藏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安化作为"中国黑茶之乡",具有丰富独特的黑茶文化和旅游资源。融合黑茶文化与旅游产业并探索其发展对策,对打造安化黑茶品牌、提升黑茶战略地位、提高安化旅游知名度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的理论分析,结合安化黑茶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针对性地提出黑茶产业的若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藏区的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藏文信息技术也在快速的膨胀,已经基本形成了藏文化与现代化、信息化以及世界文化共融的场景。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文本校对软件,但是有关藏文本的校对软件几乎没有,这严重的阻碍了藏文化的外向传播,形成了藏文化传播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茶疗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所谓“日饮健康七壶茶,何须本草百味药”,饮茶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更是现代社会人们修身养性、会商交友的常见形式。因此,弘扬和发展中国的茶文化,尤其是茶疗文化,则更是许多民间有识之士的执着追求。任怀瑞就是其中的一位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1.
张威  王林 《科教文汇》2014,(29):95-96
建安贡茶在中国贡茶史上处于极为重要的阶段,就其内涵而言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安这一区域,另一方面是贡茶而非其他贡品,由于北苑贡茶在整个建安贡茶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典型性,故把北苑这一官焙单独拿出来,严密分析其历史演进过程,从而做到知微而见著,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建安贡茶整个体系的特点和特征;通过品种的演变得出其特点变化,从而客观而真实地反映出了历史上建安贡茶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中日茶叶贸易为研究对象,分析日本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认为日本频繁提高茶叶进口标准,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致使我国对日茶叶出口数量和金额上有着明显的下降以及茶叶出口价格上涨,也使得我国茶叶在日本茶叶进口比重中有所下降,可以通过认真实施茶叶农残留标准体系、提高中国茶叶的深加工能力、提高茶叶附加值,构建茶叶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等措施来推动中国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家茶叶出口。  相似文献   

13.
张传庆 《科教文汇》2014,(30):197-199
高校辅导员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又以心理素质为基础和核心,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西藏高校辅导员的115份调查问卷,分析了西藏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现状,并采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社会支持对西藏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有正向显著影响的结论。最后,提出了提升西藏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开展的茶文化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发掘云南茶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下来的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内涵,弘扬民族茶文化,提升、发展茶叶产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六堡茶原产于苍梧县六堡、狮寨及周边地区,是广西历史名茶。近年来六堡茶有了较大发展,但是,目前六堡茶原料茶供应成了六堡茶发展的瓶颈。为了加快六堡茶产业的快速稳步健康发展,文章从六堡茶的品质、六堡茶的生产历史、传统六堡茶原料品种生化成份等方面分析,认为茶多酚及水浸出物含量高的中大叶型品种适制六堡茶,对如何加速六堡茶原料基地的发展,建立完善苗木繁殖和供应体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何梅珍 《大众科技》2013,(5):157-158,123
当前六堡茶需要较长的陈化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茶叶的质量水平,因此探究快速陈化新工艺对于提升六堡茶的质量有着较深远的意义。文章结合实验数据,分析六堡茶快速陈化新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以科技创新为根本,以服务茶农、茶企为宗旨,以成果转化为目标,开展云南茶产业的技术创新研究工作,促进云南茶叶科技进步,提升云南茶产业。本文从茶树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品种选育、茶树栽培研究与示范推广等方面,对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多年来开展的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云南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并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周小涵 《科教文汇》2014,(35):121-122
在我国文化建设中,少数民族文化无疑是一个重要领域。其发展与传播对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对少数民族文化文献英译概况的梳理和研究非常必要。本文聚焦极具代表性的藏民族文化文献的英译,搜集和整理藏族文化有关文献的英译资料,并进行分类,分析其特点和规律,并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林国轩  刘玉芳  郭春雨 《大众科技》2012,(6):125-126,122
文章针对我国工夫红茶发酵适度时间的控制做了总结和分析,着重阐述了科学工作者经过努力创新发明的仪器检测法,同时提出了今后工夫红茶发酵适度时间控制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安徽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晓鹏  王晶亮 《科教文汇》2011,(18):204-205
本文以安徽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资源条件为背景,分析了安徽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现状,通过对现有旅游产品的归纳,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从多行业联手,增加产品文化内涵,设计主题特色旅游线路,引入创意理念,培育茶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