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伴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和终端设备的普及,网络日益成为当下社会舆论的主要源头。对于大学生而言,面对触手可及的网络,他们往往选择网络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大学生网络舆情已成为大学管理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并提出了从构建专业队伍、自觉运用媒体、拓宽信息渠道到完善制度机制四位一体的舆情监测和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时代全面到来,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和引导成为了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新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自媒体对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构成的新挑战,并对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构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自媒体作为互联网的新兴平台,以其低门槛传播广的特点已成为舆情形成和传播的重要平台。通过舆情在自媒体上的起源、传播模式、传播规律这几个方面,探究舆情在自媒体环境中的传播机制。具体研究了舆情的起源,剖析了意见领袖的作用,解读了"核心扩散"这一传播模式,并借鉴了元胞自动机数学模型来拟合,分析了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和"群体极化"规律。对传播机制的研究为进一步维护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提供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14)
新媒体时代,自媒体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要实现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自媒体的良性互动,不仅要努力克服新媒体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要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自媒体的特征紧密结合起来,探索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引导路径。在学校层面,要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育路径,加强对学生理性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引导。在法律层面,要建立健全和完善自媒体传播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探索网络虚拟空间的管理模式,建设健康、良性的网络环境。在社会层面,要建立健全意见领袖的发现和引导机制,建立起及时有效的自媒体舆情导控机制。  相似文献   

5.
孔德鹏  郎玫  史传林 《情报杂志》2022,(11):120-128
[研究目的]随着网络空间的拓展和自媒体的涌现,网络舆情越来越成为政府治理的重要因素。而在网络舆情事件的发酵和传播过程呈现出严重的信息内卷化,即信息出现的自我包裹、重复和无效的现象。信息内卷化的存在会大大降低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研究网络舆情传播内卷化的因果机制并打破是提升政府舆情治理能力的关键。[研究方法]运用CNA方法对网络舆情信息内卷化生成机制及其存在的因果链条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应因果链条的传播机制。[研究结论]网络信息内卷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存在于认知模式、传播模式、发酵模式、政府回应以及媒体炒作等要素组合后的多重并发路径,并进一步验证从网络信息内卷化到政府无效回应之间存在的互构性因果链条。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出现的新问题,在分析高校网络舆情演化规律的基础上,就如何做好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7.
正确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提升管理网络舆情的能力,已经成为校园无法回避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校园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提出了芙蓉区校园网络舆情的基本现状.面对自媒体网络民意的表达,学校也应该本着开明、开放、诚恳的态度,建立起一套有效机制,在危机面前发出有理有力的声音,从而化“危机”为“转机”,达到善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汪明艳  陈梅 《情报科学》2017,35(5):171-176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网络成为突发事件的主要传播平台,也使得网络舆情影响力得到更大范围的扩散和 传播。【方法/过程】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力研究的现状,从研究着力点、研究 方法、衡量因素及评价方法进行评述。然后,对影响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的信息生态链、群体情绪研究进行分 析。最后,从加强政府治理舆情治理的可控性角度,对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力的指标构建情况分析。【结果/ 结论】本文认为,为提高对网络舆情影响力的可控性,应从公众情绪、媒体责任、政府治理加强引导和治理。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的产生使网络舆情发展迅猛,政府应对出现了新挑战。本文在概括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政府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黄鑫  宋宁 《大众科技》2013,(11):135-137
当前,各种微博、QQ、微信已逐渐成为大学生发表舆论的重要场所。大学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直接性、爆发性、隐匿性、表层性以及广泛性等特点,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有效控制和正确处理,对于实现高校校园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应对研究,准确把握其特点,及时防范和管控,掌握和采取确实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形成一套防、管、控机制,有效化解危机,同时做好网络舆情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李中原 《现代情报》2019,39(8):171-177
[目的/意义]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动态监测与防控一直是高校网络安全所关注的焦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精准地预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发生和演化,掌握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发生的动态和规律以便对其进行有效地防控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方法/过程]为此,采用信息获取、数据清洗和信息聚类等网络舆情分析技术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监测流程、监测方法和监测内容等予以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以舆情信息聚类结果为基础,利用人工研判和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升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动态监测效率,进而可以有效地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实施防控。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舆情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社群的舆情体系。对网络社群内和网络社群间的舆情演化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就网络舆情热点信息和网民行为协同演化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网络社群的舆情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马广军  宋珊 《情报杂志》2022,41(2):140-145
[研究目的]当今舆论场尤其是互联网舆论场中难以进行有效、冷静的对话和沟通,互联网媒介及群体传播是这种情况出现的重要原因。[研究方法]基于媒介环境学和媒介学的基本思路,并结合“中美贸易摩擦”等舆论案例分析,研究互联网媒介特性及其传播组织形态的群体化转向,以及由此带来合法化认同向抗拒性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互联网媒介特性构建了“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的群体传播,互联网群体之间的认同是以抗拒性认同为主,而与传统群体相比互联网群体中个体情绪、意见、观点等情感化因素成为了其主要认同机制,情感认同和情绪表达成为互联网舆论场域中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热度,研究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机制,构建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仿真,验证并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和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网络舆情事件中热度的形成过程.分析事件作用、网民作用、媒体作用和政府作用等四方面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给出了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策略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舆情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生网络舆情目前面临多元文化冲击、网络道德缺失、工作体系亟待完善等方面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健全研究生网络舆情的管理引导机制,加强研究生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教育功能,切实保障高校网络舆情的安全、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6.
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对师生员工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移动通讯高度发达的当代,高校师生几乎人手1部手机,网络舆情对其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对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相关主体进行分析,建立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演化的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最终表明提高高校信息公开程度,降低网民的舆情关注度和媒体作用力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在移动环境下应对网络舆情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沙磊  谭竺雯  王俊娜 《大众科技》2012,(12):147-148
近年来,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频发,而突发事件发生过程中在网络上出现的歪曲信息也时有发生,为了防范不良网络舆情的扩散和演化,有必要建立快速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通过对高校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方式进行分析,从而构造出一套适合高校舆情信息监控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以2008-2013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192篇国内网络舆情研究核心期刊论文为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引文网络分析工具Cite Space,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分析2008-2013年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情况,并讨论舆情信息潜在热点、网络舆情预警、网络舆情趋势、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舆情监控等5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思政类微博”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烁 《科教文汇》2012,(6):24-25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微博,微博改变着大学生网络舆论的传播生态。"思政类"微博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微博"时代下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主要平台,通过建设"微博红军"队伍、构建分层分类引导体系、强化议程设置功能等手段,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朝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预期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威  张秋波  兰月新  师喆 《现代情报》2015,35(4):145-149,158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升高,网络拓宽了传媒渠道并打破了信息中心辐射、单向流通的格局,因此,更具活力的网络舆情在社会舆情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本文对网络舆情的制造与传播主体网民进行探究,通过数据分析研究网民群体的规模和属性对网络舆情传播规律产生的驱动影响,分析阐述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支撑对策,为网络监管部门决策也提供依据,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舆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