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益阳城市精神与大学校园文化相互融合。大学校园文化是益阳城市精神的体现。校园文化应当发挥其对社会的辐射作用,引领城市精神的塑造与发展,从而促进益阳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有着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2.
大学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要求之一。现代大众传媒的出现和普及,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促使其向深度化、丰富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本文从概念入手,在分析现代大众传媒在大学校园应用概况的基础上,论述了现代大众传媒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内容,又为之提供理论指导、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与原则.  相似文献   

4.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冲突及解决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多元化是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回避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当代大学校园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既有进步的意味,也兼备困惑与挑战。本文尝试以多元文化理论为基础,从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与文化价值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下大学校园文化多元化及文化冲突的成因,并对解决校园文化冲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试论大学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共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昕君 《科教文汇》2014,(32):195-196
大学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都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两者的融合共建,和谐发展具有现实基础和可操作性。本文试图通过积极探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社区文化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求两者之间互动实践,以达到大学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共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角度,探索基层党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着力点和工作的方式、方法,并以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为基点,分析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内质性特征,阐述了基层党组织在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中的功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学文化主要包含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即大学精神气质、大学校训、大学校园景观、大学文化活动。转型发展中的武警院校建设大学文化,应突出政治性、军事性、个别性等三个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与校园体育文化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与调查发,阐述了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与校园体育文化互动的基础、效果和对策。提出了通过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全面繁荣校园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紧扣"和谐"主题来保障和谐大学校园与校园体育文化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与调查发,阐述了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与校园体育文化互动的基础、效果和对策.提出了通过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全面繁荣校园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紧扣"和谐"主题来保障和谐大学校园与校园体育文化的互动.  相似文献   

10.
马骁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190-190,40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和大学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全局,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校变革的外在表现是各大学纷纷建设新校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大学功能的发挥。新校区校园文化是指大学人在新校区内外部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校园生活方式以及所具有的追求、价值观、信仰和情感表达。新校区校园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它们可分别概括为“意”、“雅”、“和”、“真”四字。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四个方面中,物质文化是基础,行为文化是方式,制度文化是保障,精神文化是核心。新校区物质文化的理想是将校园建成园林,追求高雅、深刻、博大;行为文化方面应尽量克服新校区只住一二年级学生和无教师居住的问题;制度文化方面应有创新地复制原有制度;精神文化方面应创新地继承学校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根据校园文化的相关理论,编制了新建本科院校师生校园文化认知评价问卷,以广西6所新建本科院校为样本,通过试测和正式抽样调查,从师生教学及管理文化、建筑设施文化、学风及管理文化、管理者行为及监督管理文化、校风及管理文化、组织及宣传文化等6个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分析,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向向 《科教文汇》2012,(11):19-20
和谐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协调共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推进高校健康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要着力于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弘扬校园精神文化,健全校园制度文化,彰显校园行为文化。  相似文献   

14.
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寓文化建设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公寓文化客观反映学生的精神风貌、品行修养和价值观念,对学生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不占领公寓,消极厌世的不良文化就会乘虚而入.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寓文化,使学生公寓成为健康和谐的集体.可以增强凝聚力,形成团队精神,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成长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寓文化建设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公寓文化客观反映学生的精神风貌、品行修养和价值观念,对学生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不占领公寓,消极厌世的不良文化就会乘虚而入。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寓文化,使学生公寓成为健康和谐的集体,可以增强凝聚力,形成团队精神,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成长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郭萌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5):511-513,521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办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实现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业务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校园文化建设,应从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增强校园各项活动的文化色彩、增强高校的学术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几个方面入手,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张锦春  张冬水 《科教文汇》2013,(35):68-68,74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从2008年开始在全院举办“英语大课堂”,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创新英语课外学习形式,把文化育人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营造了校园文化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校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佳莹 《科教文汇》2011,(31):158-159
校园文化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它会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一定程度的张扬,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精神、创新意识。文章阐述了在"十二五"新时期下,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努力把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校园文化对高等教育方方面面的影响,并归纳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如校园网、手机、互联网,促进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能够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在高校中进行传播和发扬,有利于形成校园文化特色,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梁燕萍  刘润生 《大众科技》2012,(5):156-157,118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彰显职校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