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产品模型设计与制作是提高本科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的特点,探讨了提高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产品设计与制作能力的具体途径,以有效提高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无碳小车的机构设计、结构设计、加工制作和安装调试等方面出发,阐述了无碳小车的设计制作对提高机械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廖敏 《科教文汇》2010,(34):94-95
产品设计中不考虑工程应用实际是目前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为此,提出项目驱动和多科性综合产品设计实践教学方法。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探讨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把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组织成多科性设计小组,在设计实践中加强知识融合,提高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工程应用实践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特点——电类课程较少,电子方面相关知识基础较薄弱的现象,对电子工艺实习的内容进行了改革。通过改革实践,使学生们在较短的时间里增加了对机电系统的认识,制作出了结合专业特色的机电作品。同时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5.
石平 《科教文汇》2011,(18):79-80
设计制图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现代工业发展对高素质设计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陈海军 《科教文汇》2009,(18):86-86,266
建筑模型是在建筑设计中用以表现建筑物或建筑群落的面貌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手段。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开设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空间的认识与理解;可以增强学生对整个建筑模型在材质表现、手工制作、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这门课程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相似文献   

7.
建筑模型是在建筑设计中用以表现建筑物或建筑群落的面貌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手段。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开设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空间的认识与理解;可以增强学生对整个建筑模型在材质表现、手工制作、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这门课程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相似文献   

8.
以环境设计专业的要求为条件的油画风景写生研究,是为环境设计专业而进行的油画风景写生。写生是把学生从墨守成规的画室"赶出"到生态的环境中,全身心的融入到美丽的自然生态中,去体会环境赋予人类的各种美妙的感觉。环境设计专业的风景油画课程宗旨就在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感知能力,捕捉事物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提高画面的制作能力,使之成为环境设计专业效果图和最初级(高考)绘画的一个过渡。  相似文献   

9.
《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是近几年来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新开设的学科,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技能操作要求,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需要进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0.
谢伟东  招礼军  莫小香 《大众科技》2009,(12):179-180,172
简述生态学与工业生态学的关系,以及生态学专业开设工业生态学的优势。根据专业的特点,充分利用专业的相关课程及本课程的内容设置,从启发式教学方法入手,探讨工业生态学的教学模式,采用三条主线贯穿整个课程的内容,以提出问题-授课-课堂讨论-讲评-总结-实习-课程论文设计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学生电路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电子实习中引入了Altium Designer教学。本文阐述了Altium Designer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现方法和课程的教学效果。Altium Designer教学的引入,旨在利用电脑辅助设计,解决学生硬件电路设计的薄弱环节,同时加深实践操作的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电路设计、制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莹 《科教文汇》2012,(32):175-176
高取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应当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革新原有陈旧的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形成,文章分析了当前本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境,阐明了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目标,论述了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进而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期待对提升本专业的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端文新 《科教文汇》2014,(7):98-98,100
加强校企合作教学,推动高校设计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详细论述了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邀请一线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进校参与教学活动,开展“预约式”专向设计人才培养,将实际设计项目引入实践教学为设计企业提供设计服务、校企共建校内设计工作室等几种有效的校企合作方式,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王平江  张婧 《科技广场》2010,(3):224-225
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制作过程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传递先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周红英 《科教文汇》2014,(5):138-138,142
各种质感的废旧材料能引起中小学生学习手工制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良好的节能环保意识。本文主要针对《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结合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的学习领域展开研究。尝试各种工具、用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应用废旧材料制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从而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的艺术创作能力。将许多潜在着被回收和利用的废弃物,用我们的慧思巧手去将它们“化腐朽为神奇”。  相似文献   

16.
马强 《科教文汇》2014,(31):87-88
创新能力是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基础,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环境艺术设计应该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在教学中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创新思维教育理念,加强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具备创新素质的设计人才。具体结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术交流、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有目的的改进和完善,来提高学生在设计中的创新思维能力,使之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有效提高设计中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吴俊荣 《科教文汇》2011,(36):71-71,99
本文以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叙述了项目主题式课程开发流程:从课程目标及职业能力分析到课程结构的确立,再到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课程资源库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陈彩娣 《科教文汇》2014,(11):189-190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曹静雯 《科教文汇》2013,(29):142-143
本文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为主线,从三点展开分析:①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贴近生活,丰富舞蹈阅历;②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心理,锤炼舞蹈语言;③提高学生的表现力,体验身体,提升艺术修养。让大家了解到培养学生舞蹈编创能力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完善舞蹈的课堂教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发展所具备的基本能力,高等教育要重视实践教学,改进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理论、创新、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