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相对于语言交际而言,通过非语言手段传情达意是更古老、更简便的交际形式。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对交际过程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外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非语言交际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语言交际而言,通过非语言手段传情达意是更古老、更简便的交际形式.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对交际过程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外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非语言交际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美玉 《科教文汇》2008,(1):167-167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非言语是语言交际的补充,人们在交际中,只注重语言交际,而往往忽略非言语交际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行为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作用更大,在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其代替,维持甚至挽救交际顺利进行的作用则更不容忽视。基于我国对非语言行为研究的不完善现状,本文阐述了非语言行为的功能,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非语言行为研究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非语言交际是指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是整个交际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当然也包括非语言交际的能力,我们在教授语言的同时,还应该把非语言交际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中,本文对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庞凤娇 《科教文汇》2007,(12X):43-44
本文以非语言交际为切入点,调查分析了外语课堂中教师对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使用情况。从调查结果看,教师在课堂中基本都运用非语言交际手段。材料分析发现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使用频率与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结果呈正相关。即: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非语言交际手段频率高的,学生对其评教成绩高;反之,非语言交际手段运用低的教师,学生对其评教成绩也相应较低。  相似文献   

6.
浅谈“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虹 《科教文汇》2007,(2):148-148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之问的交际,同时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本文主要论述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起源、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内容和特性及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非语言交际为切入点,调查分析了外语课堂中教师对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使用情况.从调查结果看,教师在课堂中基本都运用非语言交际手段.材料分析发现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使用频率与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结果呈正相关.即: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非语言交际手段频率高的,学生对其评教成绩高;反之,非语言交际手段运用低的教师,学生对其评教成绩也相应较低.  相似文献   

8.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副语言作为非语言交流方式,在人类交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副语言的文化移入问题。  相似文献   

9.
吴娟 《内江科技》2011,32(8):44-44
社会交际可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交际的方式和意义是不同的。通过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有助于人们顺利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唐小娜 《科教文汇》2010,(4):120-120,124
非语言交际跟语言交际一样是人类交际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英语教学中,非语言交际可以从许多方面对语言交际进行配合,起到辅助作用。本文从非语言交际中的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四个方面探讨了非语言交际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方莉  徐春宁 《中国科技信息》2007,(2):206-206,208
非语言交际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课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以传授语言和文化知识为主要任务的英语课堂中。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使用和传授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李子月 《科教文汇》2011,(7):148-149
非语言交际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本文论述了非语言交际的定义与分类,非语言交际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3.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会出现交际失败现象,即使已经掌握外语单词和句法的语言学习者也会出现这种现象。跨文化意识淡薄是交际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交际失败既有语言交际失败,也有非语言交际失败。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结合实例谈交际失败,旨在提高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交际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丁洁 《科教文汇》2007,(8Z):114-114,116
语言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交际,如何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是广大英语学习者热切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以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第二课堂教学的原则,指出实行“课外伙伴交际法”有助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并通过大量访谈和问卷调查证明此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非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手段与形式。本文浅析了非语言交际的礼仪原则,阐述了非语言交际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姚姗姗 《科教文汇》2008,(30):113-113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是外语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丰富教学途径、提升教师素质、鼓励学生、优化教学环境等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对外语教学效果和学生外语能力的全面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梁秋云 《科教文汇》2008,(26):248-248
非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手段与形式。本文浅析了非语言交际的礼仪原则,阐述了非语言交际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与语言交际互为补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人们并没有给予非言语交际以足够的重视,使其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经常发生因非言语交际误解导致交际无法顺畅进行,因而影响交际质量的情况。本文从手势,面部表情,目视行为等几个方面分析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以期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学应通过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对文化意识的渗透,进而建立起学生跨文化的意识并培养学生跨文化的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是共同构成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两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有效策略,使学生正确理解文化现象中的非语言交际的行为和手段,以实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同时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本文主要论述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起源、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内容和特性及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