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纵观长长译河,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文学翻译领域笔绰耕耘数十年,不仅硕果累累,而且提出了有独创性的文学翻译新论,使之成为翻译领域一大系统.其中包括被称之为"美化之艺术"的本体论(三美论)、方法论(三化论)和目的论(三之论)以及优势论,再创论等.本文拟从诗词赏析的角度,去体会许先生《唐宋词一百首》中所体现的其文学翻译理论中"三美论"和"三化论"的要旨,去领略诗译中许先生独创的艺术之美及盎然诗情.  相似文献   

2.
黄萍 《科教文汇》2009,(29):252-252,275
许渊冲教授是著名的诗歌翻译家和理论家,他提出了诗体译诗的“三美”论标准,主张译诗在意、音、形三个层面上尽量传递和保存原诗的神韵。本文首先简述许渊冲教授古诗英译“三美”论,进而对许教授古诗英译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最终对许教授的翻译理论予以肯定,同时指出“三美”论的局限性,主张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3.
孙娟 《科教文汇》2010,(22):50-51
许渊冲教授在实践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提出"三美"论,对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翻译了大量的诗词作品,传播了中国文化,也提高了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本文旨在用"三美论"解读许老英译李商隐《无题》的上片,再现原诗中的"意美"、"音美",看译者如何"戴着镣铐跳舞",指出在诗歌翻译中以"三美"论为指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徐媛媛 《科教文汇》2011,(25):135-136
在文学翻译中,要想体现原作的精神风貌,尽可能地传译作品风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风格可译论和不可译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风格有限可译这一辩证的观点。笔者认为,译者应努力克服可译性限度,再现原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李园园 《科教文汇》2009,(7):250-250,262
《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爱尔兰早期文学英译》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翻译研究描写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玛丽亚·提莫志克(Maria Tymoczko)博士关于文化翻译研究的一部力作。此书通过对早期爱尔兰文学英译作品的研究,介绍了爱尔兰民族利用翻译这一武器来反抗英国殖民主义和文化压迫的过程,由此阐释了后殖民语境中翻译与政治的关系,井开创了殖民地文化研究之路。本文介绍了该书的主要贡献,并提出了我国在这后殖民领域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璐 《科教文汇》2007,(11Z):185-186
黄忠廉教授大胆摆脱传统议论,提出了“变译理论”,为以忠实为主旋律的中国译论研究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但诞生伊始,变译理论便引起学界的一片质疑,尤其对文学翻译中的变译。本文结合一些学者的批评性思考,根据其理论内涵。试图廓清变译的几个规定性特征,从而澄清一些学者对它的不解,并促进这一新生的理论体系更加清晰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余叶盛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163-163,176
探讨了翻译领域尤其是文学翻译中出现的复译现象,提出复译重在超越和创新,而非简单地重复机械翻译。现以市场上两个较权威的《沉思录》译本为例,从微观层面提出译本比较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何晗平 《科教文汇》2008,(34):52-53
关于翻译是否可能的问题,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观点:绝对可译论、绝对不可译论和相对可译论。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必然会造成文化亏损和语言美的损失。因此,语言的可译性是相对的,完全等值的翻译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可译论与不可译论之争存在由来已久。现试从哲学理论、英汉习语翻译实践与文化趋同三个角度对翻译的可译性进行论证,从而证明翻译不仅可译而且对当今世界各国的相互交流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不可译论的根源来于对翻译过程中遇到困难的畏惧,译者应不畏艰难,为译出精彩译文而努力耕耘。  相似文献   

10.
孙媛  张慧琴  赵巧珍 《科教文汇》2008,(32):246-247
本文以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三美”论为指导,从“形”、“音”和“意”三个方面来赏析宋代著名词人李之仪的小令《卜算子》及它的两个英译本,并对其两个英译本进行了尝试性的比较。从而证明,只有再现原诗意美、音美和形美的译文,才能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唐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背景,通过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英译的分析,阐述了许渊冲翻译理论中意美、音美、形美的内涵,彰显了“三美论”对唐诗英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将中国翻译家金陧先生的等效翻译论运用于电影字幕中译西内,探索如何在符合字幕翻译要求的前提下将中国电影中的跨文化现象成功地译为西班牙文。分析过程中笔者将翻译方法分为三类(直接对等;调整语义,事实不变;调整内容,效果不变)并以优秀译作为例验证在不同情形下追求“等效”的不同方式。  相似文献   

13.
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理论在文学翻译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意美”最重要,是根本,是目的;而“音美”和“形美”为实现“意美”服务,是前提,是手段。本文以“三美论”---音美,形美,意美为着眼点,分析了许渊冲,吴钧陶,翁显良和John Tuner四个译本。该理论如果运用得当,不仅能非常指导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同样也适用于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文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为变译正名     
1999年,华中师范大学的黄忠廉教授在申请国家“九五”社科甚金规划项日“变译理论研究”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变译”这一概念,使导“变译”一词第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其实作为一种翻译方式,“变译”早就存在,并被许多翻译工作者广泛使用,只不过翻译界一直不肯承认“变译”的地位,将其等同于“误译”,总让它以“反面教材”的形象示人,笔者认为现在有必要为“变译”正名,主张翻译界应该正确认识“变译”、对待“变译”,重视“变译”研究,本文试从三个角度论述“变译”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黄忠廉教授大胆摆脱传统议论,提出了"变译理论",为以忠实为主旋律的中国译论研究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但诞生伊始,变译理论便引起学界的一片质疑,尤其对文学翻译中的变译。本文结合一些学者的批评性思考,根据其理论内涵,试图廓清变译的几个规定性特征,从而澄清一些学者对它的不解,并促进这一新生的理论体系更加清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正>许渊冲是我国诗歌对外英译的领军人物。他不仅将多部国内经典诗集翻译成英文,还将自己在翻译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凝练成理论,丰富我国本土翻译理论的同时,推动了我国诗歌译介的进程。许渊冲提出了“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他认为唐诗翻译的第一个问题是要传达原诗的“意美”,不仅追求译文表层结构的“意似”,而且在加工处理后能传达诗歌深层内容的“意美”。此外,许渊冲还将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应用到译诗上,认为翻译不应该仅让读者了解原文或喜欢译文的内容,而要发挥译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黄忠廉教授大胆摆脱传统议论,提出了"变译理论",为以忠实为主旋律的中国译论研究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但诞生伊始,变译理论便引起学界的一片质疑,尤其对文学翻译中的变译.本文结合一些学者的批评性思考,根据其理论内涵,试图廓清变译的几个规定性特征,从而澄清一些学者对它的不解,并促进这一新生的理论体系更加清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崔兰 《科教文汇》2012,(10):75-76
翻译是"技术"、"艺术",还是"科学"?这个问题至今难有定论。但无论如何,"翻译学"这个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译界学者所接受,并且大多早已积极投身于"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当中。而中国目前的译学建设不得不说受到了西方译论发展的影响。本文对西方译论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中所引起的问题,即国内译界不少学者所提倡的"中国译学"的建构问题试做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定义了“什么是复译”之后从翻译的历史性角度切入,分别从语言的演进、翻译主体的历史性和翻译过程的历史性三个方面,用阐释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原理,结合实例论述了“为什么非有复译不可?”  相似文献   

20.
李佳 《金秋科苑》2009,(4):208-208
本文在定义了“什么是复译”之后从翻译的历史性角度切入,分别从语言的演进、翻译主体的历史性和翻译过程的历史性三个方面,用阐释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原理,结合实例论述了“为什么非有复译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