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以信息资源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电子治理成为信息时代全新的先进治理模式。从治理理论角度分析了善治的状态,指出电子治理是中国走向善治的有效路径,并对我国电子治理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
治理与善治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的治国理论,很多学者提出我国应该把善治作为我国政府管理改革的方向。本文对善治思想渊源和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政府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治理与善治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的治国理论,很多学者提出我国应该把善治作为我国政府管理改革的方向.本文对善治思想渊源和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政府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电子治理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结合善治的基本要素,对电子治理对实现城市善治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电子治理借助其强大的技术优势,能形成良好的网络治理结构,加固城市善治的合法性基础,增强城市政府治理的透明性、回应性、明确城市治理主体的责任性.从而能够构建有效的城市治理机制,成为信息社会城市善治的理想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社会管理是国家或社会团体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组织调控的活动,使社会系统能够协调发展.本文以善治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了我国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的诸多障碍:体制性障碍、结构性障碍和内生性障碍.提出增量改革的具体路径,要求健全善治治理下“多元”社会管理格局,加强善治治理下社会管理法律建设,优化善治治理下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的具体思路,建立一个包容、合作、持续、均衡的社会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6.
善治视野下的协同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善治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视野下,协同治理正是通过主体间资源和要素的良好匹配,达到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合作关系的最佳状态,是实现从治理到善治的途径。通过分析并重新厘清协同治理概念,指出协同治理的内涵为主体间合作的匹配性、一致性、动态性、有序性和有效性,同时,探析协同治理的观念指导、方法论及技术手段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学术共同体的特征和善治基本要素的分析,将善治理论用于学术不端行为治理。从善治理论视角看,教师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动因主要包括:功利性的价值观导向;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的学术研究精神、研究能力和学术规则意识;不合理的绩效考核与学术评价制度;缺乏健全的监管机制。为实现学术场域中的善治,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应树立“善”的学术共同体愿景,加强职业生涯全过程的学术道德培养,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和严格而长效的学术研究督察机制。  相似文献   

8.
今天的中国正进入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也进入了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日益严峻的全球问题的挑战,化解国内社会转型期所积聚和引发的种种危机和风险,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治理的核心和目标。西方治理和善治理论的引入和传播无疑带给我们启示,同时也引发我们思考:本文将从分析治理和善治理论兴起的原因入手,通过对比中西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的差异来努力探讨并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IT治理的我国信息系统控制与审计体系构建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IT治理与信息系统控制、审计结合起来,深层研究IT标准的有效性,致力于建立善治的、动态的IT治理机制,对传统控制与审计理论进行创新研究,构建结构化、程式化的信息系统控制与审计指南,拓展了传统控制与审计理论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0.
肖晓春 《学会》2007,(1):14-16
环境“治理”是建立在治理和善治理论基础上的对环境的宏观管理,它特别强调公民社会特别是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塑造全面合作的环境治理模式,关键是要从制度层面合理规约政府与民间环保组织的治理边界。  相似文献   

11.
翟帅帅  于军 《内江科技》2013,34(4):174-175
在"善治"理论的视角下,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善治理论作了剖析,分析了将"善治"理论引入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和价值,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了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善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姜丽娜 《科教文汇》2014,(13):169-171
善治能够体现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是新时期世界范围的潮流和趋势。善治是高校行政管理权力向高校教育主体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还政于教的过程,因此应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高校的实际情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的善治理论,将善治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予以实践。  相似文献   

13.
善治能够体现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是新时期世界范围的潮流和趋势。善治是高校行政管理权力向高校教育主体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还政于教的过程,因此应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高校的实际情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的善治理论,将善治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予以实践。  相似文献   

14.
郭跃 《科教文汇》2008,(22):191-192
善治理论作为社会科学的新型理论,已为众多国家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积极借鉴。善治理论对处于转型社会的中国的公共管理改革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善治理论中国化的适用性,并提出了善治理论中国化的渐进路径。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和问题,认为其核心和根本问题是治理结构上的问题,并对国内外有关公司治理(包括银行治理结构)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阐述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深层次治理结构问题,提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治理问题、提高其绩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试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治理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公司股权结构治理效应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治理效应的现状作出了客观评价与判断,并从产权制度安排的角度为如何强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治理效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海晓君 《学会》2011,(3):17-20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也因此又一次迎来了不寻常的社会变革,面对人类社会发展中不断涌现的各种问题,人们不再"各扫门前雪",而是希望并致力于在新的全球治理结构体中寻求解决的途径。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以全球问题引出全球治理理论,在全球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把非政府组织①置于新的治理理论(全球善治)中,赋予其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构建网络化治理体系,实现公共事务的善治,是国际社会科学界特别是治理理论家们十分珍视的价值追求。依据治理理论的观点,政府在公共事务治理中不再是唯一的权威,各种市场的、社会的非政府主体都是公共产品供给不可忽视的力量。治理理论为分析高等教育产品供给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表明在高等教育产品供给中政府的角色重在"元治理",即为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的确立及其运作制定基本的制度规则和治理机制,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与维护。  相似文献   

19.
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治理理论、现代化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概念,对其本质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影响我国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的几个关键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0.
玉苗 《学会》2013,(7):5-12
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文章梳理了"国家-社会"框架中市民社会理论、治理与善治理论、法团主义、"国家在社会中"以及中国本土化视角关于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的研究,为今后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