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苏霍林姆斯基曾经指出:"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为了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是培养合格的听众。"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当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对音乐课进行正确的定位,音乐课成了学生们主课之外的休闲放松课,甚至是同学之间打闹和娱乐的场所。为此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搞好音乐教学,提高小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一、在聆听中畅想音乐对小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并不意味  相似文献   

2.
陈艳 《华章》2012,(12)
创设良好的音乐气氛,是上好音乐课的保证.同时也是实现我们音乐教学目标和核心的重要保障.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没有良好的音乐氛围,那么这堂课就会像一盘散沙,很难组织.为了使学生尽快进入音乐意境,受到音乐感染,捕捉音乐意象,有学音乐的渴求,教师可在教学中结合歌曲的意境、歌曲的音律来创设音乐氛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音乐课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而小学音乐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就是歌曲的演唱。小学生活泼爱动,演唱也是小学生乐于参与和易于接受的形式。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领悟力,为了使学生能够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教师不必要掌握提高小学生演唱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陈晶 《华章》2010,(36)
音乐课,在早些时候又被称之为唱歌课,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音乐课程标准>对于小学音乐"表演"领域中的"演唱"内容标准是:使学生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初步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音乐课中唱歌教学的重要性.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仅应该重视教唱教学,更加要对自己的教唱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音乐课在中学生的德智体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现在的音乐教学课堂来看,音乐课上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之前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传播极广的流行文化,几乎渗透到每一个社会个体的生活中,即使是小学生也不例外.流行音乐的内容纷繁芜杂,许多人都认为流行音乐是不适合小学生欣赏的,而小学生却很喜欢.在学校教学中,小学生也容易表现出喜欢流行音乐而不喜传统欢音乐课的态度,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将流行音乐融入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合理欣赏,明辨是非.对流行音乐,教师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学生在喜爱的音乐中提高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7.
如何上好小学的专乐课了笔者曾就这一问题对益阳地区城镇、农村的几十所小学做过调查,发现不少学校的音乐课,仅仅是教孩子们唱唱歌而己。唱歌固然是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但它并不能囊括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笔者在中师任教音乐多年.也曾多次带杭矛生到小学进行音乐教学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曾有意指导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结合唱歌内容安排一些儿童歌舞活动。这些活动,受到了小学生们的热列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生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且  相似文献   

8.
初中音乐课不仅是学生的"休闲课",也是培养学生音乐艺术的必要课,只有在互动式的教学中,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范围,激发学生的对音乐的兴趣,使被动的教学变为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在音乐课的学习中,能够发现和体会音乐美。本文就对初中音乐教学的互动性,提出了自己一些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小学音乐课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作用,好的音乐课的编排和实施必将给小学教育教学带来轻松愉快以及新鲜的视觉听觉感受.音乐课是小学课程中一门必修课程.《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应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一切学习方式都应该用符合儿童情趣的方式进行.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作起.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由于我们面对的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音乐感知和理解处于低级阶段.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只有不断加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作品美与心灵美的情感共振,用"情感"架起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才能更好地达到音乐教育的总目标--审美教育.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声乐教学活动中孕育与培养小学生健康美好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合唱教学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过程。对于孩子而言,其具有声音比较稚嫩、音域不宽阔、音准不稳、音量小、肺活量也不够等特点。所以,在对小学生进行合唱训练中比较困难,需要教师具有足够的耐心,不断加强学生音乐和声训练,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得到了教育部门与学校的重视,且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感知和表演。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时,也会出现许多问题,尤其是音乐节奏的训练,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针对这种现象,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小学音乐课中音乐节奏的训练提出几点训练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们通常把兴趣看作一把打开通往知识大门和成功之路的金钥匙。在任何学科的学习上,学生也都是有了兴趣才能学得开心。具体到小学音乐教学上也是如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喜好就要首先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深刻而长远的兴趣。同理,要想上好小学音乐课,教师就要在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上下功夫。所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是每个音乐教师都很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沈淑丽 《儿童音乐》2016,(11):66-67
音乐,这是个随处可听、随处可赏、随处可学的好课程.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音乐课是他们充满期待、充满幻想的一门学科.他们希望在音乐课上好好地轻松一下,好好地表现一下.作为音乐老师,应该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特点,让学生们在音乐课中"好好地轻松""好好地表现",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得到"精神养分",这就是音乐教学的"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15.
王小燕 《广西教育》2013,(13):86-86
音乐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中指出:"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据此,我在音乐教学中大胆做出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建立独特的课堂常规,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享受音乐的魅力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课的课堂气氛应该充满艺术之趣。为了体现音乐艺术的特点和音乐课独特的教学形式,我一开始就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例如,上课前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听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是表现情感的教学。在小学音乐课本选用的音乐作品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靠音乐教师去揭示,才能使之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陶治。多年来的音乐教学工作使我体会到,运用多种方式强化音乐课中的情感教学,对于全面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帮助,也是音乐课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一、结合简笔画,创设情境,用诗一般的语言将学生带入音乐的情感世界。 歌词是一种诗化的语言,是一种极凝炼而又富有韵律的语言形式。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歌词的内涵,我…  相似文献   

17.
<正>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聆听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提高学生的聆听能力,是小学音乐教学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良好的聆听习惯的养成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约束。1.创设语言情境,激发聆听兴趣。小学生学习对教师和活动的依赖性较强,学习活动是否有趣,教师态度是否亲切,成为小学生能否认真聆听、能否上好音乐课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初入小学的学生活泼好动,无法营造良好安静的课堂环境。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在重要科目上无法认真完成教学任务,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更是难以提高。为此,小学教师在教课时应及时运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孩子的新鲜感从而引起注意力,尤其是在音乐课堂上。音乐老师会添加打击乐器为辅助工具来引导学生发现音乐课的乐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能力,维持学生在学习音乐时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不断改革,各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音乐课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小学音乐课不仅要教授给学生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陶冶小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新时期发展中获得全面培养。音乐课作为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不仅能让学生学会相关知识,还能让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作者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对新时期小学生音乐教学进行简要探析,希望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在音乐中提高自己,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快乐着、创造着。  相似文献   

20.
在建国以后我们国家的基础音乐教育需要出现新的观念,需要去开拓新的教育方法模式,拥有更多的教育教学内容,时时刻刻让小学生们在一种轻松而且愉快的氛围中提升对于音乐的理解与认知.关于小学音乐的教育,在我国全面推行并且实施素质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后.音乐课的教学能够促进并且十分有利于小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并且能够提升他们对于美的认知.同样的通过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方面的教育可以快速提高学生对于这个社会的认知能力、辨别美的能力.还可以快速地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所以本篇文章是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解析在小学音乐中,对于音乐教学的目标以及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崭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