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永藻 《钓鱼》2007,(5S):33-33
“要想钓得多,必须先打窝”,钓鱼要打窝,打窝就是选择水域某一处作为钓点,撒下诱饵来诱聚鱼群,只有把鱼都“邀请”到钓点,集中到窝里,才能钓到鱼,钓多鱼,这已成为广大垂钓者的共识。打窝在野钓中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谭佛航 《中国钓鱼》2001,(11):26-27
河北李忠义来信称:他在垂钓中也体会到打窝子的好处。可是还有些问题弄不太清楚,如打窝子时抛投诱饵是多一点好还是少一些好;是一次抛投好还是多次好;是在水面抛投好还是在水下倒诱饵好等等,请予解答。 在垂钓中众多的钓友大都会采用施诱打窝的办法招鱼,达到聚而  相似文献   

3.
颜恒 《钓鱼》2010,(10):44-45
按常规讲,钓鱼人到了水边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好钓点撤饵做窝,笔者也是始终按照这一条规律去做的,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像“钓鱼不撤窝,回家没汤喝”、“钓多或钓少,全凭手气巧,咬钩不咬钩,关键窝子是否做得好”、“先喂窝子后钓鱼,脚步轻捷慢慢提”、“舍不得香饵诱不来鱼”……等等这些钓谚的产生,是钓鱼人长期经验的总结,是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的。不过,笔者在长期的垂钓经历中,却摸索出了一条特殊规律,即在选定的钓点上投饵后,利用发窝的等待时间,变“被动空闲”为“主动出击”,  相似文献   

4.
刘莉 《垂钓》2014,(8):22-24
“打窝子”没那么简单 如今,野钓水域的鱼越来越少,窝子就显得愈发重要。窝子的说道不少——形状、形式多种多样,窝料也五花八门,这些暂且不说,咱就说说窝料的形状。 我有一哥儿们,外号“咕咚”,和我一起钓了很多年鱼,他打窝子堪称一绝,铅球大的一团窝料,肯定能“咕咚”一声砸到浮标的位置,因此江湖人称“咕咚”。他每次打一团,量足成分多,诱鱼快速,效果可持续一天。  相似文献   

5.
姜丹 《垂钓》2012,(3):17-17
打窝子是钓友们再熟悉不过的一个程序了。可是钓大鱼的窝子和普通窝子截然不同。普通窝子讲究少喂勤投,少喂的目的是把鱼引来又让它吃不饱,勤投可以保证窝子的持续性。为了保证发窝快,窝料里一般含有一定量的可雾化物质,以便尽快集鱼,还要有少许的小颗粒残留,以延续窝子的可使用时间。而钓大鱼的窝子则不然,它的特点是:窝子重、聚鱼慢、留鱼效果持久。  相似文献   

6.
文子 《钓鱼》2005,(1):36-36
喜欢河钓的人,通常会在钓点的选择上下功夫。在精挑细选好钓点后,我们就可以下窝料了。河钓的打窝与静水中打窝不一样,区别在于流水容易冲走窝中的香味。所以打窝时不妨量少一点,次数多一些。打窝也可选择一次打两三个窝,相距10~20米左右,发现哪个窝子有鱼就钓哪个窝,不太上鱼的窝子就可放弃,这样可找到理想的窝点,增加钓获。  相似文献   

7.
手竿垂钓诱鱼打窝.一般是在钓点投些酒米、稽食之类诱饵。饵料落于水底后散开成平面铺于水底形成“平面窝”。平面窝打窝方法比较简单,是传统钓法最普遍、最常用的打窝诱鱼的方法,钓底层鱼效果较好。但钓中层鱼、上层鱼效果就比较差。有经验的钓鱼人为了提高效率,为了把中上层鱼引入水底聚而钓之,常常在“立体窝”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钓鱼与打窝     
贺建成 《钓鱼》2007,(3S):26-28
虽然钓鱼与打窝唇齿相依,密不可分,但仍有轻重、主次之分。 窝子打中了,鱼好钓,甚至想怎么钓就可以怎么钓。窝子没打中,鱼难钓,甚至根本钓不到鱼。钓鱼高手和钓鱼冠军之所以能力压群雄,取胜之道与用饵打窝有很大关系。因为诱鱼是钓鱼的基础,只有诱来鱼,才能钓好鱼,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因此,如何打窝,如何打好窝(也叫布窝),成为钓鱼过程中的一道“主菜”。  相似文献   

9.
水库水面宽阔,鱼密度小。在水库钓鲤鱼、草鱼,要想丰收,必须做好窝子。所谓“做窝”,就是把红鱼、草鱼县爱吃的食物做成诱饵,连续数天投撤到选好的钓点水域,把本是分散的鱼引诱到窝子里来就餐,这种“诱”,不是为了一时的聚鱼,也不是为了让它们在窝里多滞留几分钟,而是让它们每次光临都一炮方休,高兴而来,满足而去。目的是在它们简单的脑子里逐步建立起条件反射,养成按时到南里就餐的习惯。这是一种“欲取之,先手之”的把戏,为随后的施钓打下一个可靠的基础。选好窝点一个水库中,一些水域集鱼较多,另一些水域很少有鱼活动。…  相似文献   

10.
冬天钓鱼难度倍增,比较容易钓的就是鲫鱼,如果找到一个鲫鱼活动的地方作为钓点,再加上用一些好的窝料来打窝诱鱼,就会大大提高上鱼的效率。怎么挑选一个比较合适的钓点呢?  相似文献   

11.
在垂钓中,投撒诱饵打窝,是钓友们必施的诱鱼手段。除诱饵的诱鱼效果外,打窝的方式是否适合水情、鱼情,也会影响钓获量。近几年来,在我们吉林省辽源地区,兴起一种有效的打窝方法──送窝。送窝,即将诱饵通过水上运输工具,运送到钓点投放的打窝方法。因其具有诱饵集中,在钓点周围形成强诱鱼区,被诱引的鱼群集聚于钓点,发窝后会出现接连上钩的特点,所以倍受钓友们青睐。一、适用范围:大中型水库、湖泊,水面较大、较深的不流动水域。二、适应钓法:海竿、拉礁和长度手竿(6.3米以上)的深水垂钓。三、运送工具:小木船、汽垫子、…  相似文献   

12.
陈保振 《中国钓鱼》2004,(12):20-21
钓友都知道.静水(水库、池塘)野钓需要打窝子.才能把鱼诱到窝内,提高钓获量。所以.如何正确地打窝子,在野钓中显得十分重要。夏、秋季节,水温高,鱼儿四处游动觅食,只要根据当时的水情、鱼情.在水底平整的地方打窝,一般都能诱到鱼,成为一个成功的窝子。但是,在冬季和早春,水温低,鱼儿待在一个地方很少游动,  相似文献   

13.
姜丙利 《垂钓》2010,(8):39-39
这是一个约有三四公里长、二十多米宽、两米多深的排灌沟,按平时诱钓鲫鱼的思路,我准备用药酒泡碎米作诱饵。由于头天晚上在配饵料时酒倒的多了点,以至于碎米抓在手里还水糊糊的。为了多上鱼,我打了多个窝子,而且为多诱鱼,每个窝子里的窝量也有所加大。打完窝子后,我满以为很快会有鱼入窝,可等了半个小时,窝子里却一点鱼星也没有,更别说有鱼咬钩了。  相似文献   

14.
颜恒 《钓鱼》2008,(22):37-39
“钓鱼不撒窝,大都钓不着”、“先打窝子后钓鱼,脚步轻捷慢慢提”、“舍不得香饵钓不着鱼”、“药米打窝,鱼未不走”“诱饵有香味,鱼儿才拢来”、“春钓不打窝,回家没汤喝”、“钓鱼不喂窝,回家没汤喝”……这类钓谚传递的是同一个基本事实:钓鱼必须先找钓点撒饵做好窝再钓鱼。  相似文献   

15.
王志运 《中国钓鱼》2000,(11):11-12
一、诱鱼的几种方法 1.钓饵代诱饵法(即是钓饵窝儿)。垂钓时不需专门打窝,当钓饵用面饵时(颗粒料用塘水泡开后,加适量面探合成团,要松软一些,其他面饵也可),双钩挂饵,一个似大红枣大小,一个似小枣大小,投向钓点即成。因为提竿没有上鱼,钓饵就脱落河(塘)底,再甩竿时又会有钓饵甩落,这些钓饵自然就形成了窝子,鱼儿就会光顾,向窝子聚拢起来。 此法,钓饵与诱饵相同,鱼儿会形成“受食”惯性,无形中起到了麻痹鱼的作用,容易“上当”而被钓上来。 2.钓饵外包诱饵法(即捏饵诱饵法)。是在手竿钓饵外面再捏上一块沉底即…  相似文献   

16.
“窝子”,是钓者在钓鱼活动中所居的地理位置和具体钓点。而对“新窝”和“老窝”的区分,是以“经常有人钓”和“从来没人钓”为条件来辨认确定的。至于按钓事中“七分钓位、三分钓技”这一理论学说,针对一些钓友提出“新窝”强,还是“老窝”好的争议问题,笔者认为,“新窝”和“老窝”都分别存在着以下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陈中春 《钓鱼》2008,(17):28-29
“窝子”,是钓者在钓鱼活动中所居的地理位置和具体钓点。而对“新窝”和“老窝”的区分,是以“经常有人钓”和“从表没人钓”为条件来辨认确定的。至于按钓事中“七分钓位、三分钓技”这一理论学说,针对一些钓友提出“新窝”强,还是“老窝”好的争议问题。笔者认为,“新窝”和“老窝”都分别存在着以下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张小雷 《钓鱼》2011,(15):47-47
要想钓鱼有收获,就得正确掌握诱钓:一是根据鱼种用诱饵喂窝(打窝),把分散的鱼儿聚集到窝子中来;一是根据鱼种使用相应的钓饵,让鱼儿心甘情愿吞钩上钓。只要抓住了这两条,就能钓到鱼、多钓鱼、钓大鱼。  相似文献   

19.
钓鱼人都知道“善钓者必先诱”的道理。特别是在水广稀的野钓中,是否“善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鱼获的多与少。“善诱”,我认为应该包括三个环节,即选窝、打窝和养窝,关于选窝和打窝,前人之述备焉,在此本人不再赘述。至于养窝,是指对已定的窝点进行精心的呵护,使之长时间保持并增强对鱼儿的诱惑力。据笔者观察,对选窝和打窝钓鱼人都很重视,也很讲究,而对养窝却不重视或不够重视。经常看到一些钓者费了很大的劲选定了一个很不错的窝子,却没有钓上几条鱼便无鱼问津;  相似文献   

20.
迷人的草窝     
文子 《钓鱼》2005,(13):28-28
夏秋季节是钓草鱼的黄金季节,我的大部分时间就耗在水库边了。野钓是迷人的,而在这大水面中要钓到鱼,钓好鱼,除了要选择好天气、钓点等重要环节之外,打好窝也是整个钓鱼活动中极为重要一环。窝子打好了,钓鱼就有希望,窝子打得不理想,而你的希望就要打一个大折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