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3 毫秒
1.
心意六合拳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史上是一个独具魅力的武术品种之一.在河南境内又分别在豫西洛阳、豫东开封与周口、豫中许昌与平顶山以及豫南南阳、驻马店等多地进一步形成的流派分支.笔者通过对于心意六合拳所生成、发展的地理、文化、民族等具体的条件与环境进行分析,将其置于具体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之中进行考察与审视,在其孕育和生成、维持它成长与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中,探寻其形成并传承的内在机制与动力,以达到透过传统体育文化事象来剖析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根源之目的,具体阐述文化事象与其所处"文化生态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分析南阳心意六合拳"非遗"项目的发展现状:传承分布,开展情况,"非遗"项目的申报现状,理论研究现状;剖析制约心意六合拳发展的因素;探索南阳心意六合拳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旨在使南阳心意六合拳能够有序传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河南心意六合拳是回族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方式主要有宗教传承、宗法传承和地域传承。研究表明,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清朝对回民的政治压制和回汉矛盾是形成宗教传承的主要原因;宗法思想对回民产生很大影响,直系血缘传承明显多于旁系血缘传承;清真寺促进心意六合拳在本地域的发展,经商活动推动拳术向外地域传承。  相似文献   

4.
心意六合拳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采用调查法等,河南省周口市回民小学创新教学模式,组织创编实施心意六合拳初段位套路,强健了体魄,拓宽了课程内容,传承了本土文化,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为传统武术进校园提供实践依据和参考构建。  相似文献   

5.
心意六合拳是祖国的瑰宝,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修身养性之道和奥妙无穷的技击防身之神用。唐万义一脉的心意六合拳为河南心意六合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保守及历史原因,外人知之者甚少。唐氏心意六合拳是由清季河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牛营小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项目心意六合拳武术特色创建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心意六合拳教学的建议和对策,为心意六合拳在中小学更好的普及和传承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生态观追求的是文化多样性,是一种文化多元的价值取向.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社会转型的演进,使民族传统体育在价值领域、文化领域甚至生存领域等诸多领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进一步使其传承根基受到严重的威胁.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科学性、实施与健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样性战略和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生态性是当代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首要之举.  相似文献   

8.
张云龙 《武当》2012,(10):23-24
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由明末清初时期的河南穆民先哲马学礼先师所创。武林界有八卦刁,太极滑,最毒不过心意把之说。心意六合拳是集实战、养生、观赏为一体的优秀内家拳,它功法合理、内容丰富、传承清晰,是中华武术园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9.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共同体中衍生出来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社会价值。文章首先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的简要分析,以及对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理论概念的阐述,进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得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利弊影响。力图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同时也为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下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也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时代主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价值,在国家层面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在民族层面利于培养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促进民族团结,并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方式包括群体传承和家庭传承,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武术派别的形成必然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总结、扬弃和发展的过程。心(形)意拳被列入中国四大名拳之一,与少林拳、太极拳、八卦拳相当,但让人们叹惋的是形意拳的根戴氏心意拳被形意的光芒所覆盖,日渐脱离人们的眼线,不为人们所了解。进一步挖掘并整理戴氏心意拳使之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得以更好的发展、传承,显得迫切重要。通过研究得出:政府的大力推广与支持是戴氏心意拳发展的坚强后盾,观念的更新是其发展的前提。戴氏要走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大众健身模式,产业化、市场化是其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详细考证了公议拳的历史源流与衍传的基础上,从文化内涵和功法体系两方面分析、整理公议拳的理论、风格特点和练功方法,为山西公议拳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1前言公议拳是我国优秀传统拳种,发源于山西榆次,其雏形是公立拳,是由明末清初十三省总镖头胜英与张茂龙、黄三太、杨香。  相似文献   

13.
河北形意拳的传承和发展为近代形意拳的兴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河北形意拳兴起有其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它不同于河南心意六合拳以教缘、血缘为主构建传承谱系和山西戴氏心意拳局限于宗族血缘的传承体系,而是打破门户界限,以地缘和业缘为主要传承方式,形成了自己清晰的传承脉络体系。河北形意拳传承者在近代社会变革的历史时期,紧跟时代步伐,倡导经世致用。他们著书立说、精研理论,创新了形意拳的传播途径,极大推动了形意拳在近代的勃兴。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对湘西孙家拳传承的文化背景进行研究,探讨影响湘西孙家拳发展的诸多原因,提出孙家拳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和形意拳有关内容之间的联系。方法:运用形意拳有关基本理论和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理论,初步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果: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理论与形意拳的有关基本理论之间有很多共同点。结论:形意拳之五行,即劈、崩、钻、炮、横五拳相生相克,正是这种生克乘侮的阴阳五行理论指导并演变出了博大精深的形意拳文化。  相似文献   

16.
形意拳被列为中国四大拳种,与少林拳、八卦拳、太极拳齐名.但令人惋惜的是作为形意拳的起源戴氏心意拳却渐渐的淡出众人的视野,不为众人所知.虽然众多学者都深入研究过心意拳与形意拳的渊源,可是却没有多少学者谈及戴氏心意拳的发展.虽然政府对祁县戴氏心意拳纳入非物质文化,但他的推广却不是很理想.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综合研究.对山西省戴氏心意拳的发展现状调查分析,通过对心意拳的历史传承、拳术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传统武术产生于中国社会,烙印有中国民族文化痕迹。面对文化全球化,传统武术有其闪光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文章通过审视影响其孕育的文化因素,以找到与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文化因子,从而赋予其现代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并采取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吉首市锻炼人群集中的8个社区的老年太极拳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包括参与太极拳锻炼者的基本情况、锻炼者的练习拳种、锻炼时间、锻炼者的场所、锻炼者的规模及组织形式、锻炼动机等,旨在为社区老年群体太极拳锻炼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