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出了重大部署,文旅产业的数字化发展势头强劲。以数字技术为突破口,加速文旅产业的生态融合和业态创新,势必为文旅业态增长带来新机遇,成为文旅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文章以本溪水洞景区为研究对象,从“为什么融合、如何融合、融合效应”三个角度出发,研究如何构建数字经济影响下“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机制,以加速实现文旅产业的“生态宜居、文旅融合”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推了乡村文旅融合的纵深发展,但由于身份认知不同,二者在发展阶段和功能性质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造成了文旅融合的矛盾。这些矛盾不仅阻碍了文旅融合顺利开展,而且影响了乡村文化建设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在深入分析文旅融合历程与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旅融合的四大矛盾分别为文旅融合中的利益追求矛盾、文旅产业的规则差异矛盾、文旅产品消费特征的矛盾、文旅差异化发展的矛盾。通过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文旅融合的矛盾,有助于为乡村文旅融合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进而合理解决融合中的矛盾点,加速、加深乡村文旅融合。  相似文献   

3.
红河州要建设文旅融合强州,应引入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可极大加速红河州文旅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文章基于产业融合理论,首先阐释红河州文旅文创产业融合的内涵与意义;其次分析红河州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现状与问题;最后提出加强红河州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路径。以期为实现红河州全域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旅融合导向注入传统村落建设,旨在承续村落历史人文生态,实现文旅产业互勉互利格局,为乡村可持续发展议题提供先行示范。从文旅融合内在逻辑出发,以广州市六个典型传统村落为观察对象,通过解释性序列混合研究方法,挖掘语言景观的时间元素特质,探究其如何参与和观照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的内涵建构与价值实现。研究发现:1)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蕴涵历史、怀旧和当代文化时间元素三种类型,其中怀旧文化时间元素的呈现方式多元复杂;2)三者在同一空间建构出四种内涵样式,即文化承续、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与文化变迁;3)文旅收入和消费者文旅体验对应着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实现,不同时间元素在景观中的重新组合使得此类文旅体验契入消费者的身份转换和心理空间;4)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的价值实现,有赖于地方政府的价值预期、细致规划和建设驱动,以及语言景观在场域中所显现的时间元素搭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文旅融合背景下,全面推行旅游品牌建设已成为旅游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文化作为旅游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但如何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构建文化旅游品牌,顺应文旅融合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大课题。结合文旅融合趋势对旅游品牌构建的影响,探讨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策略,旨在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动国家旅游事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旅融合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在2018年组建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了文旅融合发展方向,也标志着文旅融合时代的到来。在文旅融合时代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如何发挥好自身职能价值,做好社会公共服务,并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支持,也成了公共图书馆发展中必须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路...  相似文献   

7.
推动长三角城市群文旅产业的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是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抓手。通过对长三角城市群2008—2018年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度测算及其收敛性检验、空间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发现,该区域文旅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较高,但耦合协调度整体仍较低,且围绕省域核心城市呈现增长极效应。其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存在波动并形成“小圈层”,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区域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但城市间不存在“追赶”效应;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文旅融合的影响作用要强于文化产业。因此,进一步推动长三角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应注重构建联合推进机制,促进区域特色互补,发挥增长极作用,提升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日趋融合,数字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文旅融合的质量,为构建沉浸式场景创造了条件。在分析文旅融合视域下数字媒体设计与沉浸式场景构建相互联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文旅融合视域下应用数字媒体设计构建沉浸式场景的具体方案,旨在为新时代区域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新方向,为应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陇南市处于陕甘川毗邻区的重要地理位置,文旅资源极其丰厚。近年来,文旅产业有了较快发展,软硬件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十四五新起点,陇南市面临的问题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的推进。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将成为陇南市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不二选择。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全域旅游须有明晰的策略应对:统筹市级旅游空间布局,划分旅游产业发展的次级区域;落实科学规划;综合研究全市文旅资源,凝练整体特征,打造陇南文旅基本形象名片;抓住机遇,铸造陇南市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第三极和特色文旅桥头堡。此三者协同并进,必将迎来陇南文旅产业发展新局面,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宁化廊桥文旅资源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廊桥文保宣传力度偏小,廊桥周边群众的文保意识较差;二是廊桥文旅资源的管理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三是用于宁化廊桥文旅资源保护的资金短缺;四是宁化廊桥文旅缺乏创新。为此,提出闽西廊桥文旅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要加大文保宣传力度,强化廊桥周边居民的文保观念,改良廊桥管理制度及其传承技术体制,大力培养廊桥管理人才。要实行廊桥与其他文旅资源的融合开发,推动廊桥文旅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江苏丹阳近年来在文旅融合过程中暴露出以下突出问题: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开发利用欠合理;文旅融合契合点不精准,资源禀赋转化优势未凸显;产业链构建不完整,缺乏产业集聚效应;文旅融合的过程中缺乏"领头羊"的示范引领作用;专业人才相对短缺,创意文化不足等。为全面推进丹阳文旅融合迈上新台阶,应凝聚共识,转变理念;精准把脉,深度挖掘;科学决策,合理规划;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创新引领,内外兼修。  相似文献   

12.
发展文旅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皖北地区文化资源深厚,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基础.立足皖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文化资源特色,深入分析文旅产业要素发展现状,指出皖北地区文旅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仍然采用资源依托型发展模式、文旅产品体系以传统游览观光型为主、文旅产业发展活力不足等方面.在此基础上,以文旅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文旅产业发展模式、优化文旅产业发展投资环境、重视文化创意和旅游科技赋能、升级各类乡村旅游供给要素配置等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世界文化遗产湘西老司城遗址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提炼文化遗产地文旅融合的因素并构建因素间的动态配对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文化遗产地的文旅融合因素包括文旅供给、文旅消费及融合环境,其中,文旅供给是基础动力,文旅消费是直接动力,融合环境是重要保障;文旅供给链和文旅消费链相互交融,并在融合环境的支撑作用下交替演化,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西南民族村寨文化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文化研习价值、信仰重塑价值、精神疗养价值、生态感悟价值、亲情塑造价值、感恩教育价值。然而,多数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简单粗放,并未充分实现其文化价值,只有进行深度文旅融合,以文化元素挖掘拓展研学旅游价值,以文化解析创新满足研学市场需求,以文化主体培育提升研学旅游内涵,以文化氛围营造优化文旅转化方式,才能破解当前西南民族村寨研学旅游重旅轻文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产业化背景下,实现武夷山“道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发展有助于推进“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延伸其在文化市场的影响力。文章阐明了以品牌宣传促进文旅融合、以实践体验加深文旅融合、以广开言路完善文旅融合的武夷山“道文化”文旅融合之路,并从开发与“道文化”造型融合的文旅产品、与“道文化”纹样融合的文旅产品、与“道文化”色彩融合的文旅产品三大维度分析了“道文化”文旅产品的开发路径,以此来更好地推动武夷山“道文化”旅游产品的产业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东部地区沿海县域经济相对发达,也是生态环境敏感区和文旅融合示范区,是努力践行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为此,尝试从生态安全治理、文化建设自信、文旅融合服务等方面,构建县域文化-旅游-生态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以79个沿海县域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权重看,生态权重最大,文旅权重次之;从均值看,生态和旅游类指标得分较高;从地域看,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文旅生态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浙江、山东各县域文旅生态高质量发展评价值次之,辽宁、广东和海南等少量沿海县域的文旅生态高质量发展评价值排在末10位。最后,提出补齐公共文化短板,提升县域旅游公共交通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十四五”时期,文化与旅游将进入深度融合期,扬州应借助评审工作促进文旅融合小镇的建设与发展,助推国际文旅名城建设。扬州文旅融合小镇的评审工作,应做到定性与定量评审相结合,制定体现扬州地方文旅特色的评审指标体系,建立评审专家库与实施第三方评审,健全动态调整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前,宁夏与新加坡在葡萄酒文化旅游合作中存在旅游产品设计同质化程度较高、复游率低、民族特色不鲜明、文旅服务配套尚有改进空间等问题。文章基于集体行动理论框架,以推动葡萄酒文旅行业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深化宁夏与新加坡文旅产业融合与创新为目标,结合宁夏与新加坡在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实践,剖析宁夏与新加坡葡萄酒文化旅游合作的特色合作机制与产业融合效应,以期为宁夏与新加坡在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合作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文旅产业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制约,从5个维度分析出影响文旅产业融合的15个风险因素,以合肥市文旅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DEMATEL方法分析各风险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结合ISM法进一步分析合肥文旅产业融合风险因素的结构,划分出深层因素、中间因素和汇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市场融合风险中心度最高;技术融合风险和组织融合风险是关键的基础性风险;产品融合风险是传导性风险;市场黏合度不足是主要风险结果因素,也是文旅产业融合风险的直接体现。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以推动合肥市文旅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晋城市从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强化旅游市场监管、深化文旅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但总体来看,仍然处于弥补历史欠账阶段。晋城市旅游整体发展水平与自身极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还不匹配,政策扶持、顶层设计、资源开发利用、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旅游市场执法、文旅深度融合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需要在加强部门协作、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持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丰富高质量文旅产品供给、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强化人才支撑和市场监管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