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时期教学中新研发的一种教学模式,新时期的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力。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激发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大胆发言的能力,让学生有更长远的发展。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教师把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说的小组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之间的深度合作,它既体现在课内,更延伸到课外,不是那种课堂上为了临时解决问题或作秀而进行的小组讨论。这种模式的学习有利有弊,本文试论之。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说的小组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之间的深度合作,它既体现在课内,更延伸到课外,不是那种课堂上为了临时解决问题或作秀而进行的小组讨论。这种模式的学习有利有弊,本文试论之。  相似文献   

4.
林革 《数学教育学报》2004,13(3):99-101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旨在针对数学学科的高度抽象性,而采取的小组通力协作攻克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某些“操作误区”——重合作轻个性、重结果轻过程、重主体轻主导、重过场轻探索、重课内轻课外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使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更趋于理性化,更接近合作学习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常讲合作学习,但很多人往往重视的是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而忽略课外的合作学习。实际上,课内合作学习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在搞好课内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适时进行课外合作学习,可以对课内合作学习起到弥补和促进的作用。组织学生在课外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可以使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发展合作精神及合作技能;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明华英 《江西教育》2003,(23):24-24
合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同仁重视。但人们一提到“小组合作学习”更多的是指课内的“合作”,很少关于课外的“合作”。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在课内校内,也可以延伸至课外校外。如学习重量单位“吨”之前,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调查:粮店的大米一袋有多重,几袋大米约重1000千克?水泥店的水泥一袋有多重,几袋水泥重1000千克?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大约几个同学总体重达1000千克?又如学习了求平均数后,可以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相似文献   

7.
曾赟艳 《教师》2013,(31):107-107
新课程英语倡导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在课外也可以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对英语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近几年来的研究发现,教师分组学习教学活动有效性不高.小组成员没有完全参与,分组活动流于形式,合作学习表演化、自由化,讨论随意性大,少数优生垄断了课堂。因此,如何有效高效地展开小组学习教学是一个很值得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段瑞君 《新疆教育》2013,(13):71-71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学生在小组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语言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拓展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学习空间,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创造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学会与别人合作,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本文仅就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开展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英语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在课外也可以起到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对英语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课堂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性学习。数学合作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的培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每个学生都有发言与表现的机会,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了"合作式学习"的教学策略,效果明显. 一、合作式学习的含义 合作学习是一种小组互动、彼此依赖、相互帮助、兼顾个人绩效及完成整组共同目标的教学策略.也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内外通过小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对学习内容展开讨论,讨论中遇到的难题,教师要进行指导,从而使学生高效、快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2.
现今的合作学习有些步入了误区 :教师抛出一个问题 (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 ) ,让前后桌的 4人为一小组 ,展开讨论。一两分钟后 ,教师喊“停” ,请小组代表 (往往是固定的 )站起来发言 ,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 ,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 ,没有充分发挥小组的群体功能。大多数教师可能对合作学习的认识有偏颇 ,有困惑 ,甚至有迷茫。因此为了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必须对合作学习有完整、全面的了解 ,尤其是合作的策略更应心中有数 ,才能充分发挥群体功能 ,使合作学习更科学 ,更合理。所谓“合作…  相似文献   

13.
"合作—探究6+1"教学模式,是依据新教育"构建理想课堂"的理念,通过构建两类合作学习小组,即校内"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和校外"村居实践活动合作小组",实现两种学习模式,即校内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包括6环节)和校外村居实践合作学习模式(包括1环节)。这一学习模式是一个由"校内向校外延伸,课内向课外拓展,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外服务于课内"的学习过程,它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实践、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学定教,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合作学习法在课外学习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合作学习就是通过教师指导的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本文介绍了合作学习法的组成因素。作者将合作法应用到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当中,同时设计了“每月讨论”和“双人研究”两项学习任务。文章讨论了合作学习实施步骤和实现情况,并针对学生的报告反馈和教师的反思对合作法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可以使每位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的发言和表现机会,是构建高效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载体。但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注意讨论问题的难易;二是注意教师角色的转换;三是注意讨论和交流要充分。  相似文献   

16.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都能发掘个人内在潜能,人人都能尝试成功的喜悦,同时又培养了团体合作的精神,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呢?(1)科学构建,优化组合学习小组.(2)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3)课堂上教师要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4)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小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目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设法把"研究性学习"引入高等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研究,结合高职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探索以课内的教学带动学生进行课外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寻找、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构建开展《市场营销学》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整体运作模式,包括课程模式、课外研究性活动以及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  相似文献   

18.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  相似文献   

19.
王燕 《青海教育》2011,(1):90-90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共同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一种既适用又有效的学习方法。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因而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了“教师满堂灌,学生静静听”的陈规陋习。教学实践使教师对小组合作带来的效果深有体会,更加验证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正确理解合作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学习是主体教育实验的教学策略之一,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因此,无论是实验学校,还是非实验学校,小组合作学习都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笔者在和实验学校的接触中发现,实验刚开始,师生热情高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放手让组内学生讨论并注重组间交流,可不久就冷下来了,基本上又恢复原样。老师们认为原因大致为两方面:一是合作学习而无合作的景象。小组内学生参与度非常不均衡,好学生说个不停,困难生成了听众,虽然教师规定学习困难的学生必须先发言,学习好的学生必须后发言,小组汇报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