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书是中国贵州黔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水书刻不容缓。抢救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提升每个人的“文化自觉”。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图书馆负有不可推卸的使命。民族地区图书馆参与水书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行动措施。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实施,为图书馆等社会机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也提出了义务要求。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发挥图书馆在非遗工作中的独特作用,是当前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形势,图书馆应提高认识,充分利用人员、技术等优势,积极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具体工作之中,为推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记录,从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角度来说,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保管与利用工作,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最有力的支持。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可行性,为高校图书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提出了策略。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也是地方高校,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在介绍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传承人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现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实现途径: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在做好地方非遗文化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馆资源、人员等特点,加强与地方各部门的合作,丰富宣传手段,设立文化推广部、建立非遗平台,提高大学生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意识,激发他们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鲜活的文化基因.本文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以及其相关保护机构之一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图书馆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以及公共图书馆参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指出公共图书馆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应起的作用,并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作为存储及传播知识的重要服务机构,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工作中也应担起积极的社会责任。笔者也希望通过本文为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实践,可以用"政府介入""旅游经营""文艺展演"这三个关键词进行大致概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了村落的文化客体化、带来了内发性发展的乡村振兴。今后有必要实现从"政府介入"到"乡村自救"、从"旅游经营"到"村民参与"、从"文艺展演"到"村落认同"的转换,以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由此我们也可以思考在"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及民俗学研究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9.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益于弘扬、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分析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从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馆藏、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等方面探讨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论文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介绍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从时代背景、图书馆社会职能、图书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分析西藏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探讨西藏高校图书馆参与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面对亟待保护的珍贵的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高校图书馆有责任发挥积极作用和自身优势,将保护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明确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来,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参与到保护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中去。  相似文献   

12.
2014年7月国务院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公布,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后申遗时代"。较之前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申报各级各类非遗项目为重心,"后申遗时代"非遗保护最为迫切、至关重要的工作是探讨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何科学有效地传承发展。在此时代背景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语境之下,如何建设多元化非遗保护队伍,以促使不同保护主体形成合力,是今后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同时,在多元社会参与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同模式和路径,也是新阶段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档案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目前大部分传承人年事已高,急需档案部门对他们进行立档保护,建立传承人档案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完整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工作的核心就是传承人档案资源的建设,目前大部分传承人年事已高,急需档案部门对他们进行立档保护,建立传承人档案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完整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宁 《图书馆学刊》2010,32(12):11-13
高校图书馆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信息、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组织与协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作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高校图书馆通过营造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环境、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谈为民族文化研究课题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参与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为"民族文化研究"课题服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的历史使命。我们认为,必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高校图书馆的职责以及高校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构筑高校图书馆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具体来说,高校图书馆可以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引领文化四个方面的功能找寻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钟戈  戚永哲 《图书馆学刊》2014,(3):62-64,74
以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结合全国和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必要性、优势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保护工作应该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引领文化4个方面入手,并加以详细论证.  相似文献   

19.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是以"人"为承载者的活态传承的文化遗产。如果脱离了人民的社会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失去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要坚守人民立场,人民是遗产的创造者、拥有者、守护者、传承者,也应该成为遗产保护传承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相似文献   

20.
付潇 《黑龙江档案》2013,(4):102-102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档案既是人类文化与文明发展的产物,又是最宝贵最直接的记忆资源,它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文化展现和继承的媒介与载体;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又是文化发展与传承的产物,其本身即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对于文化的记录、传承、研究和保护,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从档案工作的角度来说,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保管与利用工作,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最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