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网络全球化的发展,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研究成为高校教育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有效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不仅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实现高校为社会发展培育健康向上的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所产生的影响,提出在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新媒体时代下,各种信息的传播渠道相对于传统媒介的传播有所增加。新媒体日益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传播模式,逐渐波及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思想领域。对大学生生活的渗透也是无处不在,这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是深刻的、复杂的、全方位的。我们将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渠道与政治社会化结合起来,探索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加强大学生公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思政工作者的职责。然而大学生中存在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的不对称现象,它根源于社会、网络、教育以及其自身认识等方面因素,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采取措施重视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加强大学生公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思政工作者的职责.然而大学生中存在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的不对称现象,它根源于社会、网络、教育以及其自身认识等方面因素,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采取措施重视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创新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对教育体系的优化革新,满足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养,从而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养教育体系的有效创新,促进高校学生心理素养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通过图文、音频、视频等符号,视、听、触等多种感觉通道,向大学生们提供着海量的信息,这使得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更为方便快捷,同时还能体验到一定的愉悦感。随着这些阅读方式将越发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去,影响也越来越大。虽然新的阅读方式能给大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存在一定消极影响。要科学的利用新媒体技术给大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引导大学生健康阅读。  相似文献   

7.
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是我国电影市场的主要消费者之一,也是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后备军。近年来,我国以大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大学生电影节发展十分迅速,逐渐形成了一批较有特色的品牌。本文选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江南片大学生电影节、襄阳大学生电影节三个样本,探讨目前我国大学生电影节的发展状况和运行模式,并结合当下的发展环境,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加速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传递。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互动性强等优势。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布企业政策、表达观点、传递信息,加快政策落地和执行。新媒体技术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尤其是年轻人和互联网用户。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将企业的方针政策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并可以根据受众群体的需求和兴趣,有针对性地推进思想政治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9.
赵芝瑞 《职业圈》2007,(4S):135-136
学校稳定的关键是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发展,大学生群体在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也给高校和谐发展带来诸多难题,导致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被大学生以及高校辅导员认为是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宿舍人关系紧张的原因,提出了如何构建良好和谐的宿舍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也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前提。新媒体时代要以技术为抓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播。青年群体在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强大精神内核的同时,发挥其当代价值,将其运用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并主动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发展。该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演变进行分析,探讨青年亚文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传播策略,以期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更好地传播。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非遗文化能够助力青年树立文化自信,关系青年的成长成才,关系国家前途命运。新媒体作为互联网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而青年作为网络活跃群体,通过新媒体传播信息将成必然。要用好网络阵地,推动青年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发扬。该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非遗在青年群体中传播的意义、现状和所面临的困境,进而通过数字化产品、线上体验式教育、新媒体技术和热门平台运用等多种方式来探寻面向青年群体传播非遗更有效的途径。以此让青年群体真正领悟非遗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增强青年的民族自豪感,让文化自信深植于青年心中。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文化方面首要论述意识形态工作问题,可见意识形态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在新媒体时代,西方宣扬的"普世价值"中的错误观点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视域下"普世价值"对高校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面临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充分认识新媒体的特点和工具本质,发挥其积极作用,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形式,调动大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认同机制,使大学生真正地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素质,富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群体,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也成为党在青年中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面对社会的多方面发展,面对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中发展的先进分子能否成为党需要的合格人才,基层党组织在选拔优秀人才的同时应该持怎样一个标准,成为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化学刊》2012,(1):127-127
丁卫华在《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撰文指出,新媒体作用的发挥呈现出多元性、交互性、个性化、虚拟性等特点。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不断冲击着人们时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解与认知。面对新挑战,应认真研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和新特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日新月异发展的新媒体技术不断被运用于博物馆教育中,其拓展了博物馆教育的时间与空间,推动了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跨界融合与开放共享,也使博物馆提供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加剧了博物馆馆际间教育水平的差距;线上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规划,碎片化特征显著;受众群体知识接收流量差异更加明显。因此,积极探寻新媒体技术与博物馆教育的有效互动范式,树立“以人为本”的博物馆教育理念,建立系统化博物馆教育受众研究机制,开创博物馆教育资源融合与共享新模式,打造高质量博物馆教育活动,积蓄博物馆教育发展新动能,实现“1+1>2”的叠加效应,是新形势下博物馆教育稳健、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博物馆学学科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催生网络贷款,网贷的触手也深入到高校,作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大学生网贷在促进资金流动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风险和问题。本文通过剖析大学生网贷的特征和网贷现状,从三个主体角度分析网贷的风险,并由此提出降低网贷风险的几点建议,以期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绿色安全的网贷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使文字信息的载体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而且对学前儿童的早期阅读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新媒体为学前儿童早期阅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学前儿童早期阅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媒体环境下,学前儿童早期阅读要探索新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各种思潮涌入中国,充斥着大学生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基始性地位的孝文化更是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而日渐淡化,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造成不利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具有高素质大学生是其重要职责。因此把传统孝文化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品德,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是国家近年为促进社会民生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然而,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当代青年群体对乡村文化认同感逐渐缺失,最终影响了乡村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该文通过研究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对乡村文化的了解和认知现状,分析乡村文化在青年群体中传播的困境与机遇;结合动画短片的生产、传播特点和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探讨动画短片在青年群体中积极传播乡村文化的可能性和方法。该文提出借助短视频快速发展的趋势,利用动画短片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以及动画短片创作生产过程中的优势与乡村文化传播相契合,助力乡村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良性传播,达到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