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阎镇珩作为晚清湖湘骈文作家,其骈文大多以“知遇”与“不遇”为主题,肯定“知遇”之人,同情“不遇”之人;用典平易、文风质朴、文辞美丽,有“古艳”之风。这与易顺鼎的“绮艳”式骈文有所不同。此外,阎镇珩为文采用“汉魏体”或“晋宋体”,有疏宕爽朗之气。这不同于王闿运骈文的“弘润”和“标致”,而是有自然充沛之气韵,以“意度”取胜。无论是内容还是风格,其骈文都丰富了晚清湖湘骈文内容,深化了晚清湖湘骈文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清代以来,明代就被认为是骈文的衰微期。其实,晚明骈文已从明、暗两线振起。明线主要表现为四六表启走向繁荣,特别是启文盛行;暗线则主要表现为不以“四六”为名,但具有骈文之实的六朝文流行,序跋、辞赋等都可使用骈体。清初骈文延续这一态势,但偏重于学习六朝骈文而不是宋元明四六,从偏于应用性转向更重文学性。这种演进不仅实现了骈文对“四六”的超越,完成了体裁、题材和风格新变;同时又追认六朝之文为骈体,区分骈文为六朝体、唐体、宋体,批评宋元明四六局限于馆阁公牍等,从而确定了“大骈文”范畴,进一步彰显了骈文的文学性和审美性特征,推动了清代骈文的复兴,促进了中国骈文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皮锡瑞不仅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还是成就较高的骈文家。与大部分清代骈文名家并没有整理自己的骈文集不同,他生前两次编辑、刊刻了自己的骈文集;且几乎所有文章都用骈体来说经、论史、评文等,自由地说理、抒情与言志。这些骈文多对偶工整但不呆板,讲究隶事与声律但又不受束缚;内容充实,情感浓郁,具有强烈的以古鉴今,经世致用倾向。在晚清白话文学兴盛的背景下,皮锡瑞以骈文作为他说经、论史、议政的主要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骈文名称在清代出现了从“四六”到“骈文”的演进,这种演进结果在民国时期得到定型。伴随着名称演进的是对四六与骈文的辨析。“骈文”取代“四六”,辨析四六与骈文,是骈文尊体思想在正名与辨体两方面的体现。骈文发展演变的阶段性与名称的演进相吻合,这为辨析四六与骈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清代、民国文论家主要从三方面来辨析四六与骈文:1)从创作领域来辨析,认为四六局限于世俗应用应酬,而骈文则突破了这个藩篱;2)从行文句式来辨析,认为四六不仅是四六行文,而且全篇对偶,而骈文则相对自由;3)从审美效果来辨析,认为四六“无复作家风韵”,而骈文则富有文学色彩。名称的演进与对四六骈文的辨析,明确了骈文文体意识,提升了骈文地位。  相似文献   

5.
受文以载道、骈文失语传统和清初政治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清初骈文创作和理论发展处于低潮。其中,康熙时期的骈文理论代表了清代前期的主要成就。其内容主要表现在反驳古文家对骈文浮华淫靡、内容空洞的批评,张扬骈文有助于实用、具有与古文并列的文体地位;对陈维崧、吴绮和章藻功等代表作家加以评价,具有迥异于前代的理论自觉意识;继承、发展晚明重应酬性四六交际功能,编辑四六选本,揭橥骈文创作特色和风格特征,具有鲜明的理论自立意识。这些为乾嘉骈文复兴和理论创新做了较为充实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袁枚骈文试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枚是清乾隆朝最具声望的骈文作家,其骈散观简洁明当、质实新颖,加之他一生学问广博,识见超卓,所以其骈文艺术极具特色。从“《小仓山房外集》的版本与流传”中可以看出袁枚骈文在清代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间出议论、长联纵横,体格创新、生面别开,用典博丽、属对精整和骈散并重、意致疏爽是袁枚骈文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7.
清代骈文复兴,其中心在江南地区。有清一代江南的骈文家,无论就大家、名家的数量而言,还是就各层次代表性作家的总量而言,在全国皆独占鳌头。江南骈文在清代的崛起,有着诸多原因,其中清廷压制与引导并行的政治、文化政策,清代江南地区考证学的鼎盛和江南作家在地缘与亲缘上的紧密关联,明末陈子龙、张溥等对骈体文的重视提倡等,对于清代江南骈文的兴盛起到了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清代骈文复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骈文在隋唐开始式微,后经唐宋古文运动的打击,宋、元、明三代的骈文虽然仍在一定范围中使用(主要是官场及应酬文字),但已是涓涓细流,不仅作者稀少,格调也愈来愈卑下。到了清代,一批文章家和学者,力图改变骈文的衰落情况,起而鼓吹骈文和骈文写作,自清初到清末,前后二百余年,骈文创作重新出现了一定的繁盛局面并取得了可观成绩,世称“骈文复兴”。 对于清代骈文是否真正复兴,当代论者有的赞成,有的反对。郭绍虞先生等认为“清朝  相似文献   

9.
李详为著名骈文家、骈文学家、国学大师,一生著述繁夥,成就卓著,尤其是在骈文创作及研究方面的建树,堪称泽惠学林.其骈文思想立论精深,内蕴丰富,涵盖骈文创作与骈文理论批评的诸多问题.具体而言,它主要包括:师法汪中骈文;推崇自然高妙、疏朗俊逸的魏晋文与以《后汉书》为代表的南北朝诸史书中的文章;高度赞赏任昉、沈约骈文的骈散交融...  相似文献   

10.
袁枚骈文文论思想主要有尊体与宗尚六朝两方面。其骈文尊体思想,从骈文与古文关系来讲主张骈散对等;从骈文内部而言,则为骈文正名并严洁骈文。袁枚骈文文论思想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它承前启后,对骈文理论的发展与创作的兴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上海图书馆馆藏稿本《仰萧楼文话》为晚清张星鉴遗稿。张氏此书既以相当篇幅援引展示了阮元"文言说"理论,同时又突破阮说的局限,将散体文也纳入"文"的范畴予以讨论。在散文论述上,他出于地域文学情结,表彰多位吴地作家;在骈文论述上则多绍介不拘骈散的骈文家。张星鉴对阮元"文言说"理论有选择地接受且有突破,反映了阮说在晚清一般知识群体中的实际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12.
明清是中国骈文发展的重要阶段.晚明四六表启和摹拟六朝骈体文学的风气流行,预示着应用性、审美性骈文的双双崛起.清代骈文复兴,正是在晚明骈文崛起基础上的顺势发展.然而,明清骈文研究整体上偏弱,文献的系统整理尚未开始,作家作品研究尚待拓展,文本审美研究有待提高,理论与批评建构亟待加强,骈文与政治、科举、地域等的关系研究尚待深...  相似文献   

13.
骈文的一切形式特征,都是透过语言来展现的。骈文是汉语独特性的产物,是汉语文学运用的典型文体。但是,骈文主要作为一种书面雅文学存在,其自身的发展变化和语言的变化并不一致。骈文由六朝到清代,体式时有变化,而其语言形式,不仅与当时的日常用语有截然区别,与通行的书面语,也颇为不同。似乎可以说,骈文体使用的是一种人为的艺术化语言模式,这种模式与各时代通行的口语和书面语,都存在某些间距。  相似文献   

14.
清代骈文在对前代骈文经典作家作品的学习与挑战中作了很多创新,创造了可与汉魏六朝骈文相抗衡的骈文经典。对清代的这些骈文经典,清人通过序跋、选本、评点、书札、笔记、文话等多种文学批评形式,从作家经典化与作品经典化这两个不同的层面进行建构。通过对清代骈文经典的建构,清人不仅表达了他们对清代骈文的认识,而且凸显了清代骈文独有的文学价值,确认了清代骈文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5.
用典是南朝骈文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受到诸多文论家的肯定。南朝骈文中的用典之多可谓蔚为大观;用典可起到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增强形式美等艺术效果;用典分为事典和言典两类;用典之习与南朝重形式美的审美标准及重才学的社会风尚有关。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因战乱频仍,政权更迭,士人的危机感顿然加剧,社会上逐渐形成以经世致用和博古通今为主的学术思潮,这两种思想深刻影响着清初骈文的内容和风格。受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清初骈文家如陈维崧、吴绮、陆繁弨等皆关注现实,抒发真情实感,故清初骈文具有时代感和重情意识;而崇尚“博通”的学术追求,反映在骈文创作上表现为追求富丽典赡之美。清初骈文内容的充实和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清初骈文的复兴,为清代中叶骈文全盛开拓了路径。  相似文献   

17.
用典是南朝骈文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受到诸多文论家的肯定。南朝骈文中的用典之多可谓蔚为大观,它经历了由宋至陈日益圆熟的发展过程;用典可起到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增强形式美等艺术效果;用典分为事典和言典两类;用典之习与南朝重形式美的审美标准及重才学的社会风尚有关。  相似文献   

18.
桐城古文与骈文是清代文坛两支相抗衡的力量 ,二者之间的地位论争贯穿始终。桐城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骈文有不同的态度 ;骈文中兴对桐城文论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洪亮吉骈文,无论是祭文、墓表、铭诔,还是赋、序、书,都沉部悲愁,真挚感人。清新的辞藻、形象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个体对人生、生命的思索有机地融合在其骈文中,这使得他的骈文超越流俗,成为清代骈文大家。生命永逝、亲人永决、壮志难酬等既是其骈文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突破骈文形式束缚、情感悲怨的原因。这种情景交融、借景言情的骈文,既继承了六朝优秀的抒情骈体,又自成一家,有力地证明了清代骈文具有卓然而立、繁荣复兴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20.
作为古代独特的一种文体,骈文有自己的演变轨迹,但“骈文”之名直到清代才广泛使用。从骈文文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来看,骈文具有自身的自足性和对各类文体的兼容性,所以尽管骈文在很长一段时期有实无名或有其他别名,但它始终是古代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上的对偶、典事、藻饰、声律等使得骈文得以自立;也是其形式特征使得其具有兼容古代各体文章的可能。骈文具有“复合体”的形式美,具有内容上的典雅美,所以仍能以迥异于言志载道的审美风格,发展、演变千余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