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其之所以是难点.概括地说:既难教又难学.在七年级数学中已开始涉及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和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两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如何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解决大部分学生的入门关,突破这一难点.是我在多年教学工作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刚学一元一次方程,感觉最难的可能就是列方程解应用题,尤其是隐含相等关系的问题.现通过举例教你一招:画图寻找相等关系.  相似文献   

3.
编发这组关于“应用题教学”的文章,缘于两个原因:一是孙鹏国老师的《边远牧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调查与思考》。从事数学学习与研究多年,我知道应用题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感觉是能够轻松学好的。可通过孙老师的调查与思考,我才发现,重点是不假,却也是一个难点。简单应用题尚可,复杂应用题正确率最高才19%,多么可怜的数字。为什么会出现这般情形,是学生不认真学,是教师不用心教,抑或是教学方式欠妥当?二是几位同事、朋友常就孩子的一些较复杂应用题与我探讨。他们中,有的大学毕业,有的曾任过数学教师。然而,孩子的问题在他们那里,要么思路高深复杂,要么不明所以,做来做去,最后连他们自己也糊涂了。他们原来都是学而优,一路过关上了大学,然后又为人师,教人学习应用题,可现在自己又不会了。难道应用题已不似往日,变难了?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应用题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然而如何重视,怎么攻克难点,做到既使教学过程顺畅,又使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得牢固。这成了一代又一代数学教师反复求解,而过程总有纰漏的“应用题”。“应用题有一定的情境”,“解应用题有一定的思维过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搞清数量关系”……提起应用题,教师们众说纷纭。应用题教学总不尽如人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究竟  相似文献   

4.
列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基本相同,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这部分的教学中,老师教得困难,学生学得吃力。其实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用字母代替未知数,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把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用等式表示出来。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数学思想是解题的灵魂,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也不例外,在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过程中也蕴含着许多数学思想,如果能灵活运用,往往能更好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去轻松解答应用题.现就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审题,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有关一元一次方程,是本节同时也是本章节的重难点.本课讲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  相似文献   

8.
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寻找等量关系又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从如何寻找等量关系、如何利用等量关系列方程、如何设未知数来探讨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学了一元一次方程后,感觉最难的就是列方程解应用题,尤其是隐含型的相等关系题,同学们更感觉无从入手.现通过两题教你两招,借以帮助你突破障碍.  相似文献   

10.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七年级学生在学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时往往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化,这就需要教师具体分析问题的难点,针对难点进行突破。下面,笔者结合一道典型例题谈谈列方程解应用题“因何而难”以及“以何解难”。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解答各类应用题的固定模式,固定模式会导致学生列错算式,他们也不易找出错误原因。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教学中忽视了量与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现就应用题中的对应关系举例说明如下:一、平均数应用题中的对应关系例:五年级两个班,甲班45人,平均身高IM厘米;乙班43人,平均身高136厘米,这两个班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这题按照解答平均数应用题的模式:"总数量子总份数一平均…  相似文献   

12.
编发这组关于“应用题教学”的文章,缘于两个原因:一是孙鹏国老师的《边远牧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调查与思考》。从事数学学习与研究多年,我知道应用题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感觉是能够轻松学好的。可通过孙老师的调查与思考,我才发现,重点是不假,却也是一个难点。简单应用题尚可,复杂应用题正确率最高才19%,多么可怜的数字。为什么会出现这般情形,是学生不认真学,是教师不用心教,抑或是教学方式欠妥当?二是几位同事、朋友常就孩子的一些较复杂应用题与我探讨。他们中,有的大学毕业,有的曾任过数学教师。然而,孩子的问题在他们那里,要么思路高深复杂,要么不明所以,做来做去,最后连他们自己也糊涂了。他们原来都是学而优,一路过关上了大学,然后又为人师,教人学习应用题,可现在自己又不会了。难道应用题已不似往日,变难了?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应用题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然而如何重视,怎么攻克难点,做到既使教学过程顺畅,又使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得牢固。这成了一代又一代数学教师反复求解,而过程总有纰漏的“应用题”。“应用题有一定的情境”,“解应用题有一定的思维过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搞清数量关系”……提起应用题,教师们众说纷纭。应用题教学总不尽如人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究竟  相似文献   

13.
编发这组关于“应用题教学”的文章,缘于两个原因:一是孙鹏国老师的《边远牧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调查与思考》。从事数学学习与研究多年,我知道应用题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感觉是能够轻松学好的。可通过孙老师的调查与思考,我才发现,重点是不假,却也是一个难点。简单应用题尚可,复杂应用题正确率最高才19%,多么可怜的数字。为什么会出现这般情形,是学生不认真学,是教师不用心教,抑或是教学方式欠妥当?二是几位同事、朋友常就孩子的一些较复杂应用题与我探讨。他们中,有的大学毕业,有的曾任过数学教师。然而,孩子的问题在他们那里,要么思路高深复杂,要么不明所以,做来做去,最后连他们自己也糊涂了。他们原来都是学而优,一路过关上了大学,然后又为人师,教人学习应用题,可现在自己又不会了。难道应用题已不似往日,变难了?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应用题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然而如何重视,怎么攻克难点,做到既使教学过程顺畅,又使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得牢固。这成了一代又一代数学教师反复求解,而过程总有纰漏的“应用题”。“应用题有一定的情境”,“解应用题有一定的思维过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搞清数量关系”……提起应用题,教师们众说纷纭。应用题教学总不尽如人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究竟  相似文献   

14.
骆乐 《考试周刊》2014,(14):82-83
<正>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代数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思维方式的重要转折阶段。由于算术方法在小学数学中已经成为学生的思维定势,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感到较难理解和掌握。在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时,学生利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存在以下三种困难:一是找不到等量关系;二是找到等量关系却不会列方程;三是习惯于算术解法。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解决这三个困难便成了当务之急。此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及分析方法,如列表法、图示法等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电脑模拟应用题所描述场景,形象  相似文献   

15.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找出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对于一道具体的应用题,如何确定相等关系呢?大家不妨考虑如下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记得,那是四年级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有这么一题:甲数的2倍加5等于25,求甲数.学生很快就会用算术法列出:(25-5)÷2,很少学生会使用方程去列式,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列式为:x=(25-5)÷2.学生们对这名同学的列式产生了争议,有的认为是方程,有的不认同.回到办公室我感到这节课的教学很不成功,这引发了我的思考,也促进了我在应用题教学中的不断实践与提高.  相似文献   

17.
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重要依据.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通常有哪些呢?下面结合例题归纳出十类常见的等量关系,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应用题,是需要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的.而学生缺乏相应的能力,因此使得高中数学应用题成为许多老师头疼的题型.但是应用题又是高考中所占分值最大的,因此,如何提高应用题的解题正确率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列方程是高中数学中解应用题的关键.下面就列方程解应用题进行一些思考,希望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有些地方的中考题没有为"用方程(组)解应用题"设置专门的题项.人教版曾经安排了12课时讲授"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6课时讲授"用一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而新编的华师大版、苏科版对这一内容都做了相应的  相似文献   

20.
方程应用题     
方程应用题一直是中考的热点,初中方程应用题一般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等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为:审、设、列、解、验、答六步.设未知数的方法有:直设法、间设法、参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