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兴趣对学生学习数学非常重要。教师要运用教学艺术去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扉,点燃兴趣的火花,使学生品质、知识、情感和能力在愉快的心境中得以主动的发展。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关系到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看法。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新课导入得体,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主动的去获取知识。正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最大限度地使教学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灌输向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就当然成了当前数学教学中的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中,教师应合理、朽妙地设计教学过程,每堂课要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创设一个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3.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获取知识产生兴趣,在渴求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思维能力。而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的根本动力便是一个字——"情"。在教学中所谓的"情"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即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另一方面是情境,即有意识创设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想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需要从情感和情  相似文献   

4.
张举 《辅导员》2012,(Z2):86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正处于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要想学生数学学得好,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就能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所学知识掌握得迅速而又牢固。教学中应从以下几点做起:一、以师之情,激发兴趣。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激起自己的教学兴趣。数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问,其乐趣随处可见,只要认真钻研教材,多观察生活,找到知识与趣  相似文献   

5.
刘小宁 《中小学电教》2007,(12):110-110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育信息。只有融化在兴趣里的知识才是有生命力的活知识,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先导,课堂教学离开了趣味性无疑是寸步难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略  相似文献   

6.
丁爱华 《辅导员》2013,(18):59-60
<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针对教学实际,创设形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消极被动状态,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就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谈几点做法。一、让学生明白自身知识上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一)打破常规思维方法,揭露学生知识的片面性,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巧妙地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获得教学成功的关键。 1.巧抓知识连结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是启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技巧。教学中如能在新旧知识的连结点上设疑、激趣,就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如在教学“循环小数的认识”时,课一开始就有目的地设计了四组计算题:  相似文献   

8.
杨珂 《辅导员》2013,(27):59-60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针对教学实际,创设形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消极被动状态,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就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谈几点做法。一、让学生明白自身知识上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一)打破常规思维方法,揭露学生知识的片面性,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动力,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是每个教师的追求。让每个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堂,获取知识,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要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郑晓丽 《辅导员》2012,(3):42-43
在数学教学中,要使数学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良好的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1.
<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性。要使学生乐于学习、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就要积极调动学习兴趣,为每位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彰显自己的个性,只有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内在动力、智慧、潜能等,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也只有学生乐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针对教学实际,创设形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消极被动状态,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就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谈几点做法. 一、让学生明白自身知识上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 (一)打破常规思维方法,揭露学生知识的片面性,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考虑问题的过程中,解决某类问题的信息不完善,多用、常用的信息在他的"信息源"中,往往较强,用得少或新进入的信息以及教师讲授欠完善的信息较弱,由此造成思维障碍,解题不够全面或者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充满好奇心,充满探求真理的欲望,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就会主动积极、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把握时机,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愉快地获得新知。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要使数学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良好的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想学生对我们所任教的学科产生学习的激情,做老师的就要想办法激起他们的兴趣,探究到知识的幽微之处。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民主和谐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两大方面,总结了高效课堂“激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地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对英语有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更积极地从事英语学习,创造性地寻找最完善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注意力,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  相似文献   

17.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是学习动机最活跃的表现形式,是主动学习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心理品质。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显而易见,激发兴趣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事、某物,带有感情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进而长知识、增能力。在数学  相似文献   

19.
王善进 《考试周刊》2014,(84):71-7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形式化的结果,教师对数学发现过程的展示和数学直观性背景注意较少,常常为了赶进度、抓成绩而采用题海战术,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困难,学生的思维越来越被动,越来越没有创造性,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事实上,学生并不喜欢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他们更喜欢通过图表、模型、活动、实验等其他手段进行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没有学习兴趣的人,终将被这个急速变化的世界所淘汰。一个学习兴趣淡漠的学习者,决不会产生最强烈的学习愿望,更不会获得知识和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