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慧 《现代语文》2007,(10):13-13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悲剧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社会悲剧,更是一个性格悲剧,是刘兰芝及焦仲卿的性格所导致的悲剧。尤其是焦仲卿,他以其怯懦与残忍、深情与自私的复杂矛盾的性格,逼死了兰芝,也逼死了他自己。  相似文献   

2.
《孔雀东南飞》主人公焦仲卿、刘兰芝的悲剧性命运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焦、刘二人的婚姻悲剧;其二,是焦、刘二人走向毁灭的生命悲剧。其原因,前者是婆媳彼此性格的刚强而引起的婆媳矛盾;后者是焦仲卿自始至终的“背叛”孝道,将爱情和生命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正>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千百年来人们总为《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感伤不已,甚至把刘兰芝奉为坚守爱情的烈女典范。唏嘘之余,若再细斟详酌这个故事,笔者觉得刘兰芝之死不单是因爱而死,更是她和焦仲卿的性格所致的悲剧。一、刘兰芝刚硬性格的悲剧刘兰芝是爱焦仲卿的,自知不被婆婆喜爱,不愿夫君夹在婆媳之间为难,主动提出"遣归";夫妻话别时,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孔雀东南飞》这首汉乐府诗展开分析,进一步深入探讨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的爱情悲剧,并从两大方面对《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进行思考,指出不能将导致焦、刘二人的最终悲剧的原因全部归咎于"封建礼教"这一层面上,悲剧的产生与人物自身的性格也存在着莫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关于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性格,历来存在怯懦与坚强的分歧,这种分歧直接影响到对其爱情悲剧直接根源的定论。本文托恕于原文并结合当时社会背景从几个方面进行析疑析。即队其母子之间的对话、焦仲卿与刘兄的对比上来阐述焦的性格。  相似文献   

6.
<孔雀东南飞>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被压迫者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被迫害者的无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本文分析了刘兰芝、焦仲卿婚姻悲剧的必然性是当时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反映,也是他们的性格使然.  相似文献   

7.
赵文建 《学语文》2023,(5):66-69
汉乐府著名长诗《孔雀东南飞》,一般人都认为封建家长焦母和刘兄联手制造了一场婚姻爱情悲剧。但如果从维护家庭和谐稳定,化解家庭内部矛盾摩擦的角度,审视焦仲卿作为一家之主所该有的主见与担当,就可以发现焦仲卿面对家庭琐事冲动任性,激化婆媳矛盾,坚定了焦母逼走媳妇刘兰芝的决心;刘兰芝被遣回娘家,焦仲卿缺乏主动挽救的主见与作为,怯懦回避矛盾,放任事态滑向悲剧深渊。可以说焦仲卿既是悲剧的受害者,也是悲剧的促发人。  相似文献   

8.
造成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原因很多,例如她的性格,能力;丈夫焦仲卿的懦弱;婆婆寡居;两家的社会地位相差太大;无后等等,但最重要的原因,因该是封建观念、门阀制度对妇女的戕害,对人性的扼杀。刘兰芝的悲剧不只是个人的,它已经成为了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9.
《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令人惋惜,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把焦仲卿的母亲当作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来指责,我在这一系列文章中为焦母"平反"。前一篇《道是无情却有情——〈孔雀东南飞〉中焦母人物形象解读之一》中,从"事实"与"情理"两个方面,深入地分析了焦母与儿子仲卿深厚真挚的情感。本文从社会客观环境和焦仲卿个人主观条件两个方面详尽的分析了,刘兰芝给焦仲卿带来的潜在危害,揭示了焦母拆散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根本的、合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张四兴 《教学随笔》2016,(5):152-152
《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令人惋惜,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把焦仲卿的母亲当作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来指责,我在这一系列文章中为焦母“平反”。前一篇《道是无情却有情——〈孔雀东南飞〉中焦母人物形象解读之一》中,从“事实”与“情理”两个方面,深入地分析了焦母与儿子仲卿深厚真挚的情感。本文从社会客观环境和焦仲卿个人主观条件两个方面详尽的分析了,刘兰芝给焦仲卿带来的潜在危害,揭示了焦母拆散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根本的、合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1引言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的杰出作品,它叙述了焦仲卿、刘兰芝真心相爱却无法相守、最后以死相殉的爱情悲剧。与其说焦刘的悲剧是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迫害所致,倒不如说他们的婚姻悲剧与刘兰芝的性格有着更大的关涉。特殊的时代生活和社会历史环境塑造了刘兰芝追求个性解放以及自由的叛逆性格,而中国传统文化"个人"和"自由"的缺失,又最  相似文献   

12.
如何分析认识焦仲卿的性格,是评价焦仲卿形象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文学评论中所沿袭的焦仲卿性格软弱论,值得质疑。只要将焦仲卿和刘兰芝在矛盾冲突中所处的不同地位以及由此而采取的不同斗争方式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就可看出在反抗封建专制和恶势力的斗争中,焦仲卿不仅不存在性格软弱问题,而且有着难能可贵的叛逆精神。他是一个生活在封建制度重压下,由孝爱双全最终成为“不孝之子”的不朽典型  相似文献   

13.
《孔雀东南飞》表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我们把封建礼教,家长制和门第观念作为悲剧的深层次的原因似乎不大有说服力。通过对焦母和兰芝进行心理分析,就不难发现,焦母有着浓厚的恋子情节。悲剧主要原因也正在于焦母和兰芝的关系之中,表现在焦母和兰芝的精神、性格和修养等方面不可调和的矛盾上。  相似文献   

14.
焦仲卿、刘兰芝的悲剧,根本上是由于封建礼教以及家长制的迫害而致,这是目前学术界的共识,但其具体原因尚可探讨。社会转型期新旧价值观的激烈冲突与东汉末年的经济状况以及由这种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是造成焦刘悲剧的社会原因;深刻烙在焦刘二人身上的封建文化以及焦刘二人的性格亦是造成他们悲剧的重要原因。社会、文化和性格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把焦刘二人一步步推上了绝望的道路。焦刘二人的悲剧有其深刻的思想意义、美学意义、题材意义和现实意义,至今仍给世人以莫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中,大多数人认为主要讲述的是焦仲卿和刘兰芝之间的爱情悲剧,这种悲剧主要是由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压迫下所造成的,而焦母则成为封建卫道士,是焦仲卿和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刽子手。  相似文献   

16.
在《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中,大多数人认为主要讲述的是焦仲卿和刘兰芝之间的爱情悲剧,这种悲剧主要是由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压迫下所造成的,而焦母则成为封建卫道士,是焦仲卿和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刽子手。  相似文献   

17.
引发焦、刘婚姻悲剧的直接原因既不是焦母的变态,也不是刘兰芝无生育,而是焦仲卿有难言的生理缺陷;焦仲卿貌似一个殉情。实则是无奈的速避。只有从这个角度来认识这一悲剧,诸多疑团才能尽释。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优秀的民间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说起这场悲剧,人们首先想到罪魁祸首是焦母和刘兄。此二人当然罪责难逃,但焦仲卿在这场悲剧中也应承担一定的罪责。  相似文献   

19.
乐府民歌《焦仲卿妻》最早见于陈朝时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人常取此诗第一句,称为《孔雀东南飞》。现行中学课本就是这样的。作品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对封建礼教的罪恶作了深刻的揭露和鞭笞,对诗中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和反抗精神寄予同情和加以赞扬。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原序:  相似文献   

20.
《孔雀东南飞》从刘兰芝被遣开端,以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结束,两人遭遇令人同情,结局令人伤悲。造成焦仲卿、刘兰芝悲剧的因素涉及家庭、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家庭结构缺位导致焦家家庭不稳,利己归因心理偏向导致焦仲卿、刘兰芝认知偏差,而封建家长制则是两人悲剧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