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③③①李菊在反手相持中站位贴近球台,重心偏左脚,肘②邓亚萍反手枉胶发力时,手腕向内收,肘关节位置关节及前臂几乎贴近台面。放低。③③③李菊反手发力后立即还原并保持身体重心的平目请注意邓亚萍的姿势:网腿几乎腾字,身体前倾,衡。不执拍手与执拍手保持平衡-③③二李菊在处理反手偏中路的球,肘关节远离身体,放宜邓亚萍没有判断出这个球会变她;卜L而十菊已低位置,腕关节内收,身体重心右移并凋整好拍形。经借用身体的力量将球变直线。③@了李菊反手攻球时的肘关节的力量控制得很好,身③由于这个变线突然性强、用挺人、使兀}朴工广够体重…  相似文献   

2.
陈洁 《乒乓世界》2003,(6):56-57
瓦尔德内尔接发球站在侧身位,身体重心前倾,随时准备全台抢拉(图1-2)。当判断出萨姆索诺夫发的是短球时,瓦尔德内尔马上放低重心,右脚跨上前一步,用反手晃搓到萨姆索诺夫的正手大角度(图3-6)。要点:瓦尔德内尔搓球时,两脚分得较开,身体重心放低,触球时重心几乎全部放在右脚,身体和肘关节贴近台面,击球瞬间身体稍稍向左侧,手腕发力将球送到对方的正手大角。 瓦尔德内尔和萨姆索诺夫都属于世界超一流的选手。尽管萨姆索诺夫的球发得很短,抑制了对方的接发球抢拉,迫使瓦尔德内尔只能用反  相似文献   

3.
李菊正反手弧圈球技术解析1.邓亚萍站位左半台准备侧身接发球,这要求有很好的步法。3.邓亚萍判断正确,注意她的握拍,食指挪得很高,中指也在球拍的背面。5.注意邓亚萍拉弧圈的动作,整个身体的力量都用在了拉球上,并充分利用了肘和腕关节的力量。7.李菊在站位上保...  相似文献   

4.
相比于正手而言,反手拉球在动作上更显固定一些。因为它的动作幅度偏小,尤其是腰部的转动没有正手拉球时那么大,所以反手抢拉更注重爆发力的释放。在发球后衔接反手进攻,要能够在重心还原后使两脚稳稳地蹬住地,这样可以为发力击球提供足够的支撑。击球时可以根据对方来球的具体情况选择拉加转弧圈球还是前冲弧圈球。前者更注重摩擦,要制造足够的旋转;后者则需要向前发力更多一些,保证球的“冲”劲。  相似文献   

5.
重心交换是乒乓球很重要的一项技术,大球时代更是如此。 王励勤以技术全面、实力雄厚而著称。他正反手攻球的运用非常默契,主要在于他的重心交换很好,协调一致。反手拉打时,重心从左腿移动到右腿(图1—2),然后还原到中间(图4)。正手拉打时,以右腿为轴心(图7—8),左肩向内侧转过来,也就是转腰拉手,重心由右腿开始移到左腿(图8—10)。 。Jl 从反手位转到正手位,只要有正确的重心交换,无论是摆短还是相持,都做到能运用自如,也就是说在形成快攻后,重 心交换能及时照顾到两个大角度的球,做到没有死角。从图9—10中看到,和以往相比,拉手是由水平…  相似文献   

6.
从我小时候起,直到现在为止,我在训练中对中路球的练习都很多。首先要注意不同技术的科学组合--何时用反手击球,何时用正手攻。当来球到身体中路偏右位置时(这是对右手握拍者而言的,对我来说正相反,应是中路偏左),有意识多用正手侧身进攻;当来球靠近反手时,有时移动半步用反手攻,动作不宜太大,特别是防守时,来球太快以致我方来不及时,如果仍勉强用正手侧身攻,即使打过去质量也不高,下一板让对方压住,  相似文献   

7.
东月 《乒乓世界》2000,(6):36-36
反手:站位贴近球台,因为对方拉过来的球虽然力量不大,但旋转很强。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这样便于她将肩膀完全侧过来。作引拍动作时,拍头朝上,举到与头部一般高,肘关节弯曲,有利于向下发力。身体的重心交换虽然很重要,但是,这个球由于对方拉过来的球旋转很强,她的身体不能太靠后,同时要保持重心的平衡。所以,在完成削球动作后,她的身体几乎贴近球台,便于下一板的进攻。她充分运用手腕的力量加转,削球动作几乎在球台的下面,使对方看不清旋转,造成判断失误。 正手:何千红手使用正胶胶皮。削球前,身体的站位以及膝关节的弯…  相似文献   

8.
接发球后第4板的反拉要点: 1.接下施发球时迎前快搓,搓球要加力控制,提高质量,迫使对方只能拉高吊弧圈球。高吊孤圈球进行反拉反剃,如对方快拉则可挡一板过渡。 2.步法尽量到位,反拉对方的高吊孤圈球时,击球点应该是球的上升期。 3.反拉不能光用手臂,同时还要用腰和身体的力量。对弧线短的球,步法要到位后再打,并注意身体用力要一致。图片说明 瓦尔德内尔发强烈的下旋球至马林的反手位,马林接发球时用正手摆短的击球时间快搓至瓦尔德内尔的反手底线,瓦尔德内尔用反手拉高吊弧圈球至马林中右位置,被马林反拉正手空当。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秀羽毛球单打运动员3种不同发球球路(短球、平快球和高远球)的特点,为运动员实战中判断对手的发球球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两台高速摄像机对运动员3种不同发球球路进行三维的运动学分析。结果:反手发平快球和高远球站位时前脚脚尖与前发球线的距离与发短球时相比要更近;正手发短球时,击球点在身体重心最右侧,同时也最靠近身体,而正手发高远球相反,击球点在重心最前端的位置;反手发短球、平快球、高远球时击球点高度之间存在异差显著,高远球〉平快球〉短球;正反手发球时均为高远球的挥拍距离最远,平快球次之,短球的挥拍距离最短。结论:选手可以通过对手发球时的这些特点来判断对手的发球球路,以便能在接发球中主动占得先机。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14,(8):85-87
郝帅接发球时把球摆到了樊振东正手偏中间的位置,樊振东准备采用反手拧拉进攻,但出手瞬间没有像以往那样直接把球拧出去。他先是通过步法调节找到了合适的击球点,随后如图7,他继续下压重心,调整身体的击球方向,为后面的晃动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1.
说到用反手接发球,我发现对于中路甚至略偏右的台内球,如今越来越多的选手倾向于上前用反手接,而不像原来强调用侧身接? 的确有这样的情况。因为横板选手,包括直板横打的选手,反手在台内比较好完成动作,正手接右方短球时离身体距离过远,对球的控制稳定性不够,不像反手离身体相对近一点,就比较好完成动作,手腕的运用也比正手更灵活。所以,反手台内拉的技术目前发展较快,我们的直板横打选手和至少90%的横板选手都掌握了。拥有这种技术后,大家就愿意上前用反手台内拉直接形成  相似文献   

12.
1.金泽洙站位左半台,侧身正手发球。2.发球落点出台,孔令辉抓住机会反手挂起来。3.金泽洙寻找最佳击球点,膝关节重心很低便于快速移动脚步。4.金泽洙使尽他全身的力量,正手弧圈拉至孔令辉的反手位。5.孔令辉将球回击到金泽洙的正手位,使他正手出现空档。6...  相似文献   

13.
波尔与横握球拍运动员比赛的技战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波尔2004~2006年世界重大比赛的技术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波尔发球抢攻得分率高,发球以下旋、侧下旋、逆侧下旋为主,但下旋发球有所减少、侧下旋发球有所增加;其战术以正手发逆侧下短球至对方正手、中路,结合发强烈逆侧下长球至两角后抢攻和正手发侧下旋长、短落点的球后侧身抢冲战术为主。2)波尔接发球抢攻段得分率为三优,接抢段的技战术运用和得分能力较好,接发球使用正手较多,战术以快搓加转近网短球为主,结合搓两角长球或撇侧下旋球至对方正手大角战术为主,然后反拉或摆短伺机拉冲。3)波尔正手位的短球相对较弱,但接球后(第4板)的攻防转换处理较好,无论从使用率,还是得分率,波尔的相持段都占据优势。4)波尔正手进攻以前冲、加转弧圈和近台快拉为主,落点多在对方的反手位,但使用比例逐年下降;侧身以前冲弧圈为主,落点多在对方的反手位,而加转弧圈的落点大多在对方的正手位,侧身进攻技术呈波浪式起伏;反手快带弧圈的使用率有所上升。5)波尔对横拍选手以拉两角伺机前冲或扣杀战术使用率和得分率呈波浪式起伏,2006年得分率高达70%,搓长短结合拉攻战术的使用率2006年突增到17%,得分率高达63%。  相似文献   

14.
韦晴光 《乒乓世界》2006,(11):86-88
[在中路位置正手回球]在相持过程中,当来球到自己的中路时,如果过多地采用反手回球,则会降低回球的威胁,无法掌握主动权,因此在中路位置采用正手回球的方法是增加威胁的最佳方式。在中路用正手进攻时,很重要的一点是等来球近身之后再出手(图5)。击球时,可以一边将重心移到左脚,同时借助身体的转腰完  相似文献   

15.
东月 《乒乓世界》2000,(3):28-28
和欧洲运动员相比,中国运动员拉弧圈球的特点是速度快,前臂的力量用得很好。王励勤就是典型的一个。这是王励勤的一组正手拉球动作。(1)准备姿势:两腿左右分开。两膝微曲,身体重心稍稍前倾。(2)执拍手向右后方引拍,右肩下沉,重心移至右脚。(3~4)执拍手继续向右后方引拍,身体重心逐渐下降,腰、肩要随着身体重心一起转动。(5~6)击球后,大臂带动前臂向前上方挥拍,身体重心随之逐渐移至左脚,摩擦球的瞬间迅速收缩前臂。(7~8)击球动作完成以后,球拍随势挥至前额处,身体重心转移至左脚,然后迅速还原,准备回击…  相似文献   

16.
对于横板两面进攻的选手,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相持能力外,突出正手拉球的威胁性是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在实战中,反手与正手的流畅转换是制胜的关键,对于横板进攻型选手,可以通过反手的变化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机会。下列组图是单明杰对王皓的一个回合,单明杰突然发长球偷袭王皓的反手位,王皓虽然勉强侧身上手,但是身体重心无法及时调整,不利于连续进攻。单明杰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反手的轻挡,在回球落点上调动对方,使王皓的直板横拉无法发力,随后单明杰果断侧身,发力进攻,占据了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东月 《乒乓世界》2000,(2):26-26
1.王励勤站侧身位用正手发球。请注意萨姆索诺夫接发球的准备姿势:站位左半台,身体重心保持平衡,两腿的受力分布均匀。2.王励勤将球发到萨姆索诺夫的反手,而萨姆索诺夫的准备姿势适合接各种落点的球。3.萨姆索诺夫反应很快,当判断是下旋球时,他身体稍稍向前,用反手弹拨。4.王励勤发完球后迅速还原,准备对方的下一板来球。5.萨姆索诺夫身体重心向前。他肘关节的位置放得很低,以便能够主动地运用反手拨球。6.萨姆索诺夫的手腕动作也运用的很好,在触球前的一瞬间手腕下垂,以便能积蓄最大的力量发力。7.萨姆索诺夫在步…  相似文献   

18.
孔令辉接反手位短球,多用正手接,比如正手拉弧圈,正手搓,撇等,有时也会用反手来搓长、摆短控制对方。搓球的方法是在推挡的基础上,利用前臂和肘的弯曲与伸展力量,在手腕与球接触的瞬间,利用球拍的角度加以摩擦,以达到控制落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12,(5):92-93
在进行正反手摆速的练习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左右步法的调整。在左右移动中,主要以并步的调整为主,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注意两脚之间的重心转换。从反手到正手的时候(以右手选手为例),左腿要先向右并过来,右腿向右迈出后支撑住身体的重心;从正手回到反手的时候,右腿要向左起动并步,随后将重心再交换到左腿。击球时保持这种重心交换,更有利于两边把台的稳定性,提高击球的命中率。  相似文献   

20.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2):78-81
对于横板两面进攻的选手,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相持能力外.突出正手拉球的威胁性是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在实战中,反手与正手的流畅转换是制胜的关键,对于横板进攻型选手,可以通过反手的变化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机会,下列组图是单明杰对王皓的一个回合,单明杰突然发长球偷袭王皓的反手位,王皓虽然勉强侧身上手,但是身体重心无法及时调整,不利于连续进攻,单明杰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反手的轻挡,在回球落点上调动对方,使王皓的直板横拉无法发力,随后单明杰果断侧身,发力进攻,占据了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