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月22日晴我的姥姥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可是她却是最关爱我的人。她那充满慈爱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嘴角也总是上扬着。姥姥的爱,让小时候的我特别幸福。记得有一天突然降温了,天气非常冷,冻得我的小脚都麻木了。妈妈看见了,说:"明天让大姨过来时给你买几双厚袜子。"姥姥却说:  相似文献   

2.
姥姥赶时髦     
去年暑假,我住在姥姥家,舅舅也带着表妹从上海来了,还给姥姥带了几件礼物。在这些礼物中,姥姥一眼就相中了一件纯真丝的衬衣和一双油亮亮的黑皮鞋。舅舅见了,半开玩笑地说:“妈,您敢穿出去吗?”姥姥说:“有什么不敢的,我现在也要赶时髦。”边说边拿着新衣、新鞋转身进了里屋。  相似文献   

3.
不能清蒸     
<正>五岁外甥女把我拖到厨房的池子边,说道:"舅舅,你看小鱼好可爱。"我点点头。外甥女可怜巴巴地说:"可是姥姥说你喜欢吃清蒸鱼,晚上就要把它们煮掉!"看着外甥女差点就要哭出来的样子,我只好连忙安慰她:"好啦,舅舅不吃清蒸鱼了。""真的吗?"外甥女突然抬起头,然后跑到厨房里大声说道:"姥姥,姥姥!舅舅不吃清蒸鱼了,我要红烧鱼!"  相似文献   

4.
她快满两周岁了。别看她年龄不大,记忆力却好得让人吃惊。你想教她什么,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她统统是“速战速决”,让你不得不赞叹她的聪明与伶俐。她生性活泼、爱玩,喜欢热闹的场合。而这张照片上的她,却像一个纯洁安静的小公主,她,就是我的外甥女——许家祺。现在她可是能说会道,像“姥姥吃葱,妈妈吃馍,大姨吃菜,瑞敏她三姨喝汤”这样的话丝毫难不住她。有时候心情好了,她甚至还要哼哼两句歌儿,让你的心情也像饮着醇香的美酒一样轻快舒畅。每逢周末我回家去,她就会“赖”在我身边,大姨长大姨短的叫得我心花怒放。家祺,来,让大姨引领你欣赏这…  相似文献   

5.
最熟悉的人     
正我每天放学走进家门,第一个见到的就是我的姥姥。我的姥姥今年快八十岁了,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睛虽变小了,但却炯炯有神,每天都穿着一件朴素的外衣。从我一出生,姥姥就陪伴在我的身边。她非常爱我、关心我,姨妈和舅舅买来的水果、点心,她舍不得吃,统统留给我吃。我淘气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打我,她总是挡在我前面,拦住爸爸妈妈说:"别打孩子,孩子还小,好好说。"之后,  相似文献   

6.
<正>曾经谈过一个女友,带她和家人见面的时候,聊到家人。她说,姥姥70多了,3年前只身飞往韩国打工,去给人当保姆。我心说老奶奶也太有追求了啊,肯德基创始人退休创业的时候也才56岁,70多也退休了,她那么拼命图个啥啊?前女友当时不屑地告诉我:三个舅舅都没结婚呢,姥姥要去赚钱给他们买房子!我第一次被啃老的惨烈程度震撼到了。3个40多的大老爷们让自己70多的老娘出国当保姆?!老太太能愿意么?谁  相似文献   

7.
姥姥儿孙满堂,光是曾孙子就一大群,但她却最爱我———她惟一的外孙女。在姥姥家,我是同辈人中年龄最小的,我出生时,姥姥已经74岁高龄了。有人说,人越老越疼小孩,因此,姥姥便有了足够的理由,理直气壮地偏爱我。自从我出生那天,姥姥就和我住在一起。妈妈去上班,姥姥就给我讲故事:“有一天呀,小红帽去看姥姥,碰见了大灰狼……”等我会说话了,姥姥便教我念:“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好,那就把我的小外孙女摇到姥姥桥,姥姥给外孙女烧鱼吃……”她把我搂在怀里,摇起来。我上小学后,姥姥被我的舅舅接回了农村老家。我舍…  相似文献   

8.
雪狼白蹄儿     
每年10月刚过,姥姥家所居住的大兴安岭深处莫力达瓦村,就会让漫山遍野的白雪尽染成一片洁白,这时姥姥家居住的木克愣就真的成了童话中的小屋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这里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那年我7岁,舅舅莫尔根出去打猎,一整天也没回来。姥姥惦念舅舅便让我和8岁的小舅鄂赖在太阳还未在森林尽头落尽的时候找寻一下舅舅莫尔根的踪影。其实,莫力达瓦村地广人稀,一个村落到另一个村落少说也有10多里地。从这个村落可以看到另一个村落的炊烟,可真正走到那个村落却要用好长好长一段时间。顺着舅舅的脚印,我和小舅走了很久很久。在通往深山…  相似文献   

9.
大姨     
大姨最大的心愿就是转为正式老师!大姨在家排第三,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我妈妈。大姨4岁那年,跟着外婆去菜场买菜,结果走丢了,就再也没回来。外公找遍了整个城市,也找不到大姨的人影。外婆天天唠叨要找回大姨,为此人也哭老了,眼睛也哭坏了,见着风就流泪。直到两个舅舅长大了,托外面的朋友帮着打听那年走丢了孩子的去向。费了好大的精力,找了好多地方,最后在邻省一个山沟里,打听到有一个从我们这城市捡回去的孩子。妈妈说,那年为了去看那个人是不是大姨,全家人一晚上没睡觉。外婆激动得都差点晕过去。一家人也兴奋得不得了,直到舅舅找了…  相似文献   

10.
雪狼白蹄儿     
一每年十月刚过,姥姥家所住的大兴安岭深处莫力达瓦村就会让满山遍野的白雪尽染成一片洁白,这时姥姥家居住的木克楞真的成了童话中的小屋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这里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那年我7岁,舅舅莫尔根出去打猎,一整天也没回来。姥姥惦念舅舅,便让我和8岁的小舅鄂赖在太阳还未在森林尽头落尽的时候找寻一下舅舅莫尔根的踪影。其实,莫力达瓦村地广人稀,一个村落到另一个村落少说也有十多里地,这个村落可以看到另一个村落的炊烟,可真正走到那个村落要用好长好长一段时间。顺着舅舅的脚印儿,我和小舅走了很久很久。在通往深山老林…  相似文献   

11.
每年夏天,姥姥都会种一些指甲花在她的院子四周,它们长到一尺高时,就会开花。花瓣是一层一层重叠在一起的,花儿有红色、粉色、紫色、白色、黄色……簇拥在一起非常漂亮,还常常引来一些美丽的蜜蜂来采蜜呢!听姥姥说,她小时候常常会把指甲花的花瓣儿摘下来,在指甲上来回地搓,把汁  相似文献   

12.
敬畏食物     
小时候我在姥姥家吃饭,偶尔有饭粒掉到桌上,姥姥会立即放下筷子,捡起饭粒吃掉。她对食物极为珍惜,如果谁糟蹋了粮食,她会捶胸顿足地说:“老天爷呀!可了不得了!”她固执地以为浪费了食物就是冒犯了老天爷,是不可饶恕的。我上学后,给姥姥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平白如话的诗,被她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诗。姥姥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都会虔诚地祭拜灶王。她默默祈祷,希望灶王会赐给我们三餐的饱饭。  相似文献   

13.
渴望信任     
我在学校非常活泼、外向,但又有谁知道我在家里是一个失去信任的可怜女孩呢? 读初一的时候,在我大姨那里寄住。有一次,大姨说她丢了10元钱,她没有怀疑过她那两个孙女,而是把怀疑的目光移到了我的身上,让我不得安宁。她没有把事情查清楚,就确定是我干的。  相似文献   

14.
木子 《家长》2011,(4):33-34
东东的妈妈最近遇到了烦心事。前几天,班主任请家长去学校参加联欢会,可东东却不让她去,说她没有工作,太不体面了。东东非要让当老师的大姨去参加,还嘱咐大姨一定要开车去学校。东东的妈妈很无奈地说:“儿子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不让我去参加联欢会啊?”  相似文献   

15.
姥姥不只是中国有,外国也有。这是一位挪威姥姥,不过后来她住到英国去了,这样挪威姥姥也就等于变成了英国姥姥。挪威姥姥也好,英国姥姥也好,她和全世界的姥姥一样,都喜欢讲一点故事给她的外孙听,使她的外孙喜欢她喜欢得不得了。不过挪威姥姥英国姥姥和中国姥姥也不完全一样。中国姥姥一讲起来就是仙女啊或者鬼,挪威姥姥英国姥姥则是女巫啊巫师。挪威姥姥英国姥姥每天都给她的外孙讲女巫故事。她讲女巫故事的时候一定是要抽一支雪茄的,所以现在我决定叫她挪威英国雪茄姥姥。挪威英国雪茄姥姥讲起女巫故事来是一个接一个的。八岁的兰希尔德正…  相似文献   

16.
问:我的女儿11岁,我自己是个老师,平常阅读《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等书刊,也知道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会有一些逆反,也知道对孩子要宽容一些,有要求的时候,会平心静气地对孩子说。但是孩子并不领这个情,总是无理狡辩。比如她数学学得不太好,我们就想在假期的时候把孩子下学期要学的数学课串一下。因为孩子的姥姥原来也是数学老师,所以我们就和孩子商量让她假期时去姥姥家补数学。她同意了。但是一到放假,她就反悔了,找出各种理由不愿意去姥姥家,说姥姥的教法老了等等。她提出什么理由,我就和她解释什么问题,到最后她没理了,就说反正我就是不想去。…  相似文献   

17.
踮起脚尖一考生今天又是中秋节,他已经50多年没回来了。姥姥踮起脚尖站在门槛旁,又在重复着她每年的今天都会说的话了。我听这句话也听了十多年了,看到她一步步从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8.
爱的隐瞒     
放学一进家门,我就看见妈妈在客厅里走来走去,不住地翻看手机里的信息,最终她打了个电话。我问:“给谁打电话?”妈妈不语。“喂,妈,你现在没什么事吧?”对方一接通,妈妈慌慌张张地询问。原来是打给姥姥的。妈妈又说:“姥姥在旁边吗?你先到厨房接,别让姥姥听见。”妈妈的举动,让我大惑不解。妈妈口中的“姥姥”,是我的老姥姥,已经80多岁了。我不明白妈妈有什么事要瞒着她。只见妈妈拿着手机,走进卧室,还锁上了  相似文献   

19.
吃过晚饭,姥姥开始包饺子. 小外孙女来到桌前,和姥姥说她也要包饺子.姥姥说:"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再包吧." "过年我就5岁了,"小外孙女一脸大人相,说,"我长大了." 她的妈妈在一旁替她"说情":"既然她愿意学,就让她学着包吧!"  相似文献   

20.
姥姥很喜欢打麻将,每天都要出“去修”她“那长城”。姥姥抓麻将的手法很特别:她抓到一“颗子”,紧紧地握在手中,脸上显得十分紧张,然后轻轻地把手张开,看到好牌“就笑逐颜开”,如果看“到臭”牌就“乌云密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