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崔斌箴 《出版参考》2011,(10):38+29
近年来,代表韩国大众流行文化的"韩流"自东亚向世界迅速扩散。作为"韩流"重要组成元素的韩国出版物出口量也日益扩大,引起出版界的极大关注。国际出版业协会会长赫尔曼·施珀路易就曾说过,中国图书在如何走出去等问题上,最应该向韩国学习。韩国只有5000多万人口,除韩半岛外再也没有以韩国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图书出口似乎没有天然的优势。其实,韩国是出版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韩国出  相似文献   

2.
刘忠波  李贞玉 《出版科学》2016,24(6):98-101
韩国出版业的显著特点是本土出版产品单一,主要依靠引进国外图书补充国内市场,因此中国图书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中国图书所占韩国引进图书比例不高,有一定增长空间,缺乏市场判断是影响韩国出版业引进中国图书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专业翻译和中文编辑的紧缺也制约中国图书在韩国的发展。中国图书所贯彻的中国文化软实力“走出去”战略,要政策推行和市场自觉结合,把握韩国读者需求,才能建立产业国际化模式,进而释放中国图书的内在价值力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早在5000多年前,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发明了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后来,经过名的“丝绸之路”,中国人民又把丝绸技术和丝绸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人类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丝绸已经成为我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政治和化广泛交流的桥梁,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茧丝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栽桑、养蚕、织绸、印染、服装、贸易、教育、考古等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与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相比,在对于丝绸历史的研究方面就显得有些滞后,与我国作为一个丝绸的发源地、作为一个丝绸大国的地位是不太相称的,特别是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系统的中国丝绸史书。我们应该去填补这样的空白,与丝绸研究界共同努力,重振丝绸大国的雄风。这就是我们策划编写《中国丝绸通史》最初动机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考察特定领域的出版现象是非常重要的,但到目前为止这项工作开展得仍不够活跃。在经济持续增长的韩国和中国,考察经济、经营类图书的出版情况尤其重要,因此本文将以20世纪90年代为中心,考察韩国的经济、经营类图书的实际出版状况和前景。  相似文献   

5.
文史古籍图书走向境外市场的大趋势中国书店沈望舒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主动地拥抱世界,华夏子孙生活在大陆境外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于是了解、研究中国的热浪冲击着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们,多彩多姿的中华传统文化被中国文史古籍图书负载着走向四面八方。大陆文史...  相似文献   

6.
缪立平 《出版参考》2007,(9X):17-17
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推出了“艺术中国”“当代中国”“传统中国”、“学术中国”“原创中国”和“魅力湖南”6大系列“走出去”图书。其中《吴冠中全集》目前已被新加坡吴冠中艺术馆洽购该书的东南亚英文版权。BIBF期间,湖南出版集团与韩国IMPRIMA KOREA出版社签约,输出《青瓷》、《书香三千年》等图书版权;与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作,签订了《长沙窑》版权输出合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刘丽静 《图书馆杂志》2003,22(11):35-37
本文从外国人姓名的汉译惯称,外国人所取的中文姓名,日本、韩国等东方人姓名,以及外国人姓名的特殊形式四个方面,探讨了编目中文译著图书时外国责任者个人名称的标目选取问题。  相似文献   

8.
韩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与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与若干问题的思考白晓煌编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韩国图书馆学教育源于1946年,当时的国立中央图书馆着手创建国立图书馆学校,学制一年。1955年,梨花女子大学开设图书馆学专业课程,1959年,正式创立图书馆学科。1957年,延世大...  相似文献   

9.
全寅初 《中国索引》2005,3(4):48-52
韩国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北部与中国大陆东北接壤,自古以来,韩国便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成为东亚汉字文化圈的重要成员之一,如同日本、越南等国家,韩国也将汉字作为书写工具,到20世纪初为止,韩国大部分档案皆以汉字写成,其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朝鲜王朝宝录》、《承政院日记》等文献。韩国古代知识分子在创造民族文化遗产时,曾参考各种中国古代文献,特别是自统一新罗时代起,先进的唐文化大量流入韩半岛。至高丽时代,宋元思想文化及书籍由陆路源源不断地传入韩国,尤其是儒家与佛家思想在韩国的盛行,使得儒家经典与佛经典的引入成为主流。据《高丽史》记载,因战乱,在中国早已亡失的典籍,在高丽则保存得完整无损。  相似文献   

10.
资讯     
《出版广角》2011,(4):72-80
声音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3月14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时,回答韩国文化广播公司记者关于"中国将如何发挥这种优势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史上,韩国与中国是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最早、伤害最严重的国家。共同的抗日斗争将两国的爱国志士紧密地联结在一起。韩国志士的在华活动不断得到中国各种形式的支持。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从1932年到1937年11月南京沦陷前约6年时间中,南京成为韩国反日独立运动在华活动的中心地。  相似文献   

12.
甄西 《出版参考》2007,(10S):34-34
韩国的图书价格真是一团理不清的乱麻,可以说降价销售一直是出版物市场的“不和谐之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甄西 《出版参考》2007,(10X):33-33
韩国的图书定价制是立即废除,还是继续存在?从上到下,众说纷纭。 意见尖锐对立 2005年6月,韩国国会的文化观光委员会召开了“有关出版及印刷振兴法部分修改法律案的听证会”。在这次听证会上,以韩国书店组合联合会为一方书店代表的,主张完全实施图书定价制;以网络书店为一方代表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在著作权法实施不到一年半的1992年10月,我国又正式成为《伯尔尼公约》与《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只有从这时起,中国内地出版社才有了全面开展国际版权贸易的环境与法律依据,中国的对外版权贸易才向正规化之路,近十年过去了,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也有了比较固定的合作对象,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韩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已成为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的重要伙伴,认真回顾分析一下与入要贸易伙伴的版权贸易状况,对于做好今后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对近些年来中美,中英,中德,中俄,中法与中日间双边版权贸易情况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尼尔森媒介研究5月22日在沪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亚太区广告业欣欣向荣:中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均出现两位数的增长,中国更是再次以绝对优势成为亚洲第一广告大国。今年一季度,中国的广告花费达32亿美元,同比增长32%,成为全球广告市场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紧随其后的是韩国,其广告花费达11亿美元,同比增长17%。尼尔森媒介研究亚太区董事长霍本德说,“有趣的是,在亚太区大量投放广告的基本是本土广告主,而不是外国公司。在中国和韩国,前10位的广告主无一例外都是本地公司。”在中国大陆,中央电视…  相似文献   

16.
日本和韩国是亚洲地区博物馆事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特别是近30年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博物馆理论研究传统,使这两个国家的博物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东亚地区有许多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博物馆出自于这两个国家。在国际博物馆界,人们已经逐渐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日本、韩国、印度和中国构成了亚洲博物馆发展的中心。  相似文献   

17.
刘叶华 《出版参考》2012,(27):29-30,3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并签署了《知识产权协定》。这些举措促成了中外版权贸易活动的法制化和市场化,使得近些年来中外版权贸易活动日益繁荣。毋庸置疑,中韩之间版权贸易活动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双边版权贸易活动之一,在中国版权贸易合作伙伴中,韩国始终稳居贸易量最大的前十个国家之列。一、近年来中韩版权交流的总体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8.
武闽 《传媒》2016,(16):65-68
从20世纪90年代起,作为“韩流”文化的主力军,韩国影视剧(简称韩剧)在中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连番掀起多次收视高潮,同时也将极具韩国特色的大众文化和价值观念逐渐渗透到海外观众的心里,从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完成了一次国家的形象塑造。2007年,韩国国政弘报处海外弘报院院长俞载雄进行了一项《收看韩剧对韩国形象的影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9.4%的被访者是通过韩剧了解韩国的,而被调查者收看韩剧的次数和数量与其对韩国产生的善意联想、情绪和行动意图基本成正比。以中国为例,随着《大长今》《来自星星的你》等一系列韩剧在中国热播,韩国在中国的形象与冷战刚结束时期相比大大改观。当前,大多数中国人认为韩国是一个“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技术先进”“有观光魅力”的国家,这与韩国政府想要塑造的“动感韩国”形象有着强烈的一致性。随着民众对韩国好感的增加,近年来,中国赴韩国旅游热与日俱增,韩国服饰、化妆品业也深受国人青睐。可见,韩剧的海外传播成绩斐然,影响深远,不但提振了韩国经济,还成功塑造了韩国在海外的正面形象,取得了政治经济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19.
图书广告战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 《现代出版》2001,(2):52-55
目前,出版界对图书促销以及一些与塑造并展示出版社的个性特色密切相关的形象设计或者说包装日益重视。尽管中国图书出版业可以说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大的领域之一,但图书出版事业的市场属性决定了它无法逃避市场竞争的压力。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媒体的多样化,尤其是新媒介的崛起,给图书市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残酷的市场竞争撕去了文化这一温情脉脉的外衣,利益的驱动使各家出版社纷纷出招,希望能够分得市场的“一杯羹”。而选择正确的图书广告战略,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进步的需要,对于中国出版业在 21世纪的发展具…  相似文献   

20.
郭晶 《中国编辑》2003,(4):90-91
2003年3月,主题为“韩国动漫偶像风潮土豆Dori登陆中国”的动漫图书媒体策动会在北京罗曼俱乐部如期举行,在随后的一周内,土豆Dori在近三十家大众媒体、图书专业媒体、知名门户网站、动漫网站和电视台频频出现;在天津赛博数码广场举办的“首届天津CG动漫展”现场,从北京专程赶来的十余名COSPlayer以一幕“大话天禁”,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将“土豆Dori”介绍给了天津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